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果
英偉達在GPU技術發展上引領了諸多突破性進展,比如人們熟知的光線追蹤、Al計算等,都是英偉達首先在GPU中實踐并予以推廣的。除了傳統的游戲和娛樂領域外,在普通大眾較少接觸到的圖形圖像處理、視頻編輯、數字模型、影視后期等屬于創作者和產業發展的領域,英偉達也在不斷努力,希望憑借全新的技術,使得這些領域的用戶能夠更快速、更迅捷地完成工作,從而提高整個行業的生產力。在2019年的CES上,英偉達推出了名為“NVIDIAStudio”的技術平臺,其中的RTX Studio更是在2020年的CES展會上大熱了一把。那么,RTX Studio有什么特點、應用優勢是什么、能夠給行業帶來怎樣的變化呢?今天本文就和你一起來了解這些內容。
如果你是一個內容創作(ContentCreate)工作者,并且日常使用的軟件主要以AutoCAD、Photoshp、SketchUp、Premiere、3DMax、Vary. Maya為主的話,一定會對PC性能和使用體驗如何影響工作效率的話題頗有感觸。從工作經驗來看,一個優秀的工作設備,無論是筆記本電腦還是臺式機,都會給工作效率帶來極大的助力。那么,有沒有專門為內容創作工作者設計和優化的工作設備呢?答案就是RTXStudio-這個集合了英偉達軟硬件系統和大量支持GPU加速的軟件、專為創作者設計的工作系統,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RTX Studio的根本:驅動、軟件、硬件三位一體
RTX Studio是NVIDIA Studio平臺的一部分。它最大的特點在于,除了擁有傳統的GPU加速技術和效能外,還憑借英偉達圖靈架構GPU在光線追蹤、AI計算方面的優勢,在大量的應用中顯著提升處理速度。根據英偉達的官方資訊,一個完整的RTX Studio生態包含三個部分,分別是RTX Studio硬件設備、Studio驅動程序以及支持NVIDIAStudio加速的應用。
先來看硬件部分。由于涉及專用優化和驅動加速,因此英偉達對RTXStudio的硬件部分做出了規定,不過目前公布的規定只針對筆記本電腦,對臺式機的規定還不是很清楚。具體來說,筆記本電腦需要達到下列條件才能滿足RTX Studio的要求:GPU部分最低要求是GeForce RTX 2060、Quadro RTX3000以及以上級別。CPU部分最低要求H系列的英特爾酷睿i7處理器,H系列是英特爾移動處理器中的標準電壓系列,功耗一般為45W,頻率設定較高,性能也足夠出色。存儲方面,內存要求16GB以上,SSD固態硬盤容量要求512GB以上,顯示器要求4K或者1080p分辨率。從這個硬件標準來看,一臺支持RTX Studio的筆記本電腦性能肯定是有保障的,16GB內存、H系列英特爾酷睿i7以及足夠大的SSD,都是創作人員日常工作的性能瓶頸所在,RTXStudio在這一點上充分為創作者考慮,值得稱贊。
除了硬件外,RTX Studio的軟件部分也有獨特的要求。在驅動程序方面,和一般的游戲設備以及普通電腦搭配的GeForce Game Ready版本驅動有所不同的是,RTX Studio要求設備使用NVIDIA Studio驅動。這個版本的驅動加入了大量針對專業軟件的優化,支持更多的高級功能并且經過了更為嚴格的測試流程,包括Adobe和Autodesk的軟件兼容性和性能測試等。另外在更新頻率方面,和GeForce Game Ready更新頻率較高有所不同,NVIDIA Studio驅動考慮到穩定性和兼容性,更新頻率較低且沒有更新時效的承諾,英偉達會根據軟硬件發展的情況,不定期的推出經過測試的、可靠性更高的NVIDIAStudio驅動,幫助創作者搭建更為可靠的軟件工作環境。
