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翔,鄭 偉
浙江省人民醫院,浙江杭州 310014
隨著護理事業的發展,以女性為主導地位的傳統職業觀念正在慢慢改變,男護士越來越多地參與到護理工作中,并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截止至2010年5月,我國的注冊護士總量已達200多萬人,其中男護士的占比約為1%[1]。這一比例與西方國家男護士占比10%以上的現狀相差甚遠。而與之相伴隨的是國內男護士高居不下的離職率。一項研究表明,專科學歷男護士離職率為18.8%,本科學歷男護士離職率高達50%[2]。鑒于國內護士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淡薄、職業發展方向不明確[3],本文根據SWOT-PEST模型,對國內男護士職業發展現況進行綜述,以期對男護士的職業發展規劃產生一定的啟發。
SWOT分析又稱為態勢分析法,是指綜合考慮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的各種因素進行系統評價,從而選擇最佳戰略。S是指內部的優勢(strengths),W是指內部的劣勢(weaknesses),O是指外部環境的機會(opportunities),T是指外部環境的威脅(threats)[4]。PEST分析是指宏觀環境的分析,P是政策(politics),E是經濟(economy),S是社會(society),T是技術(technology)。SWOT-PEST分析是將兩種分析工具結合起來,將政治、經濟、社會、技術四方面因素分為優勢、劣勢、機遇及威脅4個維度進行全面、系統的比較與分析,其模型架構見表1。
目前國內尚缺少男護士職業相關的政策支持,本文僅從醫療機構管理層面與就業需求上做一些探討。
表1 SWOT-PEST模型架構
2.1.1優勢
男護士相對于女護士,在體力、思維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因此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特別是在一些特殊科室如ICU、急診科,男護士成為緊缺人力資源。一項調查顯示,醫生和護士對男護士的需求率分別是81.0%和94.2%,患者和家屬對男護士的需求率分別為61.0%和68.6%[5]。另一項調查顯示,63.6%的科室護士長對男護士的工作表示肯定,73.0%的護士長愿意與男護士配合工作,57.0%的科室護士長表示愿意招收男護士[6]。而精神科、急診、外科、ICU、手術室等科室對男護士的需求率則顯著高于其他科室[7]。男護士具有邏輯性強、富有創造性與創新性、動手能力強等特點,且男護士比女護士有更強的壓力承受能力[6]。另有報道顯示,男護士更容易與患者達到良好的護患溝通[8]。這些原因共同形成男護士在求職和工作過程中更受歡迎的局面。
2.1.2劣勢
目前男護士的職業發展相關制度尚不完善,雖然大部分省市和地區組織有男護士聯盟,但是男護士的職業發展定位仍不清晰,男護士得不到與自身素質相匹配的發展機會,造成職業獲益感降低[9]。相關配套設施也不完善,如缺乏男性更衣室、男性值班室,造成夜班之后男護士無處可睡,對職業幸福感造成一定影響[7]。
2.1.3機會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男性護理人員的隊伍不斷擴大,重視男護士的培養勢在必行。2013年5月,中華護理學會成功加入世界護士會,中華護理學會史上第一次組建了男護士專業委員會,男護士的職業發展迎來了新的契機[10]。因此男護士們應注意提高自身水平,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隨時準備迎接挑戰,以利于自身職業發展。
2.1.4威脅
由于相關制度的不健全,以及社會對男護士的認可度相對低下,男護士自我認同感降低,從而造成其自我發展受限。因此男護士應擯棄各種負性心理,積極應對工作與生活,使自身職業發展形成良性循環[11]。
2.2.1優勢
男護士在體能、心理素質等方面的優勢能夠提高工作中的效率,例如患者轉運、護患溝通、緊急情況處理、手術配合等,因此能夠節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成本,從而節約醫療資源,對經濟方面造成良性推動[12-13]。
2.2.2劣勢
男護士一般承擔更繁重的勞動,職業生活質量處于中等水平,薪酬、福利卻未能得到相應提升[14],這對男護士的工作積極性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建議針對性地提高男護士薪酬,以提高男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和職業獲益感。
