楊皓淵
“進入病區后,大家不要緊張、沉著冷靜,如有心跳加快,就做深呼吸,安定情緒。牢記手不要隨意碰任何東西,包括自己的任意一個部位!每次手要接觸身體部位之前,一定要先消毒!”

季華
這是每次進艙前,季華向隊員們的告誡,深怕他們因為工作中的失誤,出現一點意外。
“在疫情面前,艙內外感染控制十分重要,一旦這項工作出現漏洞,就可能造成醫務人員的感染。而我們每天的工作就是和一些肉眼看不見的細菌、病毒、真菌打交道、做斗爭,所以一定要及時排除各種可能存在的隱患。”3月10日,季華在電話中對《科學導報》記者說。
季華是山西省腫瘤醫院的一名醫生,作為第四批山西省援鄂醫療隊的隊員,她被安排進入到剛剛建好的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我的工作隸屬于管理系統,自從2月11日開艙收治患者,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開端,工作職責要制定,流程要修改,患者信息收集要統一……最初并沒有完善的通訊系統,艙內外只能靠對講機進行溝通,所以平日看似簡單的工作變得繁瑣,需要反復溝通、多方協調。”季華說,“工作量非常之大!”盡管如此,季華還是讓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脖子上掛著的對講機成了她的“戰斗武器”。
有的患者剛進入方艙醫院時,內心比較緊張,常常會反復詢問自己病情是不是特別嚴重,有沒有危險。為了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季華會利用對講機跟患者聊天。遇上不會講普通話的患者,她也會讓當地的醫生做她的翻譯,盡己所能地去安慰患者。這樣的交流,不僅讓患者心里踏實了很多,也拉近了她與患者的距離。
平日在艙外工作的季華是大家的“主心骨”,就像戰場上的“指揮官”,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而在艙內工作的季華,又如一名身經百戰的“勇士”,面對各種未知,從容淡定、銳不可當。她說她此行目標只有一個:打硬仗、打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