驅動和硬件都說完了RTX Studio的另外一項特色自然是其支持大量的專業軟件加速了。目前,RTX Studio主要為專業軟件的三個方面提供加速操作,這三個方面分別是光線追蹤、AI輔助和8K視頻。光線追蹤自然不用多說,RTX GPU依靠內置的光線追蹤核心和圖靈架構,實現了硬件級別的光線追蹤加速,可以幫助創作者實時預覽光線追蹤效果并輸出結果。相比之下,傳統光線追蹤計算需要CPU進行,每預覽計算—次都需要耗費巨量的時間。RTX Studio的出現,使得操作幾乎可以做到實時可得,變化堪稱天翻地覆。在AI輔助方面,借助RTX GPU內置的張量核心,RTX Studio能夠實現對AI計算的大幅度加速,大量專業軟件中耗時且重復性高的任務,包括但不限于填充像素提升分辨率、照片增強、顏色匹配、人臉標記和風格轉換等任務,都交由GPU的AI加速核心完成,實現工作流程的自動處理,大幅度節省了創作者的工作時間。最后則是8K視頻的加速,目目URTX Studio可以借助REDCINE-X PRO軟件,對8K視頻實現實時解碼和編碼。此外,類似的操作還可以應用在超高分辨率的RAW文件上,比如目前諸多支持一億像素的相機拍攝的RAW文件,單個文件尺寸往往超過150MB,使用CPU處理的話速度慢且不夠流暢,借助RTX Studio則能夠實現GPU加速處理,帶來高畫質、高流暢且操作響應及時的良好使用體驗。
RTX Studio作為一個提高生產力,加速專業軟件的方案,英偉達一家自然難以完成,好在業內對RTX Studio的想法和相關加速效果也很重視,所以已經有大量的廠商宣布旗下專業軟件加入RTX Studio的加速計劃。根據英偉達的數據,現在已經有22款RTX Studio可加速的應用程序,包括Adobe illustrator、Lightroom、Photoshop、Premiere Pro以及3DS MAX、Maya、Blender、Cinema 4D、OBS、Arnold、DAZStudio等業內大熱門軟件,基本覆蓋了主流業者所需要的絕大部分內容。不僅如此,英偉達還推出了NVIDIA Studio的工具包,其中包含了NVIDIA Studio相關的SDK和API。其他軟件和相關開發人員,也可以借助NVIDIA Studio的工具包,利用RTX Studio設備實現對自己所需要的軟件的加速。
RTX Studio的效用: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
RTX Studio在軟硬件和應用層面做到了優化之后,自然需要以更好的性能來展示其優勢,才能不斷地吸引用戶并進一步擴大自己的產業范圍。在性能測試方面,和傳統游戲測試以及理論性能測試不同的是,RTX Studio面向的領域一般距離普通用戶比較遠,測試也多以應用為主,因此展示其針對不同的專業應用的性能提升,才能更直觀地顯示RTX Studio的強大魅力。
英偉達在RTX Studio的性能測試方面,選擇了常見的Adobe PremierePro、Autodesk ARNOLD、Davici Resolve、Adobe Lightroom、Redcine-X Pro軟件進行對比測試。RTX Studio的對比對象選擇的是RTX 2080 Max-Q筆記本電腦和使用了RTX 2080 Ti的臺式機,NVIDIAStudio對比對象選擇了GTX 1080 Max-Q筆記本電腦和使用了GTX 1080Ti的臺式機,普通電腦選擇了MacBook Pro搭配Vega 20顯卡、英特爾Core i7-8750H筆記本電腦以及英特爾Core i9-9900K臺式機。
性能測試情況表明,RTX Studio筆記本電腦和臺式機,相比單獨依靠CPU工作的產品,在視頻編輯中速度最高可提升14倍、在渲染和降噪中速度最高可提升13倍、編輯和調色工作速度最高提升14倍、AI增強速度最高可提升5倍、RED視頻編輯最高可提升30倍。此外,相比同樣支持GPU加速的MacBook Pro搭配Vega 20顯卡的系統而言,RTX Studio筆記本的領先幅度一般在2倍左右,最多可達10倍左右,最少也有1.5倍左右。相比同為NVIDIA Studio平臺下的GTX 1080 Max-Q和GTX 1080Ti RTX Studio筆記本電腦和臺式機憑借RTX GPU所擁有的先進架構,帶來了最少1.3倍左右、最多3倍左右DE的性能提升。
根據英偉達的測試結果來看,RTX Studio在專業應用的性能提升上的確非常顯著,在特定的測試任務中能夠帶來相比沒有任何加速的CPU系統數十倍的性能提升。雖然這些數據可能考慮到了宣傳因素會選取比較獨特的場景,但實測數據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RTX Studio在性能提升上的強大實力。畢竟對創作人員來說,任何的性能提升都意味著工作效率的提高,RTX Studio在綜合應用中能夠為創意人員節約的時間,很可能會直接轉化為創作人員更高的收入或者更多的產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RTX Studio的影響:開啟一個新的加速市場
