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影院也在快速地迭代升級中產生了大量的新技術和新模式。從本質上來說,電影制作方和電影院都希望帶給觀眾更強的視覺與聽覺沖擊力、更出色的臨場感以及更舒適的觀影體驗。在這個大目標下,不同廠商提出了各類技術路線,用于改善畫質、視聽效果、觀影方式等。這些不同的技術路線經過組合和實踐,又組成了我們每次購買電影票時所能看到的不同特效影廳。這些特效影廳帶給觀眾的,除了(可能)更好的觀影體驗外,還有相比傳統影廳更昂貴的價格。價格暫且不談,這些特效影廳都包括了哪些技術,是否真的能帶給我們更出色的體驗呢?今天,讓我們打開手機上的購票App,逐一去了解這些特效影廳背后的故事。
IMAX影廳:巨幕來襲
說起IMAX,應該是讀者和觀眾最熟悉的特效影廳技術了,目前幾乎各大電影院都會或多或少有一兩個IMAX廳。IMAX的全稱是Image Maximum,中文意思就是極大的畫面。實際上,IMAX的一開始的確是奔著更大的畫面去的,畢竟越大的畫面,視覺震撼效果就越強。
IMAX的歷史
IMAX最早來自于一家名為Multiscreen Corporation,Limited的加拿大公司,公司的三個聯合創始人由于不滿于當時市面流行的兩種大屏幕播放技術,因此干脆自己下場成立一家公司專門進行大屏幕播放技術的研發和推廣.不過由于之前的公司名稱過于籠統而無法注冊,三個聯合創始人鑒于公司的努力方向是為了提供更大的、更富有沉浸感的畫面,干脆將公司的名字改成了IMAX。IMAX的首次亮相是1970年的日本大阪世界博覽會,隨后的1971年,IMAX公司還在加拿大安置了—塊巨大的屏幕。不過公司最終引起轟動還是在1974年的美國世界博覽會上,這次IMAX帶來的27mx20m的屏幕吸引了大約500萬觀眾觀看,大家對這個龐然大物的觀影效果感到震撼,甚至有部分觀眾在觀看時引發了暈動病。
IMAX自此一炮而紅,并快速發展在美國和全球各地建立符合標準的影院。2008年,IMAX進行了數字化改造,新系統被稱為Digital IMAX,不再采用傳統IMAX的70mm膠片,轉而采用2個2K數字投影機在19:10的屏幕上進行播放投影,成本大降。這樣一來,很多傳統影院都有機會改造為IMAX影廳。在Digital IMAX出現后,整個IMAX產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隨后的IMAX激光放映和新一代激光放映更是大幅度提高了畫質和視聽效果。在2019年,IMAX公司的全球票房收入就突破了10.35億美元,稱為全球最流行的特效影廳之一。
IMAX技術縱覽
1.屏幕尺寸
IMAX的技術特點集中在為更大的畫面服務的基礎上。在屏幕方面,當前的IMAX沒有統一的屏幕尺寸標準,但是普遍認為尺寸超過22mx16m的銀幕可以被稱為IMAX。全球最大的IMAX銀幕位于悉尼,尺寸為35.72mx29.57m,不過目前已經被拆除重建,可能會在2020年底重新啟用。在中國,擁有最大的兩塊銀幕的數字IMAX激光影院分別位于貴陽和哈爾濱,前者的銀幕尺寸為32.lm×16.8m,面積為539.28m2,后者銀幕尺寸為27.9mx19.5m,面積為544.05m2。當然,由于這兩款屏幕的長寬比差異,在觀看影片時最終可視面積和影片本身采用的長寬比相關。所以,前者在播放1.90:1片源時能獲得最大播放面積,后者則在播放1.43:1片源時能體現優勢。
2.座椅安放
