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學生的閱讀水平對語文成績的好壞也有直接的影響。因此,提高中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對語文來說非常重要。教師首先要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學生享受閱讀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傳授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讓學生知道讀什么,怎么讀,在閱讀中學會思考。課內閱讀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我們需要把閱讀渠道擴大到課外,利用教室圖書等等來提高學生的閱讀量,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關鍵詞:初中生;語文;閱讀水平;提高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的,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影響學生語文成績好壞的重要因素之一。新課標也明確提出,語文課堂要注重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掌握多種閱讀方法,最終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實際教學中,大部分中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量不夠,閱讀水平不高,因此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比較弱。目前,我國語文內容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拼音識字,語文教學更多的內容是傾向于對文學的閱讀鑒賞,對語言的表達運用。這對我們的語文教學是一種巨大的挑戰和考驗。面對我們中學生閱讀的現狀,我們有必要認真開展學生的閱讀教學,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拓展,找出學生在閱讀上存在的問題障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念,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 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能力
興趣是一個人學習的內在動力。激發學習興趣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教學方法。沒有興趣的被動學習只是流于形式,失去了學習的意義。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首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以此來讓學生的閱讀由原來的“要我讀”,變為“我要讀”。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心理需求,找到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暢游閱讀的海洋,享受閱讀的樂趣,得到精神上的愉悅。我們可以利用活動,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要重視讀書心得交流。“不動口不讀書”,閱讀可以一個人讀,也可以一起讀,無論怎樣的閱讀方式,適時舉辦心得交流會,可以讓學生之間有思想的碰撞,可以相互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可舉辦如“故事大王比賽”“朗誦比賽”等活動,面向全體,在班級或學校層面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讓更多的同學看到閱讀帶來的無窮世界,激勵其他同學加入閱讀隊伍。運用故事也可以激發閱讀興趣。教師可以用時事或生活中發生的真實事情編成故事來吸引學生去閱讀相關的書籍,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完成閱讀目標。也可以用一本書里的故事亮點為引子,制造懸念,引導學生對這本書產生興趣。如《昆蟲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等中學生課外必讀名著中的一兩個片段,以吸引學生深入地借閱。
二、 傳授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閱讀興趣是學生閱讀的動力,我們還要傳授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在閱讀中有收獲,有成長。學生的閱讀能力有限,在閱讀一篇文章時可能只會看到表面的熱鬧,讀完就忘了篇目的內容,至于文章哪里寫得好,為什么,我們應該從中學習到什么都沒有做深刻的思考。對于這種現象,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的指導,指導學生有效閱讀,在閱讀中積累語言,體會語言的魅力,這樣學生在讀完文章以后才會有所收獲,閱讀能力有所提高。仔細、反復地默讀是閱讀的一種有效方法,通過用心、靜心地默讀,可以理解文意,進而更能準確地理解題意。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默讀,培養一種語感,整體把握閱讀材料,了解內容,清楚文章的體裁是記敘文、抒情文還是說明文。筆者認為,這是做閱讀題的第一步。大的方向把握對了,就不會跑題。如果連體裁都沒搞清楚,就很容易答錯題,然后再帶著問題去品讀一遍材料。每讀一段就停一停,反復讀,理解透,思考有疑問的地方,然后在全文讀完后串連起來,這樣才能整體把握、局部深入。避免了漏題、跑題的現象發生。教師要教會學生抓核心。如,當出現閱讀題中要求學生寫感受時,學生應該讀透閱讀材料之后再來結合自己的感受下筆,從題目入手,扣好主題,就不會跑題;再從中心句著眼,抓住中心,就抓住了核心。
三、 拓寬閱讀渠道,培養閱讀習慣
閱讀,是學生獲取科學文化知識的源泉,它能大大地提高學生的知識儲量和質量,增長學生的知識。要想拓寬學生的閱讀渠道,我們首先要明確閱讀目的。閱讀教學的宗旨是培養學生綜合性的語文素養。語文教材中每單元前都有單元內容簡介和閱讀指導方向,是我們閱讀的指南。我們在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指導方向,充分利用各種教育教學資源,圍繞中心和核心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活動。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滲透,課內閱讀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師應鼓勵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讓課外閱讀成為課內的延伸和補給。因此,教師要把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培養課外閱讀能力作為教學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讓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形成良好的習慣。多角度地進行閱讀,無論是古今中外,要有量的積累再進行質的對比,集百家之所長,大膽地進行思考和創新,閱讀不能只讀不想,一定要有自己的考慮。也可以質疑,俗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有所質疑,引導學生尋求真理。此外,在閱讀渠道方面,可以利用學校圖書室、設立班級圖書角、上網訂閱一些科普讀物等渠道增加閱讀量,讓閱讀成為自發的行為。
總之,學生們的閱讀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這需要一個長久的過程。相關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既要體現出個人優秀的語文專業素養,也要處理好學生現有的閱讀問題與教學內容之間的沖突,明確認識學生閱讀能力的好壞對于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影響。教師要求學生要有閱讀理念和閱讀方法以及閱讀習慣,給學生正確、有效的指引,闡明閱讀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樹立觀念,養成良好習慣,并有正確的讀書方法,還要求教師要有培養學生閱讀素養的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從閱讀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吳蘭生.淺談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語文閱讀能力[J].新課程,2018(2):196.
[2]楊宇軒.對于初中生如何提高語文的閱讀水平的一些建議[J].學術周刊,2017(11).
作者簡介:
傅小兵,重慶市,重慶市豐都縣融智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