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潤梅 程錦錦
摘 要:項目教學活動是提升幼兒園教育工作質量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從幼兒園的教育工作開展情況出發,對幼兒園實施項目教學活動存在的不足進行了研究分析,并制定了提高幼兒園項目教學法實施質量的具體策略,對提升幼兒園教育工作的總體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幼兒園;項目教學;改進方法
幼兒園的教育工作是啟發兒童思維、培育兒童健康人格的重要工作,創新教育工作方法,是提高幼兒園教學質量的關鍵。項目教學法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實踐經驗,加強對項目教學活動的改良,是很多幼兒教育工作者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 幼兒園項目教學活動實施存在的問題
(一)兒童個性化教育存在不足
雖然項目教學活動的實施可以為兒童個性訴求的顯現創造有利條件,但幼兒園年齡段的兒童由于不具備成熟的思維能力,很多自主活動僅僅可以反映階段性興趣特征,無法為幼兒教師全面的總結兒童的個性狀態提供幫助,難以為兒童個性化教育的實施提供幫助。一些教師受到傳統幼兒教育思維的影響較為深刻,在制定項目教學法具體實施策略的過程中,具備一定的功利心理,導致理論教學與基礎知識教學在占據了項目教學法的較大比例,無法在滿足幼兒個性化需求方面取得進展。例如,在項目教學法實施的過程中,當教師提出問題:哪些是變態蟲?部分兒童會說出錯誤的答案,這時,教師并沒有對學生進行必要的鼓勵,而是直接否定了兒童的答案,并對正確答案進行了說明,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兒童不太成熟的自信心會受到打擊,當教師再次提出類似問題的時候,會失去足夠的主動性,無法顯現出項目教學法的實踐價值。一些教師對于項目教學法實施過程中兒童之間的交流持一定謹慎的態度,尤其對于兒童之間錯誤的信息交流進行嚴格的督導和糾正,雖然可以保證兒童掌握正確的基礎知識,卻難以為兒童個性的舒展創造足夠寬松的基礎條件。例如,在進行蠶的身體特征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蠶的外形特征,如蠶有觸角嗎、蠶有腿嗎等問題進行提問,并使幼兒自主回答,以便個性化教學機制能夠得到更加成熟的構建。
(二)缺乏對兒童興趣的正確引導
幼兒園年齡段的兒童理性思維尚不成熟,無法在功利心理的影響下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必須保障興趣因素得到有效的引導,才可以有效地提升兒童學習積極性。但是,部分教師在制定項目教學法在推進策略過程中,對于兒童興趣的正確引導策略重視程度不足,并沒有制定合理的課程評價體系以實現對兒童興趣的有效激發,難以為興趣教學法應用價值的改進提供幫助。一些教師僅僅從教學內容的角度入手,開展項目教學法的各項內容,對于現有的教學項目能否有效地激發兒童的興趣和積極性缺乏必要的思考分析,導致項目教學法的推進只能單純的迎合教學創新的目標,無法與兒童的興趣點實現有機結合,難以凸顯出項目教學法的特有優勢。一些教師在構建項目教學法實施方案的過程中,對于傳統的教學評價體系缺乏必要的創新,機械化或者沒有跟隨幼兒進行項目的追蹤,對于日常的有效的問題契機沒有很好的把握,再加上最開始的預設不足,所以導致針對兒童興趣特點建立起的項目教學法無法得到科學設計。
二、 幼兒園項目教學活動優化實施策略
(一)提升兒童個性化教育比例
教師在制定項目教學法實施方案的過程中,需要針對幼兒園年齡段兒童的發展特點,將個性化教學策略作為主要的教學手段,使個性化教育比例可以在項目教學法實施方面占據更大的比例。教師要將幼兒作為項目教學法的設計中心,教學項目內容和形式的具體設計,需要圍繞幼兒的實際情況加以處置,使兒童個性化教育工作的實施可以為兒童個性化需求的更好滿足提供幫助。例如,在項目教學法實施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和孩子們一起照料蠶卵,直到蠶慢慢長大結繭,可以提出問題:蠶結繭后里面的蠶是怎么變成蛾的?當兒童給出不同答案的情況下,教師需要首先對兒童的積極踴躍思考進行鼓勵,使兒童的學習積極性可以得到有效的培養,而后,通過和孩子們再一次的日常觀察和照料引導幼兒主動觀察,使兒童的學習積極性可以得到更好地維護,有效地適應個性化教學方法的創新實踐需要。教師在進行項目教學法實踐的過程中,要強化對兒童彼此溝通交流情況的關注,尤其要對兒童相互溝通的內容和方式進行全面的研究,使針對兒童個性化特點制定的兒童交流學習方案,使項目教學法的構建可以在充分掌握學生個性狀態的情況下,更好的積累教學實踐經驗。例如,可以從課程:蠶寶寶死后的處理之中,進行個性化教育的創新實施,加強對兒童積極性的引導,滿足幼兒的情感性需求,為個性化教育比例的提升提供支持。
(二)提高兒童興趣的引導應用質量
在進行項目教學法創新設計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幼兒理性思維不成熟的特征進行研究,使興趣引導方法的必要性可以得到更高水平的明確。在進行項目教學法具體方案設計的過程中,幼兒園教師必須加強對項目教學法影響性因素的關注,尤其要對傳統教學模式發生的深刻變化具備足夠的了解,使興趣教學法的創新實踐可以與幼兒園新型教育模式相適應,有效地實現對幼兒學習積極性的激發。教師還需要促進幼兒園傳統教學評價體系的改革,尤其要針對項目教學法的突出價值,構建起符合新時期幼兒園教育工作創新發展需要的教學評價策略,并使之可以真正影響到幼兒教師的工作業績評價模式,為興趣教學法在幼兒園的全面推廣創造有利條件。教師需要構建其足夠寬松的幼兒自由活動環境,以此作為識別總結幼兒興趣特點的基礎,使興趣教學法的構建可以在充分掌握客觀情況的背景下得到優化處置。例如,可以組織蠶寶寶喂養記活動,根據幼兒的興趣特點,進行蠶寶寶照顧方案的設計,并允許兒童展開:天氣忽冷忽熱,我們要給它準備一個合適的蓋子進行保暖,等浪漫設想,使兒童的興趣可以得到有效地激發引導處理。
三、 結論
項目教學法擁有一系列突出的優勢,可以為幼兒園教育工作的改進提供有力支持。加強對幼兒園項目教學活動特征的關注,并制定項目教學法的改進策略,對提高幼兒園教育工作的綜合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金玲.基于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整合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內容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8(15):7-8.
[2]袁小平.兩個《標準》視域下學前教育本科專業核心課程實踐教學模式探析[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6,32(7):71-74+124.
[3]郭晶晶.如何在幼兒英語教師英語口語課程中開展項目教學[J].兒童發展研究,2016(3):34-38.
[4]宋婧.項目教學法在《幼兒園活動設計與實踐》課程中的應用分析[J].大眾文藝,2017(16):226.
作者簡介:
饒潤梅,程錦錦,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學西溪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