RTX Studio平臺在軟硬件方面的內容我們都做了介紹,從上文的內容來看,RTX Studio通過專屬的驅動、硬件和應用軟件的優化,實現了性能的大幅度提升,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為創作人員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工作方式。考慮到個人,RTX Studio的發展可能只是一個更高效率的工具,那么考慮到更廣闊的范圍甚至整個行業,RTX Studio又有哪些影響呢?本文簡單做出以下兩點思考:
首先,RTX Studio重新定義了創作者的加速時代。熟悉個人電腦發展歷史的用戶都應該知道,個人電腦的發展,就是一個CPU不斷的“邏輯化”,而周邊輔助加速設備不斷“計算強化”的發展過程。早期的CPU不但要承擔圖形圖像計算,還要承擔音頻、數據輸入輸出甚至內部控制等內容。不過隨著聲卡、GPU、主板芯片組等周邊芯片的發展,CPU在很多的計算場合中,都不再是計算負荷最重的設備,計算任務也主要轉移至GPU、AI加速單元這樣更適合密集型計算的芯片上去了。不過,這樣的計算專屬化和加速化趨勢在創作者所面對的環境中是“發育不良”的。很多創作者依舊使用CPU在執行各種復雜的計算任務比如視頻編輯、圖形圖像處理等,效率長期以來都難以提升。與之相符的是,業內—直以來都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到諸如GPU這樣擁有強大計算能力的處理器,但苦于沒有更好的途徑,這些探索也長期裹足不前。RTX Studio的出現,使得人們發現了一條新的加速道路,就像數年前游戲市場發展、3D顯卡加速那樣,創作人員也能夠享有專屬的、軟硬件配合的、有效率的加速。RTX Studio使得開發過程不再是無盡的等待和痛苦的卡頓,而是可以高效率、可以流暢且可見即可得的。這樣的巨大改變,相當于重新定義了創作者的加速時代,將創作者群體從傳統CPU計算的低效率中解放了出來,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其次,RTX Studio建立了一個大生態,帶來了創作者群體的分類,創造了更多的市場需求,反過來市場也會促進創作者、各種軟件加入RTX Studio優化陣營中來。RTX Studio的出現,不僅僅是英偉達自己建立了一個驅動、硬件、用戶和應用軟件的閉環生態,它還會在更大的范圍中產生影響。簡單來說,RTX Studio可能影響了創作者群體,未來沒有使用RTX Studio的創作者和使用RTX Studio的創作者將會出現效率的巨大差異,反過來又會帶來創作者對RTX Studio更為急迫的市場需求以及軟件廠商對RTX Studio態度的巨大轉變——從積極轉變得更為積極,甚至有可能成為創作者的“認證門檻”,所有這些又進一步加強RTXStudio的生態建立。英偉達和業內其他廠商,目前正站在這樣一個全新產業生態的門口,接下來如果繼續加強RTX Studio在創作軟件和創作者應用上的實力和地位,未來RTX Studio和相關NVIDIA Studio不但會更為興旺,還可能成為業界標準,帶來更多的資源來回饋整個產業生態鏈。
總的來看,RTX Studio帶來了新的市場和新的生態,未來的發展也令人頗為看好。在這種背景下,業內軟硬件廠商對RTX Studio的支持也非常積極。比如在剛剛結束的CES上,英偉達的聯合合作伙伴帶來了多款RTXStudio設備,除了往年就能看到的RTXStudio筆記本電腦外,今年還增加了多款RTX Studio臺式電腦。包括惠普、聯想、微星、華碩、七彩虹等廠商都有新品推出。對創作人員來說,RTX Studio設備目前的選擇也越來越多,各種廠商推出的各種形態的產品一應俱全,也不用再擔心產品無法滿足需求。當然,本刊也會在未來的文章中,進一步為大家評測和推薦出色的RTXStudio PC產品,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