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
“大眼睛媽媽看到有蟲子藏在小嘴里,咱們把它抓出來,病就可以好了,好了咱們就可以回家了……”說話的人是山西省兒童醫院派駐山西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醫療隊的副隊長李穎,在這里,她也把自己稱作是“大眼睛媽媽”,而說話的瞬間她正在為病房里的小患者采集咽拭子標本。

李穎
采集咽拭子是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如果采集的標本質量不合格又會影響疫情的防控。而采集咽拭子標本又極其需要患者配合醫護人員,同時也考驗著醫護人員的技術水準。面對不如成年人配合度高的兒童患者來說,咽拭子采集顯得尤為不易。“三級防護下的我們對于患病的孩子來說像一個外星人,陌生的環境會加深內心恐懼,且采集咽拭子難免會產生不舒適的反應,由此造成的煩躁、哭鬧會使得大量的飛沫噴濺。此外厚厚的防護服、護目鏡、防護面屏以及3層的手套也更是增加了穿刺難度。”3月2日,李穎在接受《科學導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說道。
為了采集工作的順利進行,使孩子們放下對陌生環境的戒備心,李穎告訴孩子們自己叫“大眼睛媽媽”,李穎說:“看到他們我便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因此我想給他們一些力量,盡管戴著防護面屏和護目鏡,但我想通過眼睛的傳遞讓孩子們別害怕,同時用自己專業的技術贏得他們信任。”就這樣,在“大眼睛媽媽”李穎的引導下,孩子們慢慢變得放松,配合著治療。
“這是一場戰役,一場從死神手中奪刀的戰役,沒有預演,沒有安排,大家心照不宣地站在屬于自己的陣地上,身上每個細胞都透著緊張,但手腳沒有絲毫慌亂……”在李穎的日記本上,記錄著這樣一段話。李穎告訴記者,自己從2月1日進駐至今已滿一月,過去每一天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都上演著對生的渴望、對死的畏懼、對生命的頓悟,但她相信,疫情終將會被戰勝,她也會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感到驕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