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娜 廖健 吳倬瓊



【摘要】目的 通過分析江南區≥50歲老年人艾滋病的流行特點,制訂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方法 通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艾滋病綜合防治信息系統收集并分析江南區2009~2018年≥50歲老年人艾滋病疫情報告資料。結果 2009~2018年南寧市江南區共報告≥50歲老年人HIV/AIDS病例430例,占所有新發報告病例的39.49%,10年期間報告的病例數從2009年的32例增加至2018年的44例,增長至原來的1.4倍,經趨勢χ2檢驗,10年期間報告的病例數增長趨勢無統計學意義(χ2=0.110,P=0.741);報告死亡總數為168例,年病死率為15.43%,其中,當年新發現合并死亡的老年人HIV/AIDS病例有68例。其艾滋病流行特點為男性多于女性,已婚有配偶、農民、低學歷老年人為主要感染人群,主要感染途徑為非婚異性接觸。單因素χ2檢驗,年齡、婚姻狀況、感染途徑方面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分析轄區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的疫情特點,對轄區因地制宜、針對性地制訂綜合干預措施,以期有效控制老年人艾滋病的疫情。
【關鍵詞】江南區;老年人;流行現狀;防治策略
中圖分類號:R681.5+7 文獻標志碼: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0.03.014
AIDS epidemic status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 of the elderly aged 50 and above from 2009 to 2018 in Jiangnan District of Nanning
WEI Na,LIAO Jian,WU Zhuoqiong
(Jiangnan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Nanning 530031,Guang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AIDS among the elderly aged 50 and over in Jiangnan district for targe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Methods Data of AIDS epidemic reports of the elderly aged 50 and over in Jiangnan district from 2009 to 2018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via the integrated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system of China information system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Results The number of cases reported in the 10-year period leapt by 32 in 2009 to 44 in 2018,an increase of 1.4 folds.Trend Chi-square test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growth of cases reported in the 10-year period(χ2=0.110,P=0.741);the death toll was 168,with an annual mortality rate of 15.43%,of which 68 cases of HIV/AIDS in the elderly were newly found to have died in the same year.The prevalence of AIDS was featured by more men than women,married couples,farmers,and the elderly with low education background via non-married heterosexual contact.Single factor chi-square tes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people with different age phases,marital status and infection pathway (P<0.05).
Conclusion The analysis of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derly infected with AIDS in Jiangnan district helps to formulat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for further effectively controling the epidemic of AIDS among the elderly.