除了屏幕尺寸外,IMAX的座椅安排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和傳統影院在較大面積的緩坡上布置大量的座椅不同,IMAX的座位設置區間更小、比傳統劇院更靠近銀幕且更為陡峭,同時所有的座位都保持在一個屏幕高度之內(傳統劇院的座位可能高達8-12個屏幕高度),這使得座位更靠近屏幕中央,所有人都能獲得相對出色的觀影效果,但降低了總座位數量,使得每座位的播放成本也更高一些。
3.攝影設備
在攝影設備方面,IMAX早期發展緩慢的原因是由于其拍攝成本過高。為了在更大的銀幕上展示出更高清晰度的畫面,IMAX要求使用尺寸為70mm的膠片。相相比傳統35mm的膠片,IMAX所規定的膠片尺寸和更長的長寬比帶來了極高的成本。舉例來說,傳統的35mm電影膠片播放速度為每分鐘27.4m,65mm的大尺寸膠片的速度為每分鐘34m,IMAX的70mm膠片速度高達每分鐘102.7m,也就是說完全符合IMAX規格的電影拍攝膠片的感光面積大概是傳統影片8倍,更不用說后期復制和播放設備了.當然,如此高昂的成本帶來了出色的分變率,IMAX的70mm膠片的分辨率大約是12000行,和現代的12K分辨率相當,是35mm膠卷的2-3倍。
在進入數字時代后,IMAX推出了數字化攝影機,數字化后的IMAX拍攝成本和播放器材成本都大幅度降低,并且IMAX開始考慮從電影制作開始就進行畫面的技術性介入。攝影器材方面,IMAX不再使用70mm規格,轉而考慮65mm規格。比如IMAX在2011年首發的4K雙鏡頭的3D數碼攝像機,被稱為Phantom 65 IMAX 3D,部分電影人利用其拍攝了一些紀錄片和影片,包括《變形金剛:絕跡重生》。201 5年,IMAX和Arri推出了新的Arri Alexa 65 2D攝像機,其技術基于Alexa 65的65mm數字攝像機,更穩定可靠且畫質表現更好。基于這款設備以及雙機拍攝3D影像,IMAX獲得了包括《美國隊長:內戰》《復仇者聯盟:無限戰爭》《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等熱賣影片,并獲得了廣泛好評。
4.播放設備
在具體播放設備方面,目前IMAX的播放設備分為四代。其中傳統的膠片播放機被稱為IMAX播放機,重達1.8噸,部分調查顯示國內可能沒有IMAX膠片播放設備。
除了第一代膠片播放設備外,其余三代產品都是數字播放設備。第一代數字化設備被稱為IMAX數字放映機( Digital IMAX)。這款設備在2008年7月推出,采用氙燈光源,支持19:10的畫面比例。其特點為通過將兩個2K像素的播放機,以半像素偏移的方式重疊投影來提高觀感分辨率,最終得到的實際觀感分辨率只有大約2.9K左右。亮度方面,第一代IMAX的2D投影亮度為14fL,3D僅為6fL。由于其分辨率、亮度都比較低,整體效果一般,再加上部分影院甚至在較小的屏幕上使用IMAX數字放映機,導致其畫質和分辨率都無法滿足需求,令人失望。
第二代數字設備被稱為IMAX激光放映機(IMAX WITH LASER)。新系統的特點在于改用激光光源,擁有更高的對比度、更大的Rec.2020色域、支持60Hz以及更高的分辨率(4K),其中2012年IMAX推出了2D 4K版本,2014年推出了雙4K 3D激光投影系統,2015年又推出了加入12聲道播放系統的版本,視聽效果更出色。亮度更是大增至2D 22fL、3D 14fL,極大地提高了畫面效果。
第三代數字設備被稱為新一代IMAX激光放映機,推出時間為2018年4月,全球首發地點為上海。新一代設備的優勢在于采用全新的光學引擎,但是一些數據顯示,第三代數字設備在2D和3D播放下亮度相比上代設備都有所降低,分別為18fL和lOfL,但是在色彩、對比度方面有所提升,并且部分建設成本有所降低,更適合大面積推廣.
