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如火,命運與共。近日,中國專家組馳援意大利,意大利紅十字會主席羅卡稱之為“第一批抵達意大利的國際援助者”。危難時刻的中國援助,贏得當地民眾的真誠謝意。
面對多點暴發且不斷蔓延的疫情,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在全球疫情進入“大流行”的關鍵時刻,中國在全力抗擊本國疫情的同時,克服自身困難,向有需要的國家和地區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展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道義與擔當。
患難見真情。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在中國抗疫最艱難的時刻,100多個國家和數十個國際組織表示支持與慰問,不會忘記柬埔寨首相洪森“逆行”訪華,不會忘記中日韓“風月同天”的抗疫合作,不會忘記“巴鐵”舉全國之力伸出援手,不會忘記緬甸捐贈的大米、斯里蘭卡的紅茶、蒙古國的3萬隻羊……
一場席捲全球的疫情,讓世界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有了更真切的感知、更深刻的認識。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唯有團結協作、攜手抗疫,才能戰勝疫病。在抗疫行動中,中國貢獻給各國的,不僅是寶貴的防疫窗口期和雪中送炭的物資援助,更有攜手抗疫、共克時艱的合作精神。
甘肅新能源發電首次突破1100萬千瓦
甘肅省新能源發電出力在3月17日中午12時45分達到1107.9萬千瓦,首次突破1100萬千瓦。新能源發電出力佔當時甘肅電網用電負荷的87.3%,佔當時總發電出力的57.2%,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
甘肅省電力公司調度控制中心副處長李全茂介紹,3月份以來,甘肅光伏發電出力連續創下628.84萬千瓦、637.5萬千瓦歷史新高,此次新能源發電首破1100萬千瓦,說明新能源消納水平不斷提升,清潔能源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隨著復工復產不斷推進,省內外用電負荷和外送電量也將隨之增加,預計3、4月份甘肅電網新能源利用率將達94%以上,比去年同期提高1至3個百分點。”李全茂說。
甘肅是我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現有新能源裝機總量2220萬千瓦。近年來,當地通過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強新能源外送等措施,新能源消納能力不斷增強。
橫琴口岸澳方口岸區正式移交澳門
澳門、珠海兩地政府3月18日零時在橫琴新口岸旅檢大廳一樓舉行橫琴口岸澳方口岸區移交儀式。總面積為66428平方米的橫琴口岸澳方口岸區及相關延伸區旅檢區域正式移交澳門特別行政區,適用澳門特區法律管轄。
儀式上,珠海市臺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鄒樺宣讀了國務院有關批復,隨後橫琴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吳創偉將橫琴口岸澳方口岸區象徵物(橫琴口岸澳方口岸區模型)交予澳門保安部隊事務局局長郭鳳美。
國務院近日作出批復,同意橫琴口岸澳方口岸區及相關延伸區旅檢區域自2020年3月18日零時起啟用並適用澳門特區法律實施管轄。澳門特區立法會3月16日細則性通過《訂定在橫琴口岸澳方口岸區及相關延伸區適用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的基本規范》法案,該法律於18日零時生效,訂定橫琴口岸澳方口岸區及相關延伸區自啟用之日起適用澳門特區法律。
移交澳方的部分共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包括旅檢大樓、出入境疏散平臺及蓮花大橋原內地管轄的主橋等,總面積為66428平方米;第二階段包括永久客貨車通道、隨車人員驗放廳,以及澳門大學通往橫琴新口岸通道橋等;第三階段包括澳門輕軌延伸至橫琴口岸預留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