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說口罩是無紡布材料,無紡布是相對紡織布來說,就是非紡織的布,是由定向的或隨機的纖維而構成。
口罩使用的全部都是聚丙烯(Polypropylene,簡稱PP),具體來說,應該是聚丙烯高熔脂無紡布,該無紡布可用于一次性手術衣、被單、口罩、蓋布、液體吸收墊等。
而醫用外科口罩一般是由三層無紡布制成:紡粘無紡布+過濾防菌達99.999%的以上過濾溶噴布熔噴無紡布+紡粘無紡布,也可以一層改用短纖改善皮膚觸感,即ES熱軋無紡布+熔噴無紡布+紡粘無紡布。 口罩外層具有防飛沫設計,中層過濾,內層吸濕。
醫用防護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 帶來病毒過濾作用的主要材料, 就是極細密且帶靜電的內層過濾布——熔噴無紡布。熔噴無紡布主要材質是聚丙烯,是一種超細靜電纖維布,可以捕捉粉塵。含有肺炎病毒的飛沫靠近熔噴無紡布后,會被靜電吸附在無紡布表面,無法透過。

從原材料到制作口罩,最快的速度只要0.5秒。但是,并不是這樣的口罩就可以面世了,它還要“隔離”7∽15天,因為它還需要一個消毒和解析的時間。口罩在上市之前要經過環氧乙烷滅菌處理,滅菌之后,口罩上會有環氧乙烷殘留,不但刺激呼吸道,還有致癌物。所以必須通過解析方式釋放出來,達到安全含量標準,經檢測合格之后,才能出廠上市。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初三口罩企業就復工了,市面上的口罩還是很少!
選擇一:醫用外科口罩,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呼吸道感染。
選擇二:對非油性顆粒的過濾大于等于95%的口罩,包括N95、DS2等。
紙口罩、活性炭口罩、棉布口罩、海綿口罩均不推薦。
孕婦佩戴防護口罩,應注意結合自身條件,選擇舒適性比較好的產品。
老年人及有心肺疾病慢性病患者佩戴后會造成不適感,甚至會加重原有病情,應尋求醫生的專業指導。
兒童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其臉型小,選擇兒童防護口罩。
口罩顏色深的是正面,正面應該朝外,而且醫用口罩上還有鼻夾金屬條。
正對臉部的應該是醫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顏色比較淺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帶有金屬條的部分應該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
要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將手洗干凈,確定口罩是否正確之后,將兩端的繩子掛在耳朵上。
最后一步,將口罩佩戴完畢后,需要用雙手壓緊鼻梁兩側的金屬條,使口罩上端緊貼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皺,最好覆蓋住鼻子和嘴巴。
醫用標準的防護口罩均有使用期限,口罩專人專用,不能交叉使用。一般來說,如果口罩沒有明顯的臟污變形,可以不必每四小時一換,但是如果出現了臟污、變形、損壞、有異味時,需要及時更換。
口罩并非越厚防護效果越好。醫用外科口罩看上去比較薄,但是具備阻水層,過濾層和吸濕層三層,這三層結構可以阻擋病毒入侵。因此,只要具備這三層的口罩,一般戴一個足矣。
普通居民在風險比較小的地方使用一次性口罩,在保障口罩清潔、結構完整,尤其是內層不受污染的情況下是可以重復使用的,每次使用之后都應該放在房間比較潔凈、干燥通風的地方。口罩需單獨存放,并標識使用人員。
醫用標準防護口罩不能清洗。噴灑消毒劑,包括醫用酒精,會使防護效率降低,所以不宜采用酒精噴灑的方式去給口罩消毒,也不能使用加熱等方式進行消毒;棉紗口罩可清洗消毒,其他非醫用口罩按說明書處理。
重點提示:無論是到醫院就診,還是看望病人,凡是在醫療機構中使用過的口罩,都請直接投入醫療廢物垃圾袋中。這些口罩作為醫療廢物會由專業處理機構進行集中處置。對于疑似患有傳染病的民眾,應在就診或接受調查處置時,將使用過的口罩交給相應工作人員,作為醫療廢物進行處理。對于普通民眾,因風險較低,使用過的口罩可以直接丟入垃圾桶。在處理完口罩后,一定記得認真洗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