根據國內影業數字的統計,目前國內IMAX影院大部分都是第一代數字影院,第二代激光影院屈指可數,但是新一代IMAX激光影院則呈現爆發式增長的態勢。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哪一代數字影院,相比膠片時代IMAX可達最高12K的分辨率而言,即使通過半像素偏移方式提高分辨率,4K播放設備的限制使得其分辨率甚至無法趕上傳統的35mm膠片的最大分辨率(大約是4K-6K)。當然,這并非IMAX-家所面臨的問題,在模擬信號轉向數字信號后,如何達成更高的分辨率,是全行業的所需要面對的共同難題。
音頻方面,IMAX的音頻系統在膠片時代由于沒有在膠片上預留音軌頻道,因此采用了單獨的六聲道35mm磁帶播放音畫同步的聲音。進入數字化時代后,IMAX采用了新的數字化六聲道、Sonic-DPP等立體聲音響系統。2015年,IMAX為了抗衡杜比公司的音頻系統,推出了名為IMAX 12track的12.1聲道系統,采用了12個獨立環繞聲道和1個超重低音聲道實現音頻立體再現。相比杜比擁有的大量音頻技術而言,IMAX在這方面要略弱一些。
總的來說,IMAX影院雖然起步比較早,目前符合IMAX要求的影院也比較多,但是第一代IMAX數字放映影院的效果實際上并不出色,尤其是在這種影院觀看3D電影,考慮到分辨率、幀率以及氙燈的壽命和部分影院降低亮度播放,實際效果更是大打折扣。要想真正體驗IMAX的效果,建議考慮采用IMAX激光放映機和新一代IMAX激光放映機的影院,無論其他效果如何,激光帶來的高亮度以及長壽命,都是觀影視覺體驗的保證。
杜比影院:音畫雙絕
作為老牌的音頻、視頻企業,杜比在影院領域堪稱IMAX最大也是最直接的競爭對手。目前人們能看到的有關杜比影院的技術都來自于杜比實驗室,最常見的包括杜比影院、杜比全景聲等。在一些購買電影票的App中,杜比全景聲和杜比影院往往會被單獨分開,實際上,這兩個技術擁有很深的淵源。
杜比影院和發展歷史
杜比影院是指Dolby Cinema,官方介紹中,完整的杜比影院包含了杜比視界(Dolby Vision)、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以及杜比的設計和優化的方案。在實際的操作中,可以獨立使用杜比的某一類技術,比如采用了杜比全景聲的影院會單獨列出。但是一般來說,只要支持杜比影院,那么所有的技術應該齊備。
另外,從發展歷史來看,杜比影院實際上不算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技術。它的第一個影院出現在2014年12月的荷蘭,隨后是西班牙的巴塞羅那。比較重要的時間節點出現在2017年,這一年杜比宣布和歐洲著名的電影連鎖機構達成協議,隨后杜比開始向全世界其他地區大規模推廣杜比影院和相關技術。
杜比影院技術一覽
說到杜比影院的技術,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也就是完整版本的杜比影院包含的杜比視界、杜比全景聲和杜比3D。
1.杜比視界
杜比視界是杜比影院的核心視頻播放技術,技術特點在于特殊的激光投影系統。杜比視界的投影設備由雙Christie的4K 6P(主鏡頭)的模塊化激光投影儀組成,采用了針對電影屏幕優化的特定光路,亮度可以達到對2D屏幕3lfL、3D磨砂白色屏幕14fL。相比之下,傳統的3D屏幕亮度只有3fL-4fL。和之前的氙氣燈投影相比,杜比視界帶來了更為出色的亮度、色度和對比度。在幀率和分辨率組合上,杜比視界也能達到很高的水準,一些幀率和分辨率的匹配數值如下:在長寬比方面,杜比視界支持更長的長寬比,22:10的長寬比甚至比IMAX的19:10更寬一些,更適合超長寬距、大視野的畫面播放。
