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奇
最近,各大科技廠商陸續發布了去年第四季度以及2019年(或2020財年)財報。雖然我們并非投資者,但是依然可以關注—下財報的信息,因為從表面的數字變化可以看到這些科技企業更深層次的狀況。比如PC芯片領域的三巨頭:英特爾、AMD、英偉達,每年的龍爭虎斗都非常精彩。特別是在2019年AMD全面回暖的情況下,通過對2019年財報的解讀,我們也許可以了解三者之間的對比狀況以及隨后一段時間內的行業發展趨勢。
英特爾依然獨大,英偉達、AMD重回正軌!
根據英特爾公新司發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其在第四季度收入達到了202億美元,同比增長8%。2019年英特爾營收創歷史新高,達到了720億美元,同比增長2%,從運營中獲得了331億美元現金。英特爾預計在2020年營收將繼續增長,達到735億美元,第一季度預計達到190億美元。這樣的數字,說明英特爾依然保持著穩健的經營,新任CEO司睿博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相對來說,英偉達過去一年經歷了觸底反彈的階段。加密貨幣引發的“礦難”影響了英偉達在2019財年第四季度和2020財年第一季度的表現,不過隨后三季度的回升讓英偉達重回正軌。特別是第四季度尤其亮眼,英偉達單季收入達到31.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2.-1億美元增長41%,較上一季度的30.-1億美元增長3%,單季非GAAP凈收益為11.72億美元,增長136%。但是2020財年第一財季挖下的大坑導致英偉達2020財年整體表現較差,2020財年全年收入為1 092億美元,較上一財年的1172億美元下滑7%,全年非GAAP凈收益為35.8億美元,下滑-14%。
至于AMD,其2019財年的表現繼續延續了之前的回升勢頭,公布的財報相當亮眼。AMD第四季度營收為21.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142億美元相比增長50%,與上一季度18.0億美元相比增長18%。凈利潤為17億美元,與去年同期3800萬美元相比增長347%。AMD全年營收為673億美元,與2018財年64.8億美元相比增長4%。全年凈利潤為3.41億美元,與2018財年337億美元相比增長1%。不過剔除某些一次性項目后,AMD全年調整后凈利潤為756億美元,與2018財年調整后5.-14億美元相比增長47%。
如果只考慮企業經營規模和盈利,英特爾無疑仍是一家獨大,英偉達則保持著良好的盈利,而AMD更像是大病初愈,盈利能力偏弱。不過如果具體到各個分支市場以及實際的產品上,我們就會發現,三大廠商的表現并沒像盈利能力那樣相差巨大。
PC領域AMD上升勢頭猛烈
對于普通用戶來說,首先關注的其實就是三家廠商在PC領域的表現,如果結合財報的相對變動,那么我們就可以比較客觀地總結他們在過去一年里的表現。
先說AMD.過去一年的業績回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銳龍處理器和Radeon顯卡的優秀表現。AMD迅速采用臺積電7nm工藝,使其首次在處理器制程方面領先于英特爾。AMD的7nm芯片已經占其總收入的50%,在2020年7nm芯片的產量將繼續增長。其處理器銷售額為六年來最高,顯卡的出貨量同比增長率也達到了兩位數。在包括銳龍和Radeon產品在內的計算和圖形業務方面,AMD第四季度營收為16.6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9.86億美元相比增長6g%,與上一季度12.76億美元相比增長30%。全年營收為4709億美元,與2018財年4125億美元相比增長-14%。盡管與競爭對手相比,AMD的數據還有明顯的差距,但是良好的數據已經充分說明了AMD CPU和GPU在市場上正在重新贏得競爭力。
事實也是如此,AMD在最近半年的用戶口碑和產品市場份額可謂全面提高,甚至在部分市場開始取得壓倒性優勢。2019年年中,AMDCPU在韓國的市占率超過50%,領先英特爾。2019年11月,AMD在德國最大硬件零售商Mindfactory.de的銷量占比達到了82%。來自代工廠的消息也充分證明了AMD的優秀表現。據預測,到2020年下半年,AMD將成為臺積電7nm工藝(包括DUV和EUV)的最大客戶,產能占比將達到21%。隨著市場占有率的上升,AMD 2en2架構CPU和N avi架構GPU所需要的7nmDUV產能會繼續增加。AMD CEO蘇姿豐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宣布,該公司將在2020年推出下一代RDNA架構:“2019年我們在Navi GPU中推出了新架構RDNA,這些產品在2020年將得到更新,我們將擁有下一代RDNA架構。”