【Key words】Jiangnan district;elderly;epidemic statu;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隨著全球范圍老齡化問題的出現,≥50歲人群的HIV感染狀況開始引起社會關注[1]。中國對老年的定義是60歲以上稱為老年人,但國際上在艾滋病研究領域一般把≥50歲人群歸屬為老年人[2]。故本研究收集50歲及以上的HIV/AIDS病例數據。近年來,我國≥50歲HIV/AIDS病例報告數及構成比有增多趨勢[3]。文章旨在對2009~2018年南寧市江南區≥50歲的老年人HIV/AIDS疫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為制訂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通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艾滋病綜合防治信息系統,按照現住址、審核時間、定時統計等設置條件,收集2009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報告的現住址為南寧市江南區≥50歲老年人HIV/AIDS病例數據庫資料。人口信息來源于廣西南寧市江南區《年鑒》、統計局和公安分局提供的人口數據。
1.2 方法
收集和整理一般人口學特征(性別、年齡、職業、婚姻狀況、民族、文化程度等),感染途徑和樣本來源等資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學方法分析2009~2018年江南區≥50歲老年人HIV/AIDS報告病例的三間分布。使用 Excel 2013軟件對數據庫進行整理,使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疫情概況
2009~2018年江南區共新報告HIV/AIDS病例1089例,其中≥50歲老年人病例430例(AIDS 251例,HIV 179例)。10年期間報告的病例數從2009年的32例增加至2018年的44例,增長至原來的1.4倍,報告病例數占當年報告總數的構成比從34.78%增長到37.61%,但病例數增長趨勢無統計學意義(χ2=0.110,P=0.741)。2009~2018年江南區≥50歲老年人HIV/AIDS病例報告死亡總數為168例,年病死率為15.43%,其中,當年新發現合并死亡的老年人HIV/AIDS病例有68例。見表1。
2.2 時間分布
江南區2009年HIV/AIDS發病率為16.38/10萬,2018年發病率上升至24.81/10萬;≥50歲老年人HIV/AIDS發病率從2009年的5.70/10萬上升到2018年的9.33/10萬,最高達到12.13/10萬(2017年)。老年人HIV/AIDS發病率在全人群HIV/AIDS發病率的一半以下,總體趨勢平緩。見圖1。
2.3 地區分布
江南區各地區≥50歲老年人艾滋病病例中,地區分布以福建園街道病例數最多,占35.35%(152/430);其次為蘇圩鎮,占18.84%(81/430);江南街道占17.44%(75/430);江西鎮占11.40%(49/430);沙井街道占8.14%(35/430);延安鎮占5.12%(22/430);住址不詳病例占3.72%(16/430)。對老年病例進行地區間分布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6.929,P<0.001)。
2.4 人群分布
430例HIV/AIDS病例中,男性316例,女性114例,男女性別比為2.77∶1;≥50歲老年人HIV/AIDS病例中,60~69歲年齡組占比最多,年齡最大為97歲;民族主要為漢族,其次為壯族;職業分布中,農民、家政家務及無業人員、離退休人員位居前三位;文化程度以小學和初中為主;感染途徑以異性傳播為主,其次為注射吸毒;樣本來源主要是醫療就診。見表2。
接觸史中,非婚異性接觸者占70.47%(303/430),配偶/固定性伴陽性占18.60%(80/430)。其中,316例男性老年病例中,非婚異性接觸者占82.28%(260/316),且承認發生商業性行為者有35.00%(91/260),配偶/固定性伴陽性占6.01%(19/316);114例女性老年病例中,配偶/固定性伴陽性占53.51%(61/114),非婚異性接觸者占37.72%(43/114),且承認發生商業性行為者有16.28%(7/43)。見表2。
2.5 不同時間人群分布特征
根據不同時間段(2009~2010年、2011~2015年、2016~2018年)對≥50歲老年人HIV/AIDS病例一般人口學、感染途徑和樣本來源資料,進行單因素χ2檢驗,年齡、婚姻狀況、感染途徑方面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本次研究從時間分布看,通過兩輪艾滋病防治攻堅工程工作,南寧市江南區艾滋病疫情控制相對平穩。除了2012年和2017年全城區開展大篩查工作,老年人的病例報告數、構成比和發病率小幅增長外,其他年份老年人HIV/AIDS病例總體趨勢平緩,老年病例年均構成比為39.49%,低于廣西壯族自治區[4]和南寧市[5]總體構成比水平,但是卻高于全國,以及北京市朝陽區[6]、上海市長寧區[7]等地區,也提示老年人是我們艾滋病防控工作中的重點干預對象之一。
從地區分布看,地區間分布存在差異,各街道的老年人報告病例數高于鄉鎮,考慮由于城市交通和通訊的便利,使得城市中的老年男性相對于農村老年男性更方便參與商業性行為。從人群分布看,有如下流行特點:(1)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別比為2.77∶1,接觸史中老年男性非婚異性接觸史、商業性行為史均高于老年女性。(2)職業以農民為主,文化程度低,80%以上的病例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具有接收信息渠道少、知識接受能力差、行為改變難度大、不易干預等特點[4]。(3)已婚有配偶者居多,接觸史中,老年女性一半以上由于配偶/固定性伴陽性而感染上艾滋病。(4)主要感染途徑為異性傳播,2016~2018年度異性傳播高達97.24%。(5)醫療就診是主要發現途徑,且病死率高。本研究發現,大多數老年男性仍然處于性活躍年齡,而大多數50歲以后的女性基本進入絕經期,性興趣減少,導致老年男性存在主動尋求婚外商業性行為的意愿增加。有研究發現[8],廣西老年男性感染艾滋病的途徑集中于低檔暗娼,安全套使用率低,且壯陽藥價廉易獲取而被廣泛使用,導致老年人高危行為而感染艾滋病的風險增高。老年人病例由醫療機構發現的比例較高,自愿咨詢檢測、性病門診發現的相對低,考慮老年人相對缺乏主動檢測意識,直到出現艾滋病機會性感染或其他疾病時才去醫療機構就診,導致晚發現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9]。另外,部分老年病例由于子女的歧視而無人照料、缺少生活保障[10],導致病死率極高。