除了上述內容外,杜比視界的另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全面加入了對高動態范圍的支持。一般來說,人眼的視覺感知范圍為最小0.001 nit,最大20000nit。不過傳統的電影在經過制作和播放后,最暗處只能顯示0.117nit,最亮處僅為lOOnit,這就帶來了明暗效果的極大弱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杜比視界通過接入拍攝期和電影制作期,大幅度提高了整個影片的明暗對比能力,經過杜比視界處理的視頻動態范圍最小為0.007nit,最大可達4000nit,大幅度提升了畫面的鮮活程度。
大幅度提高動態范圍的最直觀感受就是畫面擁有更高的對比度。相比傳統的電影大約數百比一的對比度,杜比視界本身雙放映機可以顯示7500:1的對比度,不過一些未經過杜比視界分級并且DCI固定亮度的電影只能選用5000:1。2015年的時候,好萊塢的一些電影制片廠已經對100余部電影進行了分級,并且這個數據還在快速增加。另外,杜比視界支持創意團隊創建對比度為10萬:1的內容。
2.杜比3D
目前電影市場的主流逐漸向3D電影過渡,因此優化3D電影播放的效果也是杜比影院的重頭戲。在這種情況下,杜比推出了杜比3D技術,為影院播放3D電影提供整套解決方案。
杜比3D使用的是杜比數字影院投影播放機,特點在于僅僅一臺播放機就既可以播放2D電影,也可以播放3D電影。其技術的關鍵是采用了不同波長的光線來分離左右眼的視覺信息,這種投影方法被稱為波長多路可視化,由Infitec公司發明。具體來說,在播放3D電影時,播放機中還另外使用了備用色輪。播放3D電影時除了在原始色輪上擁有的紅色、綠色和藍色濾鏡外,備用色輪還包含了另外一組紅綠藍濾鏡,附加的備用色輪能夠產生和原來色輪相同的色域,但是其光線波長不同。通過佩戴特殊的被稱為互補二向色濾光片的眼鏡,觀眾就可以在觀看時選擇左右眼濾過特定波長的光線,從而實現視覺3D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杜比3D中使用的3D眼鏡所采用的二向色濾光片價格比較昂貴,大約200-300元一副,比IMAX和ReaID技術所需要的3D眼鏡成本高出許多。不過其優勢在于杜比3D可以配合常規幕布使用,且畫面效果更為明亮和清晰,對觀眾觀看時的姿態也沒有過多要求,重影、卡頓和眩暈要少很多,并且整體觀看亮度更為出色。
3.杜比全景聲
和IMAX技術有所不同的是,杜比實驗室本身就是以音頻技術起家的,后來逐漸衍生至視頻和攝影等行業。杜比在影院方面最負盛名的音頻技術被稱為杜比全景聲。
杜比全景聲是杜比實驗室在2012年4月推出的全新一代三維環繞立體聲技術。這個技術的優勢在于除了進一步加強傳統的左右聲道以及前后聲道的定位效果外,還加入了頂部定位聲道,能夠對頂部出現的復雜音頻效果進行定位,徹底實現了音頻定位的360度環繞包圍效果,因此也被稱為“全景”聲。目前杜比全景聲一般至少能呈現64個聲道的內容,如果在大一些的劇場或者要求較高的場合,杜比全景聲能夠呈現128甚至更多個聲道的內容。在數據內容方面,影院版本的杜比全景聲基于9.1聲道音軌、118個物體音軌以及相關空間音頻描述的元數據(包括位置、聲像自動化數據等),影院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布置相關的揚聲器并分配聲道。在播放期間,每個影院的杜比全景聲系統都會根據音軌的位置實時渲染音頻對象,使得揚聲器發出的每個聲音對觀眾來說都來自于空間中指定的位置。這種計算要求非常強大的音頻多聲道處理能力,為此杜比還專門提供了杜比全景聲的音頻解碼設備和線路要求等。全球最大的杜比全景聲影院是美國洛杉磯好萊塢的杜比影院。