相對來說,英特爾在PC領域的表現只能說是平穩,甚至可以說是表現乏力。雖然第四季度臺式機市場有所增長,以及雅典娜計劃推動筆記本電腦更新,但是英特爾個人電腦業務(CCG)營收同比僅增長了2%,第十代酷睿處理器未能顯著帶動市場換新,競爭對手的表現也帶來了一些影響。可以說,2019年AMD的強勁復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英特爾在PC業務方面的盈利能力。作為占比50%以上的核心市場,英特爾PC業務需要更大的投入以便在制程、架構方面重新贏得優勢,而這都需要繼續追加巨額的投資。
不過,這對于目前比較看重財務報表的英特爾來說是一個難題。因為英特爾在2019年已經開始縮減研發投入,從2018年的135億美元降低到了134億美元。英特爾研發投入在2012年突破百億美元大關,2001年至2017年的研發投入—直保持Qo/-的年增幅。2018年,研發投入增幅降為3.g%,2019年增幅為負。這兩年,英特爾越來越傾向于通過收購來提升提前業務模塊的競爭力,比如Al方面的Mobileye和數據中心加速方面的HabanaLabs。這種對收購的側重,是否會繼續侵蝕它在CPU架構和工藝方面的投入,在我們看來將成為決定英特爾在隨后兩三年里是否能夠重新奪回個人計算領域領先優勢的關鍵。
英偉達是PC顯卡領域的主要廠商之一,在剔除英特爾整合顯卡的份額之后,其主要競爭對手就只有AMD了。AMD過去一年在顯卡領域有不錯的表現,但是相對來說英偉達依然占據了主導地位。雖然AMD顯卡在更新至Navi核心后競爭力開始逐漸增強,但是因為在實時光線追蹤這一前沿技術上的缺失,以及缺乏在頂級GPU方面可以與RTX2080系列對抗的產品,所以英偉達在GPU市場正在獲得大量的利潤。英偉達第四財季游戲業務營收達到了14.91億美元,同比增長56.3%;2019年全年游戲業務營收55.18億美元,創下該業務營收歷史第二高,僅次于GTX1060席卷幣圈的201 8年。可以說,在經歷了加密貨幣“礦難”之后,英偉達已經順利完成了貨源管控和庫存調整,其游戲顯卡業務已經重回正軌。
英偉達在后三個季度特別是第四季度的增長,很大程度上來自于RTX系列顯卡在游戲、虛擬現實和設計市場的復蘇。游戲業務表現最強勢的仍是游戲本業務,連續8個季度保持同比兩位數增長,英偉達在游戲筆記本電腦這一品類占據了近乎壟斷的市場份額。而在桌面顯卡市場,憑借精湛的“刀功”卡位各個價格段,英偉達在2020財年第四季度拿到了高達64.g%的毛利率,相比去年同期大幅提升。此外,GeForceNow云游戲的開放也進一步提升了PC游戲對GPU的需求。
企業級市場張共贏
相對于逐漸萎縮的PC市場,企業級市場特別是數據中心領域潛力更加巨大,因此無論是英特爾、英偉達還是AMD,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資本在企業級市場。在這個逐漸擴張的市場,三大廠商之間存在著競爭,但是更多的是針對增量的爭奪。
英偉達通過CUDA平臺將自己在GPU方面的技術積累擴張到了企業級領域,特別是針對人工智能訓練和預測,GPU的計算優勢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因此,在最近幾年,英偉達GPU拿下了大量企業級市場份額。在2020財年第四季度,英偉達數據中心業務收入達到了9.68億美元,同比增長42.56%,環比增長33.3%,單季度營收創下歷史新高,超過市場所有預期。2019全年英偉達數據中心營收29.83億美元,也創下了歷史新高。這一方面當然是因為各大云計算廠商,包括亞馬遜、微軟、阿里巴巴、百度等都在增加投入,加速高性能計算中心的建設,另—方面也是因為英偉達在通用計算方面的優勢更順應目前計算需求。英偉達T4、V-IOO GPU在第四季度的出貨量和營收創歷史記錄,其中主要用于推理的T4 GPU出貨同比增長4倍。隨著各個垂直行業開始應用AI技術對傳統業務進行變革,英偉達GPU作為目前應用最成熟的通用計算平臺,還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云計算廠商在數據中心上的投入,也惠及到了英特爾。基于云服務的強勁需求結合第二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的優秀表現,數據中心集團(DCG)在第四季度收入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9%。其實隨著英偉達在數據中心的滲透,英特爾x86架構承受了很大的壓力。為了對抗GPU的侵襲,英特爾接連收購專用AI計算芯片技術廠商,比如在第四季度收購了Habana Labs。這些收購讓英特爾可以在針對Al訓練和預測領域擁有新的競爭力,結合自身的x86架構處理器和即將推出的iGPU,實現一整套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未來在企業級市場,英特爾很可能將對英偉達施加更大的反擊。