因此,針對以上特點,江南區因地制宜地制訂了一些防控措施來控制老年人艾滋病疫情。第一,針對農村老年人,借鑒廣西宜州[11]和南寧市橫縣通過政府組織文藝演出隊到村鎮演出,宣傳艾滋病相關知識取得較好的效果,江南區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結合各種支農、惠農活動,對地方民間演藝團體加以培訓和引導,將衛生和文藝結合,設計有針對性的老年艾滋病防治知識文化娛樂節目,倡導健康的晚年生活。此外,有專家提出[5],子女在老年人身邊陪伴,能幫助其擺脫孤獨感,豐富生活,有助于減少老年人的高危行為的發生,所以與子女居住并長期有子女照顧是老年人HIV感染的保護因素,江南區制作防艾宣傳教材加強宣傳關愛老年人健康。第二,≥50歲病例以已婚有配偶為主,建議醫學隨訪單位要相應加強干預工作,做好抗病毒治療(ART)依從性、安全套使用和配偶檢測的解釋,并盡早及時將其納入ART,以減少婚內二代傳播[12]。有專家提出接受ART越早,越能有效延長患者生存時間[13],并且對于單陽配偶或固定性伴盡早給予ART可使性伴間HIV性傳播概率降低96%[14]。第三,建立一個由公安部門牽頭的多部門參與的暗娼監管體系非常有必要,衛健部門及社會組織負責嫖客和暗娼的宣傳教育,公安部門加強對低檔暗娼的打擊,壓縮暗娼的生存空間,形成全社會抵制賣淫嫖娼的良好氛圍。
參 考 文 獻
[1]LONGO B,CAMONI L,BOROS S,et al.Increasing proportion of AIDS diagnoses among older adults in Italy[J].AIDS Patient Care STDS,2008,22(5):365-371.
[2]王麗艷,秦倩倩,葛琳,等.我國50歲及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特征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6,37(2):222-226.
[3]陳世海,楊曉釗,李浩,等.我國老年人艾滋病和梅毒感染及知識行為現狀[J].職業與健康,2015,31(2):272-275.
[4]孟琴,沈智勇,劉玄華,等.廣西2008-2016年≥50歲HIV/AIDS病人的特征分析[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8,24(4):341-344.
[5]邱羽琪,湯曉斌,李浩,等.廣西南寧50歲及以上老年人感染艾滋病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17,33(5):439-443.
[6]姜樹林,高彥杰,宋亮,等.2011-2015年北京市朝陽區50歲及以上老年 HIV /AIDS 病例流行特征分析[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7,33(12):1267-1271.
[7]王葦沁,尹寧,倪瑩青,等.上海市長寧區 2011—2015年老年人群艾滋病流行病學分析[J].應用預防醫學,2018,24(1):32-34.
[8]王勇,唐振柱,朱秋映.廣西2009-2011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J].華南預防醫學,2013,39(1):6-11.
[9]葉晟,吳波,徐仕武.110例≥50歲老年AIDS病人的生存時間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4,20(8):571-573,579.
[10]馮彩云,譚行,傅樂樂,等.50歲以上HIV感染者心理體驗的質性研究[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9,25(1):40-42,47.
[11]韋宗文,廖安福,黃春新,等.廣西宜州市民間藝術團體防艾知識宣傳教育新模式探討[J].社區醫學雜志,2013,15(6):371-372.
[12]ALENCAR R A,CIOSAK S I.Aids in the elderly:reasons that lead to late diagnosis[J].Rev Bras Enferm,2016,69(6):1140-1146.
[13]PLETTENBERG A,BROCKMEYER N H,HAASTERT B,et al.Impact of earlier HAART initiation on the immune status and clinical course of treated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cohort data of the German Competence Network for HIV/AIDS[J].Infection,2011,39(1):3-12.
[14]CAIN L E,LOGAN R,ROBINS J M,et al.When to initiate combined antiretroviral therapy to reduce mortality and AIDS defining illness in HIV-infected persons in developed countries:an observational study[J].Ann Inter Med,2011,154(8): 509-515.
(收稿日期:2020-01-06 修回日期:2020-02-07)
(編輯:潘明志)
基金項目:南寧市江南區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項目(201802111)
作者簡介:韋娜,女,主治醫師,醫學碩士,研究方向:艾滋病預防控制工作。E-mail:112234802@qq.com
[本文引用格式]韋娜,廖健,吳倬瓊.南寧市江南區2009~2018年50歲及以上老年人艾滋病流行現狀及防治策略[J].右江醫學,2020,48(3):22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