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娟
陜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延安 716000
(1)車間職工年齡、學歷、技能水平參差不齊,對標準的理解、掌握存在差異,造成工藝質量標準培訓效果不佳。(PPT加年齡、學歷、技能水平的柱狀圖)。
(2)工藝質量相關的培訓材料,70%以上均為文字性的,沒有通過直觀的圖文并茂形式呈現,不能引起職工的興趣,所以培訓效果也不佳。(PPT加文字與圖片對于人在接受上的優勢)。
(3)現有的質量培訓資料較零散,在培訓前需要花費較長時間準備,需要建立健全一套適合于卷煙培訓模式的教程[1]。
(1)形成針對卷包車間質量管控的一整套系統性的培訓模式與教程。
(2)教程培訓達標率≥80%以上。
(3)職工工藝質量應知應會知識考試成績在80分以上的達到90%。
(1)梳理現有的培訓資料。查看車間前期工藝質量培訓形成的課件共3個。(PPT上加三個課件的圖片及制作時間)。
各項工藝質量標準均為文字性資料。5個培訓課件制作時間較久,與當下車間的質量管控要求存在差異,并且這些課件中的內容有重復性,內容較零散,不系統。
(2)結合現有培訓資料的梳理情況,形成質量標準培訓課件制作清單。
工藝標準培訓課件制作清單
序號 標準名稱1不合格品管理程序2不合格品管理辦法3工藝質量監督檢查考核辦法4回收煙絲處理及檢查考核辦法5卷煙 包裝 卷制技術要求6 產品質量事故管理考核辦法及產品質量事故考核實施細則7卷煙產品標識及狀態標識管理辦法8成品卷煙手工封箱管理辦法9卷煙手工包裝作業規程
(3)結合生產過程,將常用的工藝質量標準制作成課件,現已完成9個PPT課件
(4)針對不同機型、不同崗位、不同生產牌號建立工藝質量應知應知識庫,開展應知應會知識考試。
一是建立車間人員信息臺賬。臺賬包括人員姓名、年齡、崗位、學歷、參加工作年限、技術等級等內容,便于及時根據人員信息進行質量標準培訓及在生產過程中依據人員質量意識、技能水平合理安排、調整在崗人員。保證生產運行,保障產品質量。(PPT插人員臺賬截圖)
二是建立在生產牌號應知應會知識庫。梳理煙支物理指標、產品缺陷判定標準、不合格品處置流程等內容,按照崗位、機型編制成應知應會知識庫,并要求機臺操作人員以抄寫的方式進行自主培訓。(PPT插各牌號應知應會題庫截圖)
三是建立應知應會知識檢查考核機制。堅持“零容忍”、“零放過”。周期性對應知應會知識以理論考試及現場提問的形式進行抽查驗證。依據標準知曉率進行獎懲,做到質量標準進崗位、入人心。
(5)深化標準化檢驗視頻培訓,制作《卷煙產品標準化自檢流程》視頻課件。
將生產過程卷接、包裝、裝封箱、濾棒發射工序標準化自檢流程拍著形成視頻課件。將標準化的自檢方法轉化成為一線員工手中的“標尺”,以進一步提升自檢過程的精準性、規范性、有效性,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2]。(PPT超鏈接《卷煙產品標準化自檢流程》課件)
四實施效果驗證與評價
開展工藝質量“應知應會”知識培訓工作以來,車間組織現場抽查驗證13次,書面理論考試8次,考試人員達到356人次,應知應會知識知曉率達到90%以上。
工藝質量科組織三個工段開展南京牌號及自產牌號工藝質量“應知應會”知識考試。成績在80分以上的達到100%。
在江蘇中煙二季度工藝檢查中,南京線操作工應知應會知識知曉率達到90%以上。
制作完成《卷煙產品標準化自檢流程》視頻課件后,已在車間開展了3次培訓,通過與參培人員溝通,均表示這樣的培訓形式易理解、易掌握[3]。
在本研究中,由于視頻課件制作花費的時間較長,在有限的時間內無法將所有生產中的關鍵及高控過程制作成視頻課件。有關工藝質量標準課件還需進一步完善。根據現行的工藝質量管控要求,對一些生產中的關鍵及高控過程,比如換牌生產過程、殘煙回收過程、輔料更換過程等進行梳理并制作視頻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