2.2.3機會
男護士日益增多的同時,相關科室也在提高男護士的待遇(不僅包括物質上的,也包括軟資源支持),提供相應的職業發展資源,如學術會議、出國交流等,對男護士的職業發展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2.2.4威脅
當前男護士的職業延遲滿足的整體水平偏低,由于承受高強度的工作,長期處于緊張應激狀態,以及性別所帶來的社會困擾,男護士大量流失,對人力成本產生沖突,這對醫院管理者提出了嚴峻考驗[15]。
2.3.1優勢
男護士由于自身體能、心理素質較強等特點,在工作效率、對緊急情況的處理上優于女護士,特別是在緊急災害救援中,男護士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13]。另外在手術中,男護士手術設備熟練程度較女護士更高,學習速度更快[12]。同時,男護士的加入使得護理團隊不再是單一性別的隊伍,與女護士形成優勢互補,有助于改變護理群體單一女性化的思維模式、工作方式和習慣,使護理工作更加優質高效,促進護理事業的良性發展。
2.3.2劣勢
目前國內由于傳統思想觀念的原因,社會仍對男護士抱有一定偏見,對男護士的職業認同感低。調查顯示,男護士的離職率高達50%[16],男護士離職的原因主要包括個體因素、社會支持因素、組織管理因素。學歷、職稱、月收入等因素影響男護士的職業生活質量水平,其中對科室的喜歡程度及學歷是主要影響因素[17]。因此建議醫院和科室營造支持性氛圍來減少不良影響因素,及時了解男護士的離職意愿等措施來留住男護士[2]。同時,護理管理者應注重對高學歷男護士的培養,采取激勵機制等以提高男護士職業生活質量,降低離職率。
2.3.3機會
研究表明,組織支持與男護士的職業成功具有正相關關系[18]。目前男護士社會支持力量在逐漸增加,如男護士聯盟、繼教班、論壇、職業規劃研討班等,為男護士的職業歸屬感找到了落腳點,形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良性氛圍,使男護士團體的影響力得到提高,對男護士的職業發展有良好的推動作用。
2.3.4威脅
目前男護士的工作環境多處于急診室等工作量大的科室,存在多種心理壓力源,其中經常倒班、繼續深造的機會太少、工作量太大等是較常見的壓力源,對男護士心身素質也有更大的挑戰,高強度的工作也增加了自身職業暴露的危險[19]。同時,由于科室患者病情較重,男護士更容易受到患者和家屬的“情緒發泄”,這對男護士本身安全是一種威脅。
2.4.1優勢
在緊急事件的處理上,男護士更有優勢。在科研上,男性更具有探索精神和發散性思維,因此更容易出科研成果。對新技術、新方法的學習,男護士能更好地勝任,能夠更快適應新環境[20]。
2.4.2劣勢
護理工作比較繁瑣,而由于男護士的耐性普遍較差,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工作隱患。且由于男護士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容易造成與醫生的溝通不暢,從而對患者的病情康復造成不良影響[21]。
2.4.3機會
男護士在災害醫學救援中具有一定的生理方面和心理素質方面的優勢。同時,男護士的自我效能、抗挫折能力較強,面對突發事件,其應變能力和承壓能力強,能坦然面對和承受一些負性事件,特別在礦難、地震、火災、國際醫療援助中具有較大潛力[10]。在面對突發事件時,男護士能夠更好地展現自身能力,長遠來看男護士的這些優勢能夠提供更多展現自我的機會,從而有利于自身職業發展。
2.4.4威脅
美國社會學家Cho等[22]認為,男性角色在社會心理方面承載肌肉力量、侵略性、自信心、自控和領導力,而這些能力可能與護士的情感角色包括諸如關懷、溫柔、熱情和同情心等特質相沖突,男護士將會面臨男性角色和護士角色的雙重沖擊。同時,男護士多是由于高考志愿調劑轉而選擇護理專業,因此對護理專業缺乏一定的興趣和認同感,同時在校期間缺乏職業規劃指導,因此在進入工作崗位后積極性不高,從而對自身的職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23]。
男護士在政策、經濟、社會、技術方面具有自身的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只有清晰地把握住各個方面,才能更好地發揮自身優勢,從而促進職業發展。除了男護士自身,外界環境同樣也應做出相應改善以更好地促進男護士職業發展。呼吁社會加大對男護士工作的宣傳,促進男護士完善職業生涯規劃,降低離職意愿,穩定男護士隊伍,促進護理學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