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兵
在千元級家用顯示器市場中,來自冠捷系的AOC和飛利浦這“兩駕馬車”占據了該市場的半壁江山。特別是AOC,憑借較高的性價比,打造出了像Q2490PXQ這種單平臺銷量近40萬臺的爆品。通過電商網站搜索你會發現,其實AOC在千元級顯示器中的產品布局是非常豐富的,從23.6英寸到27英寸,從1080p到2.5K分辨率,讓用戶的選擇面更廣。近期,AOC又推出了一款千元級家用顯示器——27T1Q。作為一款僅干元出頭的27英寸顯示器,AOC 27T1Q的表現如何,本期我們將對它進行體驗。
如果你曾經是AOC刀鋒5(I2781FH)的用戶,當你看到27T1Q時相信也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AOC27T1Q與刀鋒5看上去就像是一對“雙胞胎”,特別是底座的設計,AOC 27T1Q也采用了類似于刀鋒5的非對稱樣式。底座看上去是一根金屬通過多次彎折而形成的,比較有藝術感,同時穩固性也不錯。也正是由于采用了這種不可調節的底座支架,所以27T1Q僅支持俯仰角的調節,足夠應對日常家用。
AOC 27T1Q的機身采用了超薄和超窄邊框設計,實測它的頂端最薄處厚度僅8mm,可以說完全繼承了刀鋒5的纖薄機身設計。此外,AOC 27T1Q在點亮后我測得它的黑邊(屏幕+邊框)僅5mm,黑邊非常少。此外,在頂部和左右兩側的屏幕與邊框間的細節做工不錯,沒有縫隙,貼合緊密。而顯示器底部的邊框和屏幕間的貼合則不太緊密,存在一定的縫隙,手指甲可輕松插入縫隙中。
顯示器右下方是AOC27T1Q的OSD菜單部分,它采用了傳統一字排列按鍵,內置的功能也以簡單實用為主。可以對顯示器的亮度、對比度、色溫進行調整,同時,AOC 27T1Q也提供了包括節能、網絡、游戲、電影、運動、閱讀、標準在內的多種情景模式。此外,它的色溫模式可選擇偏冷、偏暖、sRGB、正常、自定義5種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在sRGB的色溫模式下,27T1Q的亮度和對比度是固定的不可調。
AOC 27T1Q還支持Adaptive-Sync(FreeSync)技術,如果是搭配最新的NVIDIA顯卡使用,可以通過NVIDIAG-SYNC Compatible技術開啟G-SYNC功能。不過要開啟這項功能需要通過DisplayPort線纜將顯示器和主機連接,暫不支持HDMI。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款家用顯示器,AOC 27T1Q還標配了低藍光模式,有多媒體、網絡、辦公室、閱讀多種應用場景,每種場景對應的藍光過濾程度不同,比如在閱讀模式下的藍光過濾就更多,而整個畫面看上去也會偏黃一些。
AOC 27T1Q配備的是一塊27英寸的AH-IPS屏幕,分辨率為1920×1080、75Hz刷新率、250cd/m2的亮度。從我的主觀感受來看,它由于采用的是全高清分辨率,加上屏幕尺寸為27英寸,這也就導致像素點的點距比24英寸的更大,顯示圖像的細膩程度自然也就不高,只能說應對日常網頁瀏覽、游戲或者是不需要太高精度的使用場景沒有問題。此外,AOC 27T1Q帶給我的色彩感受沒有偏暖或偏冷(OSD色彩模式設置為自定義)的感覺,色彩的飽和度不錯。據官方數據顯示,AOC27T1Q的sRGB和NTSG的色域覆蓋面積可達127%和108%,我們也接下來也會進行測試。
我借助專業設備SpyderX Elite對AOC 27T1Q進行了校準和測試。測試數據顯示,27T1Q的sRGB、AdobeRGB、DCI-P3、NTSC色域覆蓋面積分別能夠達到100%、86%、93%、83%,看得出來AOC 27T1Q的色彩表現比較出色。而色彩準確性方面,在48種色彩下它的最大值為1.91,最小值為0.29,平均值為1.21,這個測試成績在同價位產品中處于領先地位。并且在亮度和對比度方面,272.4cd/m2的亮度已經超過了標稱值,而950:1的對比度也接近標稱值,顯示性能上整體表現出色。
不論是從外觀設計還是內在顯示性能,AOC27T1Q的表現都可圈可點。超薄機身、非對稱式底座、100%sRGB色域覆蓋面積、支持G-SYNC等,讓它內外都“好看”。而美中不足的是,如果能將分辨率提升到2.5K,或許能為用戶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感。當然,對于一款僅干元出頭的27英寸顯示器來說,也無法要求過多,相信AOC 27T1Q的綜合表現不會讓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