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欣

【摘 要】??目的: 分析CBL教學模式在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回顧性選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我院見習的60名心血管內科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以單雙數的方式將60名心血管內科實習生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以常規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觀察組使用CBL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分析兩組的教學效果。 結論: 觀察組學生的優良率比對照組學生高33.3%(p<0.05)。 結果: CBL教學模式能有效解決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教學問題,改善教師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值得在臨床醫療教學中廣泛推廣應用。
【關鍵詞】? CBL教學模式;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363.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5-245-01
心血管內科是主要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臨床科室,治療方面主要包括有心絞痛、高血壓、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疾病 [1] 。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與多門學科均具有關聯,內容復雜,具有極高的綜合性,教學任務也極為繁重,是一門理論體系龐大的課程 [2] 。在目前,大部分學生都很難掌握這門課程。病例導入式(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學是一種以真實臨床案例作為基礎,將理論與實踐共同結合從而對學生進行啟發的教學模式。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CBL教學模式在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詳細內容如下所示。
1 實習學生資料與方法
1.1 實習學生資料 選取了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我院見習的60名心血管內科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以單雙數的方式將60名心血管內科實習生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男女比例為21/9;年齡20-25歲,平均(22.35±1.37)歲,摸底考試平均成績(75.31±5.37)分。觀察組男女比例為20/10;年齡21-26歲,平均(23.78±1.19)歲,摸底考試平均成績(76.01±4.27)分。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學生資料無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教學方式,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老師根據教案進行授課,課后針對所授課程內容布置課后作業,鞏固課程知識。觀察組采用CBL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課前,教師根據學生的平均水平選擇合適的臨床案例并讓學生進行課前針對預習。課程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師帶領學生在真實病房進行實踐學習,在此期間老師要密切關注學生,對產生問題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分組討論,以小組的形式讓學生對實踐學習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探討,在結束時由每組代表進行陳述總結。課后總結鞏固,讓學生課后進行自我總結,并回顧學習獲得的知識,鞏固自身基礎。
1.3 觀察指標 對觀察組與對照組進行統一期末考核,以學生的考核評分進行評價。考核評分標準:優秀,考核分數≥85分;良好,85分>考核分數≥75分;及格,75分>考核分數≥60分;不及格,考核分數<60分。優良率=優秀率+良好率。
1.4 統計學方法 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考核評分使用spss21.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以考核評分為計數資料,采用x 2檢驗,若考核評分p值小于0.05,則代表觀察組與對照組在考核評分這方面,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考核評分 觀察組學生的優良率比對照組學生高33.3%,兩組學生的優良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人才缺失在許多醫院的心血管內科發展中一直都是一個很大的困擾,為了讓心血管內科醫療服務質量得到明顯提高,讓基礎醫學理論獲得長足進展,醫學專業人才的培養必不可少。在學校學習醫療理論知識與在醫院磨練醫療實踐操作技術在醫學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是非常關鍵的必要環節。良好的臨床實習經歷能使得醫學院學生更好更快的從學生身份轉換到醫生角色,所以在實習階段使學生熟練實踐操作技術,培養學生的綜合醫療能力,是臨床教學的重中之重。而為了更進一步地提高對心血管內科學生的教學效果,我們需要實行更科學,更合理,更為高效的教學模式。
CBL教學模式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前身是PBL教學模式,是以PBL為基礎演化而來 [3] 。CBL教學模式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課前案例選擇、學生分組討論、課后總結分析 [4] 。CBL教學模式以真實臨床案例為基礎,引導學生主動對病例進行探究,然后發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并在課后對課程知識進行總結分析,回顧并鞏固新學知識。CBL教學模式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將抽象的課堂變得更加具體,使學生們能夠將課本上的知識與實際病例相結合,更好更生動地對課本所闡述的知識進行理解 [5] 。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將所學學識進一步轉化為個人專業技能,提高自身的綜合醫療能力。
在本次研究結果中,觀察組學生的優良率比對照組學生高33.3%(p<0.05),從這個結果我們可以看出,CBL教學模式能有效解決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教學問題,改善教師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將CBL教學模式應用于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值得在臨床醫療教學中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白文偉,黃晶晶.CBL教學模式在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20):6-7.
[2] 楊久宇.CBL教學模式在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10):88-88,90.
[3] 楊燕,楊新,李秀芬等.CBL教學模式在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18):190.
[4] 張麗娥.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中CBL教學模式的應用[J].心理月刊,2019,14(8):102.
[5] 李勇,馮建啟.案例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臨床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校醫,2016,30(4):31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