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圈
12月17日對于中國海軍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132年前的這一天(即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師在威海劉公島正式組建。2019年12月17日,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在海南省三亞軍港正式交付,舷號“17”,標志著中國正式迎來“雙航母時代”(2012年9月25日,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正式服役)。
航空母艦簡稱“航母”,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主要武器的大型水面艦艇,可供艦載機起飛和降落。它通常擁有巨大的飛行甲板和艦島,艦島大多坐落于右舷。
航空母艦是世界上最龐大、最復雜、威力最強的武器之一。發展至今,它已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征。依靠航空母艦,一個國家可以在遠離其國土的地方、在不依靠當地機場的情況下對敵軍施加軍事壓力,與敵軍作戰。
山東艦被很多人稱為遼寧艦的姊妹艦,它們各有哪些特點?
遼寧艦的前身是蘇聯設計的“瓦良格號”,最初方案是作為“載機巡洋艦”,飛行甲板前部有12具SS-N-19反艦導彈發射器,這是蘇聯特色。但反艦導彈體積巨大,發射結構占據了龐大的內部空間,因此后來以其為基礎建造的遼寧艦只能搭載24架殲-15艦載機。
山東艦作為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航母,是按照航空母艦的標準進行設計的,避開了蘇聯方案里的“巨坑”,增加了機庫容積,更適合艦載航空兵作戰需求,內部也有更大空間來裝載艦載機。據統計,山東艦至少可以搭載36架殲-15艦載機,相比遼寧艦數量提升了50%。
艦島是航母的指揮控制中心,指的是航母甲板一側的島型建筑。現在服役的航母中,艦島多在甲板右側。艦島內包括航海艦橋、飛行甲板調度室、航空艦橋和其他多種工作室。
與遼寧艦相比,山東艦的艦島有所縮短,且增加了一層艦橋,節省下來的甲板面積有利于調度艦載機。艦上的相控陣雷達位置更高,增加了遠程海空探測距離。
同時,艦橋面積擴大有利于指揮人員和航海人員的室內作業。航空指揮室不但面積擴大,也更加突出,視野得到較大改善,增加了指控便利性,有利于艦載戰斗機起降安全保障。
雖然相控陣雷達并不是航空母艦的標配(現今世界上服役次數最多的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上就沒有安裝),但我國航母選擇安裝相控陣雷達,可以彌補暫時沒有艦載預警機的短板,簡化雷達數量。相控陣雷達作為重要的傳感器還可以為航母編隊指揮提供更好的感知能力。
遼寧艦上裝的346型有源相控陣雷達與052C型驅逐艦同款,而山東艦搭載的則是與052D同型號的346A型有源相控陣雷達,它使用更先進的砷化鎵T/R組件。其發熱和耗損都比346原版的硅二極管低很多,所以省去了氣冷裝置,質量更輕。
此外,遼寧艦上的雷達罩是凸起的圓弧形,而山東艦則是平面分布。平面的雷達分布冷卻性能更好,散熱效果好,待機時間長。
我國《海軍艦艇命名規定》指出,巡洋艦和兩棲攻擊艦及以上級別艦艇以行政省和直轄市名命名。
根據海軍三大艦隊的轄區限制,中國首艘航母配置在北海艦隊。北海艦隊轄區內共有14個省(區、市)(遼寧、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山西、青海、甘肅、陜西、北京、天津、山東、河南)。大連港所處的遼寧省是瓦良格號獲得“新生”的地方,它真正為人熟知、被官方承認、獲得全球矚目也是在這里。而遼寧省也是中國連綿海岸線的北部起點,用它命名我國首艘航母,合情合理。
之所以選擇“山東”作為首艘國產航母的名字,主要是因為山東青島軍港為建造國產航母的專用軍港及保障設施做出了重要貢獻。
青島海軍基地除了能夠對航母編隊進行彈藥、油料等物資補給之外,基地周邊還特地建造了海軍航空站、公園、醫院以及圖書館等基礎設施,解決艦載機飛行員的日常訓練以及編隊官兵日常生活等問題。
另外,根據艦艇命名慣例,為保持航母舷號銜接有序、整齊統一,山東艦舷號在遼寧艦基礎上順延為“17”。
延伸閱讀:航母編隊
航母編隊是以航空母艦為核心,與護航警戒、支援艦艇組成的海上編隊。一般由1艘航母、2~3艘防空型巡洋艦或驅逐艦、2~3艘反潛驅護艦、1~2艘攻擊型核潛艇、1~2艘后勤支援艦組成單航母戰斗群,共有7~11艘艦只。
航母編隊的主要任務是攻擊敵水面艦艇、潛艇、海軍航空兵,襲擊敵海軍基地、港口和沿岸重要目標,奪取作戰海區海上制空權和制海權,保護海上交通線,支援登陸作戰。有時可部署在某些海區游弋,以顯示武力,實施威懾。其作戰能力取決于航空母艦的類型,艦載機的數量和性能,以及護航、警戒、支援艦艇的武器裝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