另外,由于杜比視界和杜比3D技術要求比較高,因此目前有部分影院只更換了音頻系統,使得影廳擁有杜比全景聲的認證,這種影廳一般有利于欣賞音樂較多或者場景音頻復雜的比如戰爭、歌舞、歷史、奇幻等大制作電影,憑借杜比全景聲的優勢,也能夠為欣賞電影錦上添花。總的來看,結合杜比視界、杜比3D和杜比全景聲的技術,杜比影院和IMAX新一代激光影廳一樣,都堪稱目前特效影廳的最高技術水準,尤其是杜比全景聲和杜比視界技術,都大幅度提高了觀影的音頻效果和畫面效果,使得觀影徹底成了一種獨特享受,值得嘗試。
DTS:X影廳:音隨我動
和上文談到的IMAX以及杜比影院不同的是,DTS:X并沒有具備視頻和音頻兩方面的能力。DTS:X僅僅針對音頻,以較小的代價實現了和杜比全景聲幾乎相當的效果。
DTS:X首先是一種軟件編碼的技術,最早亮相于2015年1月。DTS:X的特點在于采用了基于對象的音頻編碼,技術實現上,DTS:X允許將“對象”也就是音軌的位置,從聽眾方向開始指定為極坐標,然后音頻處理器負責根據可用揚聲器的數量和位置來動態渲染音頻輸出情況,這一點和杜比全景聲的計算方法類似。對聽眾來說,聽到的各種聲音的感官并非來自于某個固定的揚聲器,而是在空間中的某個位置,這就大大提高了音頻的臨場感。
DTS:X和杜比全景聲是直接競爭對手。相比杜比全景聲要求更多的聲道來滿足需求而言,DTS:X在這方面要寬松很多。雖然一些DTS:X標準影院比如AMC的8號劇院采用了8聲道的基礎層、在頂部和側壁采用了5聲道的高度層,另外天花板還有3排揚聲器以及低音單元,最終形成了全場感應的效果,但在商業推廣中,DTS:X可以根據劇院的揚聲器情況進行軟件的處理和調節,并沒有強制要求揚聲器的數量和位置。這對很多難以更改揚聲器布局或者無力承擔巨大投資的影院來說是一個好消息,這些影院只需耍在音頻播放端進行改進,并選擇帶有DTS:X的影片即可實現不錯的音頻效果。
目前,DTS:X在國內發展的也很不錯,大量的影院采用DTS:X的音頻處理技術并建立了獨特的DTS:X影廳。在這種影廳中,能夠享受到非常出色的音頻效果,音頻的沉浸效果和定位效果都非常出色,相比杜比影廳和杜比全景聲影廳而言,DTS:X影廳可能在價格上會更有吸引力一些,性價比還是很不錯的。
REALD 3D影廳:3D視界更精彩
目前3D電影已經成為市場主流,和IMAX 3D以及杜比3D一樣,ReaID 3D也是—種專門針對3D電影觀影設計的解決方案。提出這項技術的是ReaID公司,并且ReaID 3D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廣泛使用的3D電影解決方案,截至2015年6月,全球72個地區已經有1200家影院的26500個影廳采用了ReaID 3D的解決方案。
ReaID 3D是一種偏振3D成像技術,它使用圓偏振光產生立體圖像。相比更為常見的線性偏振光,圓偏振光可以讓觀看者頭部傾斜并且以比較自然的角度觀看畫面而不至于產生嚴重的重影或者變暗的畫面。當然,任何超過范圍的傾斜或者偏離,都會導致雙眼看到的圖像無法正確地在大腦中重合,這甚至會給觀看者帶來眩暈感從而引發嘔吐,也是所有采用偏振技術的3D影響重現方案的弊病之_。
在播放設備上,ReaID 30采用的是高分辨率的數字電影級別視頻投影儀,以交替投影左右幀的方式完成圖像播放。投影設備的畫面信號常見來源是德州儀器的數字光處理設備或者索尼的LCOS硅上液晶。偏振光方面,ZScreen的電光液晶調制器用于在鏡頭前調制偏振每個幀的光信號。對于右眼,選擇幀順時針偏轉,左眼則是逆時針偏轉。ReaID 3D每一幀都會投影三次以減少閃爍感,這種技術被稱為三重曝光。不過,這種技術也會導致24幀每眼每秒攝制的影片在播放攝像機水平運動的畫面時出現細微的重影和卡頓,不過一般都不嚴重。