相比英偉達和英特爾,AMD在企業級領域的影響力其實并不大,畢竟目前其市占率還處于剛剛回暖的階段。但是連續兩代EPYC處理器的推出,讓AMD在企業級市場獲得了不錯的增長。第四季度基于AMDEPYC平臺的服務器型號增加了一倍,達到100個。企業級市場份額的增加對于AMD的未來至關重要,隨著Naples、Rome兩代EPYC處理器的成功,AMD在企業級市場已經重新建立了良好的口碑。2017年第四季度,AMD在企業級市場的份額僅剩0.8%;而到了2019年第三季度,AMD在企業級市場的份額已經回升到了4.3%。根據市場預測,AMD在2020年將有望獲得-10%的企業級處理器市場份額。
蘇姿豐表示,AMD仍有望在2020年中期之前在企業級市場占據兩位數的市場份額。并且基于第二代EPYC處理器需求增加和平均售價提高,企業級收入將以兩位數的百分比增長。為了達成這一目標,AMD聘用了英特爾公司前高級副總裁兼網絡與自定義邏輯事業部總經理Dan McNamara來重組其服務器業務部門。2017年第四季度,AMD在企業級市場的份額僅剩0.8%;而到了2019年第三季度,AMD在企業級市場的份額已經回升到了4.3%。根據最新的市場預測,AMD在2020年將有望獲得10%的服務器處理器市場份額。
其他領域的競爭
相對于PC和企業級,三大芯片廠商在很多細分市場也存在著競爭。比如在自動駕駛領域,英特爾通過收購Mobileye成為該領域的重要玩家,其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銷售數量增加,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長31%至2.4億美元。而英偉達則一直在提供自動駕駛處理器和開發工具,希望將自己的GPU計算能力用于需要人工智能計算的自動駕駛領域。2019年12月,英偉達發布下一代的自動駕駛處理器Orin,是上一代Xavier系統級芯片性能的7倍,計劃2022年量產。雖然雙方在自動駕駛市場的切入方式不太相同,但是顯然都希望抓住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
而在游戲主機芯片定制領域,目前則屬于AMD和英偉達的直接競爭。不過相對來說,AMD主打的是高性能主機平臺,核心用戶主要是索尼和微軟兩家;而英偉達則通過Tegra芯片在強調性能功耗比的任天堂主機收獲了過半的市場份額.這兩個市場的定位、核心用戶不盡相同,并不存在非常明顯的競爭。但是考慮到其規模都比較龐大,對各家的營收表現會有不小的市場。最典型的就是第四季度游戲主機市場對AMD的拖累,因為目前索尼和微軟均處于新產品推出前的節點,老產品銷售降低,消費者下手都非常謹慎。AMD半定制業務方面的營收在2019年下半年大幅下滑,不過預計隨著微軟和索尼推出新款主機,未來該部分的業務有望超預期。
寫在最后
在過去的2019年,PC市場出現了罕見的回暖,企業級市場維持著高速的增長,對于傳統芯片三巨頭來說,無疑是非常好的光景。從各方的財報我們也可以看到,除了英偉達因為“礦難”庫存問題導致第一季度營收滑坡,進而影響了全年營收下滑2%以外,基本上各家都保持了一定的增長。
英特爾從營收和利潤來看依然是表現最好的優等生,超出一個數量級的營收和利潤,使其可以在各個市場全面出擊,同時與英偉達、AMD甚至是高通等芯片廠商進行競爭。足夠扎實的底蘊(市場、現金流)賦予了英特爾各種可能性,比如通過收購Al計算廠商、挖角AMD加速推出獨立GPU,準備在數據中心領域對英偉達進行反擊。雖然其縮減技術研發投入制程工藝停步不前讓人疑惑,但是這在短期內應該不會影響英特爾的地位。
去年的“進步最大獎”無疑屬于AMD,經過4年的復蘇,一個“健康”的AMD正在回歸。AMD的毛利率從2018年的38%增加到2019年的43%,在第四季度更是達到了創紀錄的45%。其負債在2019年期間減少了50%,擁有的凈現金達到了15億美元,這是自201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與十年前高達45億美元的負債相比,堪稱翻天覆地的變化。有分析師預測,2020年AMD的收入將增長24%,達到85.9億美元,接近英特爾的12%、英偉達的74%。
至于英偉達,這些年來走得最穩的就是它了.PCGPU市場一直順風順水,向企業級市場滲透的計劃也非常成功。可以說,只要能夠保持住自己的步調不亂,那么英偉達就能夠—直獲得不錯的成長。在PC領域它不需要過于擔心,即將推出的RTX 3000系列游戲顯卡依然會受到玩家的歡迎,AMD短期內難以獲得市場優勢。但是在企業級領域,通用GPU是否會持續受到市場的追捧呢?當年GPU利用高效率通用計算的特性撬了CPU的墻角,如今更多的Al芯片正在虎視眈眈希望用同樣的方式撬GPU的墻角,英偉達如何應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