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


【摘 要】?? 目的: 觀察分析聯合應用心電圖和心電向量檢查對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診斷價值和意義。 方法: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有無臨床癥狀分為兩組:有臨床癥狀者為觀察組(74例),無臨床癥狀者為對照組(46例)。均采用心電圖和心電向量進行檢測,比較不同檢查方案的陽性率。 結果: 在對照組患者中,聯合組檢查陽性率為86.96%,明顯高于心電圖組的60.8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觀察組患者中,聯合組檢查陽性率為90.54%,明顯高于心電圖組的35.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聯合應用心電向量和心電圖檢查能夠明顯提高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臨床確診率,增加臨床參考意義。
【關鍵詞】? 冠心病;心肌缺血;心電向量;心電圖;聯合檢查
【中圖分類號】 R541.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5-116-01
冠心病是我國臨床比較多見的慢性疾病之一。診斷除了依靠典型的臨床癥狀外,應用比較普遍的無創檢查方式就是心電圖,能夠通過 ST-T 段變化來反映心室自除極化終末至復極化開始之間的點位改變,而且當心肌供血不足時會出現典型的 ST 段改變及缺血的 T 波 [1] 。但是,心電圖 ST-T 段的變化受多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實際檢查過程中會出現誤診和漏診。本文觀察分析了聯合應用心電圖和心電向量檢查對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診斷價值和意義,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有無臨床癥狀分為兩組:有臨床癥狀者為觀察組(74例),無臨床癥狀者為對照組(46例)。其中,觀察組男40例,女34例,年齡41-85歲,平均年齡(58.41±8.66)歲。對照組男27例,女19例,年齡42-83歲,平均年齡(58.38±8.58)歲。
1.2 檢查方法
所有病人均應用美國 AT 公司提供的 HR-4A 心電圖工作站進行同步十二導心電圖檢查并進行心電向量分析,并根據檢查項目的不同分為心電圖組)和心電圖 + 心電向量組。具體操作位病人仰臥于檢查床上,平靜狀態下鏈接心電圖各導聯,常規進行心電圖和心向量檢查。
1.3 觀察指標
依據 ST-T 段的變化來評價心電圖是否陽性,同時結合 T 波形狀、大小及 QRS-T 夾角來評價心電向量是否陽性。其中心電圖和心電圖向量結果的異常分別以《心電圖學》和《臨床心電向量圖學》為準。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率的比較采用x 2檢驗,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當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照組患者采用不同檢測方案檢查陽性率比較
如表1所示,在對照組患者中,聯合組檢查陽性率為86.96%,明顯高于心電圖組的60.8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觀察組患者采用不同檢測方案檢查陽性率比較 如表2所示,在觀察組患者中,聯合組檢查陽性率為90.54%,明顯高于心電圖組的35.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飲食方案的改變,高血脂、高血壓的發病率每年都在攀升,而機體代謝紊亂所誘發的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也呈現顯著上升的趨勢。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會誘發心肌供血不足,因此,我國冠心病已成為中老年人中發病率較高的慢性疾病之一。冠心病伴發心肌缺血臨床表現多樣,通常是以病人出現心前區的持續性的憋悶以及疼痛,部分病人可放射至牙齒以及后背,有的病人根本無任何臨床癥狀,但是檢查能發現典型的冠脈和心肌缺血的改變。由于病人沒有心絞痛的癥狀,因此在臨床上很容易被漏診,增加心肌梗死和心臟猝死的幾率,增加了早期診斷和治療的難度。常規十二導聯心電圖屬于臨床應用比較普及的心臟疾病的檢查手段,具有無損傷、操作簡單及價格便宜的優點,是目前篩查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最常用的手段。心肌缺血在心電圖上以 ST-T 改變為主,但是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發現,心電圖上出現 ST-T 改變并非不完全是因為心肌缺血單一因素導致,其還可能與其他外界原因有關,如服用洋地黃藥物、血鉀偏低、體位變化及中樞神經損傷等,這些外界因素或多或少都會造成心電圖ST-T 的變化,而心肌缺血時的 ST-T 改變僅是短時間變化,在安靜狀態下可能并不能反映出來,從而造成臨床的漏診和誤診。心電向量一樣是經過心臟的電活動來評估心臟的功能,也是臨床常用的檢查方式之一 [2] 。心電圖屬于心電向量在不同平面上的投影,只能顯示向量在不同平面的方向以及大小,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都會干擾心電圖的表現。心電圖不能有效的觀察出心肌缺血所誘發的T環離心支及回心支的轉速相同以及發生長度比例的改變。在心肌缺血的臨床診斷中選用心電向量其目的是了解心電向量的T環和QRS-T的夾角,而T環的變化(形狀、角度、大小、方向、旋轉速度)、QRS-T角度及QRS比例等內容有助于提高心肌缺血的確診率。心肌缺血通過對復極指標T 環方位來進行診斷。心電圖工作站在記錄心電信號的同時將心電向量環描記成立體圖案,更有利于對不典型心肌缺血的診斷 [3]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檢查陽性率明顯高于心電圖組。綜上所述,聯合應用心電向量和心電圖檢查能夠明顯提高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臨床確診率,增加臨床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 崔海玲.心電圖聯合心電向量檢查對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診斷價值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22):2666-2668.
[2] 林兆英,伊麗艷.心電圖與心電向量聯合診斷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臨床價值[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0):21.
[3] 祁素艷.心電圖與心電向量聯合檢查診斷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6):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