和所有采用偏振光實現3D視覺的技術方案一樣,ReaID 3D的成像原理導致其屏幕亮度的一半損失在投影機鏡頭前的ZScreen偏振設備,另外1/4損失在眼鏡上,因此真正到達眼鏡的光只有鏡頭射出光線的1/4。為了解決這個問題,ReaID 3D采用了表面層鍍鋁的特殊屏幕,鋁鍍層提高了畫面反射率,也增加了畫面亮度,因此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亮度問題。當然,這種屏幕也可以用于播放普通電影。不過在金屬涂層幕布在增強亮度的同時,也帶來了可視角度較小、反光嚴重等問題,需要謹慎地調節和使用。
另外,除了ReaID 3D外,ReaID公司還推出了一種影廳被稱為ReaID 6FL或者ReaID Luxe,以及高亮度ReaIDLuxe。實際上,這三者都是ReaID公司推出的大屏幕播放解決方案,其中ReaID 6FL和ReaID Luxe基本相當,但后者的屏幕寬度可以超過20m。高亮度ReaID Luxe則是增加了播放亮度的ReaID Luxe影院,暫時沒有詳細的參數,不過一些消息稱高亮度ReaID Luxe的觀影效果和IMAX第二代激光基本相同。
總的來看,ReaID 3D目前提供了最廉價的3D重現解決方案,ReaID 3D的偏光鏡片一副售價大約幾元人民幣,非常適合大規模推廣o相比之下,杜比3D的二向色濾光片眼鏡高達數百元的價格,而早期一些影院采用的液晶快門30眼鏡價格更是上千。ReaID30的鏡片不需要同步、不需要用電、不需要不斷清洗且非常輕薄易用,這也可能是其被大規模推廣的原因之一。在大屏幕方面,高亮度ReaID Luxe應該是未來發展的主力,在IMAX、杜比影院的夾擊之下,高亮度ReaID Luxe可能會憑借其較低的成本占得一片天地。
Cinity影廳:集大成者
近期,隨著120Hz、4K以及3D影片逐漸出現,—種名為Cinity的影廳也逐漸受到眾人關注。雖然從名字上來看,Cinity影廳更像是國際品牌,但實際上這是一家國產技術提供商。Cinity是華夏電影旗下的高端電影播放廳的宣傳名稱,從2015年開始研發,正式發布時間是2019年8月,配合李安的新一代4K、120Hz、3D電影《雙子殺手》,迅速在國內掀起了一波熱潮。
要說清楚Cinity影廳的前因后果,需要先了解李安在新作上采用的技術。李安是目前國際導演中的“技術派”,之前《比利林恩的中場戰爭》也采用了4K分辨率、120Hz HFR幀率、3D技術來拍攝和播放,這一次的《雙子殺手》更是將其表現得淋漓盡致。傳統的電影基于24Hz拍攝,每秒24幀,利用人眼視覺暫留現象實現畫面運動。雖然24幀基本夠用,但是以現在的角度來看,在面對激烈運動、戰爭、爆破等場景時,24幀先天信息缺失,畫面模糊、難以看清細節。因此,一直以來業界都在考慮提高電影的幀率,獲得更好、更穩定的畫質。之前IMAX支持了48Hz、60Hz等規范,杜比影院也積極跟上,都在業內獲得了不少稱贊。在李安這里,他直接將畫面幀率推高至120Hz,基本上達到了目前技術的極限。就觀影效果來說,在4K、120Hz、3D技術加持下,整個畫面清晰度和流暢感大幅度提升,所有的激烈運動、鏡頭快速旋轉和戰爭爆破等場景都清晰可見,歷歷在目。這種情況還引發了部分觀眾的眩暈癥,其實就是過于真實的場景和大腦對身體的判斷產生了沖突,由此可見4K、120Hz、3D技術的過人之處。
