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期以來,各大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就業前景并不樂觀,多數學生最終所選擇的就業單位與自身所學專業并無直接聯系性,其多數學生在就業后的適應情況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結合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就業趨勢來看,調整高校教學模式、改善就業理念、提倡學生創業均是有效的解決對策。本文簡要分析了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就業現狀,并對各項就業問題的解決對策進行了深入的探究。
【關鍵詞】藝術設計專業,就業,對策
經濟實力和生產力的提高帶動著我國的藝術產業不斷發展,國內曾經經歷過大量需求藝術設計人才的情況,而為滿足社會用人需求,國內各大高校紛紛開設了藝術設計專業,甚至除藝術院校以外性質的高校也開設了這一專業。在經過多年的發展之后,國內人才市場對于藝術設計人員的需求量逐漸趨向于飽和,而在競聘與本專業無關的工作時學生們往往會表現出不適應的局面,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就成為了各大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所必須要考慮和面對的局勢。
一、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就業現狀
在藝術設計專業的初期發展階段,由于與其他各個行業之間缺乏必要的聯系性和關鍵的傳播媒介,這一專業在國內的普及程度相對較低。直到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才徹底讓藝術設計專業走入到了各行各業當中,且當時的人才市場存在龐大的需求量,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就業前景十分明朗。隨著學生基數的不斷增加和用人市場的趨于飽和,社會對于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需求量隨之下降。而從現階段各個單位、公司和企業的用人情況來看,多數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在畢業之后選擇從事房產設計、軟件設計、服裝設計等工作,部分學生也選擇繼續深造。相關統計顯示,國內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畢業之后在相關行業就業的比例僅僅維持在20%左右,且存在逐漸下降的發展趨勢。導致這一局面出現的主要原因具有一定的多樣性,如學生個人原因、專業原因、學校原因和用人單位原因等。不可否認的是,教育體系自身的問題對于學生就業的影響最大。我國多數高校的擴招和專業擴張存在一定的商業化氣息,缺乏與市場之間的對接,從而直接導致人才培養體系與市場需求之間存在偏差。從經濟角度來看,學習藝術設計等相關專業的費用要遠高于一般專業的費用,部分高校在金錢的趨勢之下盲目進行專業擴張,但卻并未在教學設施、教學資源、教師資源、教學模式上進行改進,從而導致培養出了諸多高分數、低能力的學生。
二、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就業對策
(一)從學生自身出發
學生自身需要明確認識到就業問題對于個人發展的影響,要主動加強文化知識學習,通過多種途徑提高自身的實踐水平。從專業角度來看,提高學生對于藝術設計的認識水平是一大要點,很多學生存在著藝術個性高于藝術認識的情況,從而導致個人發展方向與市場需求之間相互脫節,進而影響到了自身在人才市場中的競爭力。其次,學生自身需要擺正自己的心態,明確自己在社會當中定位,在專業水平不強、工作經驗不豐富之間切忌強調薪資待遇問題,而鍛煉的機會在價值層面要遠遠高于實際的經濟回報。同時,學生應當切實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要具有敬業精神和職業精神,培養獨立精神和競爭意識,要敢于面對困難,挑戰困難,不斷在生活、工作當中進行磨煉,努力適應社會對個人生活所造成的改變。
(二)調整高校教育模式
從高校教育的角度來看,需要調整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一是教學方式。根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約有超過80%的教師認為藝術設計專業現行的教學模式不符合專業資深的發展需求,且多數高校缺乏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訓基地,多數情況下教學內容以理論知識學習為主。二是教學內容。不可否認的是,藝術設計專業課程與實際工作需求之間難免存在相互脫節的情況,且課程的課時設置比例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很多具有實用性的課程無法進入到教學內容當中。三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現階段,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就職的教師約有超過半數并不具備社會工作經驗,其一般是在畢業之后來到學校工作,缺乏相關的工作實踐經驗。同時,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側重于專業知識的傳授,而為人處世的道理卻并不會主動教授給學生。因此,高校應當重視這一現狀,加強與社會企業之間的合作交流,鼓勵合作企業派遣員工前往學校進行就業指導,同時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豐富教師資源。
(三)根據藝術設計專業特點構建全新校企合作模式
與其他專業不同,需要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企業往往會對學生的工作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因為行業的特征決定了工作容錯率相對較低。為保證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能夠更好滿足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校企雙方應當加強深度合作,共同構建人才實訓基地,為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提供更多觀摩學習、實踐鍛煉的機會。同時,用人單位可以對實習學生制定完善的考察標準,在實習期間滿足考核條件的學生才可以獲得長期工作的機會。無論采取何種校企合作模式,符合行業實際情況,符合藝術設計專業特征是基本的要求和條件,高校及企業需要加強研究,不斷改善合作模式,加強雙方的交流與溝通。
三、結語
綜合來看,想要從根本上改變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并非易事,高校方面應當從多個角度出發,給予學生正確的就業引導,鼓勵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盡快適應社會發展節奏。同時,高校方面還應當強化自身的教學水平,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學服務,并加強校企合作,為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
參考文獻:
[1]梁磊.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畢業實習與就業關系及對策探析[J].美與時代:城市(11期):64.
[2]段澤民.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素質教育現狀與畢業生就業形勢探析[J].藝術教育,2010(1):46-47.
[3]丁一芩.從藝術設計生就業探析大學專業教育適時性培養的對策[J].藝術教育,2014(9):139-140.
作者簡介:
崔菁菁(1983-),女,山東人,碩士,副教授,大連藝術學院,研究方向:室內設計與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