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藝
無錫市計量測試院 江蘇無錫 214101
電子秒表是一件很常見的計量器具,在檢定電子秒表時,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參數——日差。如何檢定電子秒表的日差,這個就需要日差儀來測試。日差儀廣泛用于生產鐘表的企業、電力行業,修表行業[1]。
日差儀的原理就是對秒表內的微弱晶振信號通過耦合諧振,與中心頻率32768 Hz進行比較,通過計算器算出日差值。如圖1

圖1 日差儀頻譜圖
只要秒表發出的晶振頻率磁場落在日差儀頻譜的包絡內,信號就能得到耦合諧振放大,于是用這個晶振信號與日差儀的中心頻率32768Hz進行比較,計算出被測秒表的日差。
由日差儀的測試原理可以得知,日差儀的準確與否關鍵在于其中心頻率,于是,我們可以用數字合成信號發生器模擬秒表的晶振信號,以此來測試日差儀的日差是否可靠。

圖2 測試圖
在實驗室,我們用標準銣鐘來提高函數信號發生器和通用計數器的晶振,函數信號發生器提供一個標準的頻率值,用通用計數器來監測這個頻率是否正確。根據檢定規程或者用戶自己定義設定的日差,計算出標準的頻率值,調整函數信號發生器至該頻率值(通過通用計數器監測),使日差儀能通過耦合器顯示,計算出日差儀在該日差點的誤差。

日差與頻率的計算公式如公式1所示。在標準器的選擇上,日差儀的晶振在1E-5至1E-8,我們一般檢秒表用的時間檢定儀的晶振在5E-7,規程要求標準器的頻率穩定度優于被檢頻率穩定度的三分之一,開機特性和頻率偏差等優于被檢晶振的一個等級,所以,在實驗室我們選用銣原子頻率標準1E-10的頻率準確度;由于計算得出的頻率小數位數比較多,32768.000XHz,所以一般要保留到1mHz,數字合成發生器輸出頻率值要保證9位數字的準確性,所以要求頻率可以顯示到1uHz,所以在實驗室,我們選擇Agilent的函數信號發生器33500B和通用計數器53230A,保證位數。
耦合器的選擇,我們利用線圈原理,繞了一組磁場線圈,接到函數信號發生器上發射頻率信號,在使用中用膠帶粘在日差儀的感應區固定住,防止線圈移動造成數據不穩定[2]。
函數信號發生器的頻率,可以選擇方波信號或者正弦波信號,在實際操作中,我們發現利用方波信號產生的頻率耦合到日差儀上,數據更穩定。

將這樣的方波信號展開成傅里葉變換,區間取[-T,T],其傅里葉函數為:

由此看出,方波信號的傅里葉變換,無偶次諧波,而正弦信號的傅里葉變換,奇偶次諧波都有,所以相對而言,方波信號的雜波會少,而且遠離中心頻率,這樣對中心頻率的影響會少很多,相對的信號會穩定一點,這也是在實際操作中,函數信號發生器選用方波信號的原因[3]。
日差儀在生活中的使用場合比較多,特別是計量機構和制表行業,所以對于日差的計量至關重要,此文是在規程的基礎上略加修改和補充,根據實際操作總結出一些要點和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