不過,雖然4K、120Hz、3D技術的影片著實出色,但是要播放這樣的影片是給整個電影業界提出了一個難題。4K和3D都好解決,問題就出現在結合120Hz的幀率。極高的幀率帶來了巨大的數據量,使得無論是電影制作還是播放都困難重重。在這種情況下,Cinity宣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目前Cinity影廳標準普遍采用雙4K激光投影機,支持120Hz幀率,音頻技術采用杜比全景聲或者傳統多聲道,3D設備采用ReaID提供的圓偏振3D技術,屏幕面積也達到了“巨幕”的標準,寬度不小于14寸,同時支持HDR標準。在亮度方面,Cinity宣稱2D播放時亮度不低于28fL,3D播放時不低于14fL,效果也非常出色了。
總的來看,目前的Cinity影廳采用了各家優秀的技術進行綜合,基本上堪稱國內影院技術的最強者。不過在音頻方面,用戶在選擇Cinity影廳時可以詢問是否采用杜比全景聲,畢竟Cinity影廳采用杜比全景聲、配合極高素質的畫面,才真正堪稱“集大成者”。對Cinity來說,推廣方面的一個好消息就是,Cinity影廳支持在現有的影院中通過更換屏幕、播放設備和音頻設備進行升級,當然座位和觀看范圍也有一定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Cinity影廳推廣的成本,有利于其開拓市場。
中國巨幕影廳CGS:大就是好
中國巨幕是國內中影數字巨幕公司推出的影廳標準。目前已經有多個版本,最新的版本是激光板CGS中國巨幕5.0智慧系統。和之前的Cinity相似的是,中國巨幕CGS影廳也博采眾長,帶來了大量的新標準和新技術。除此之外,中國巨幕CGS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圖像優化系統,以及專門的中國巨幕版本的影片。
既然稱之為“巨幕”,在畫幅尺寸上中國巨幕一般要求銀幕尺寸超過22.86mx12.19m并采用金屬增益,音頻方面使用111多聲道系統(也可以選用杜比全景聲或者DTS:X),有專門優化的適合中國巨幕播放的母版影片等。在播放技術方面,中國巨幕一般采用雙機3D播放系統,其3D亮度能夠達到6fL之上,支持高幀率、動態對比度、高對比度和廣色域等技術。
總的來說,中國巨幕影廳目前版本較多,從2011年開始到現在已有五個版本的中國巨幕產品,而最新標準的中國巨幕廳從參數來看,畫質和音響效果還是有保障的。唯一的問題在于,部分影院標稱的中國巨幕廳可能是較老的版本,這樣播放畫質就比較有限了o建議用戶在觀影之前詳細了解目標影廳的建成時間和播放標準,這樣才能獲得更出色的觀影效果。
觀影是內容重要還是影院重要?
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應該了解了包括IMAX、杜比影院、DTS:X、ReaID 3D、Cinity以及中國巨幕CGS影廳的特點和優勢了.從市場情況來看,不同的影廳觀影價格差距非常大,比如最貴的Cinity甚至能賣到200元一張票,一些普通的影院一般也就30元-50元居多。那么,在觀影時應該如何選擇呢?一般來說,量力而行、并根據自己喜歡與否的內容選擇影廳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影片內容是自己喜歡的,在了解了影院配置并且有充足預算的情況下,去昂貴的高技術影廳體驗一次也未嘗不可。一般的電影只是打發時間或者簡單體驗的話,普通影廳其實效果也差不到哪里去。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在電影院中,看到自己喜歡的內容,體驗到電影中不一樣的情感和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