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瑞
(淮滬煤電有限公司田集發電廠,安徽 淮南 232098)
田集發電廠是采用“煤電一體化”模式經營的坑口電站,是“皖電東送”的首選項目,也是我國第一個建成投產的兩億噸級大型煤電基地的主力電廠,4臺機組所發電量全部通過淮南至上海1 000 kV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送往華東地區。配套建設一對設計年產600萬t的丁集煤礦。
(1) 時代進步,先進管理理念結合企業發展形勢的需要。企業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保持長期發展,就必須提高全員質量意識和員工基本素質,以質取勝。為了保證電廠設備的可靠運行,生技部作為火電廠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結合自身實際,從管轄的設備出發,深挖設備特性,制定新的管理方針,主動學習新的管理理念,深入挖掘設備管理的內涵,推出新的管理方法,提高設備的穩定運行能力,發揮生技部的真正作用。
(2) 社會重視人身、設備安全工作的需要。人身安全、設備安全是國家關注的重點問題,火電廠內設備檢修行業作為生產事故、人身傷亡事故高發行業,工作人員的安全問題應得到關注,生技部作為檢修班組的直接管轄部門,其安全保障作用更應加強,應關注設備運行、檢修情況,積極主動改變管理思想,優化管理手段,推動管理條例落實。以管理為手段,落實安全工作,將安全工作深入到一線檢修當中,將安全理念灌輸給每一個檢修人員,以確保設備安全、檢修安全、人身安全。
(3) 發電企業競爭加劇,企業成本控制需要。隨著煤價升高、企業用人成本增加以及國家對新能源發電企業的支持,火電廠盈利形勢嚴峻,在不利的大環境下,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深挖內部潛力,補齊能力短板,才能更好地促進企業自身發展。而火電廠要盈利首先要保證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這又離不開設備的維護、消缺、保養,所以生技部作為設備的主人,必須改變原有管理思想,積極主動進行管理創新,優化設備消缺管理,保證機組穩定運行。
設備長期運行磨損、設備老化或設備設計缺陷,導致了設備隱患的產生,而設備隱患的積累,又造成了設備缺陷產生,而缺陷長期不處理或處理不當則會導致事故的發生,三者之間層層遞進。田集發電廠作為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跨地區、跨行業的“煤電一體化”項目,該廠生技部借鑒全面質量管理、QHSE管理體系的手段及方法,建立起設備運行、維護、檢修一體化PDCA閉環式消缺管理,從設備臺賬的建立到設備運行情況的監測到設備隱患的排查消除、設備缺陷產生后的處理及缺陷消除后的事故分析、事故預案、隱患防范措施,最終建立起一個完整的PDCA閉環,確保不發生同設備、同類型、同系列缺陷,做到設備隱患及時排查、設備缺陷準確消除、設備事故處理得當,從根本上把控現有設備運行工況,最終保證機組設備的安全、有序運行。其構成如圖1所示。
設備資料庫是設備的“體檢報告”“生長記錄”“出生證” “說明書”,通過它能準確了解設備的基本參數、運行情況、檢修時間節點、備品備件狀況等,從而制定更合理的設備點檢標準、檢修計劃,減少設備缺陷的發生率。田集發電廠運用網絡技術,在云端建立設備資料庫,確保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從網上及時查詢到設備資料,盡量減少設備消缺的資料準備時間,其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 設備臺賬建立。田集發電廠生技部安排各專業人員收集資料編制設備臺賬,并上傳到云端,在發生缺陷時,及時依據云端找尋設備的最新資料,確保消缺人員在第一時間找到缺陷產生的原因,并快速消除設備缺陷。設備臺賬內容包含設備的基本參數、說明書及設備維護檢修的備品備件情況、事故記錄等方面,是理解設備構造及運行原理的第一手資料。
設備臺賬的建立提高了設備消缺速度,減少了缺陷對整個系統的影響,提高了機組運行安全。
(2) 依據設備臺賬,制定設備點檢標準。田集發電廠生技部根據設備臺賬內設備基本參數及說明書,制定了設備點檢標準,確保設備點檢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標準的建立使點檢質量提高,將設備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制定了設備點檢標準后,提高了現場設備隱患發現率,在缺陷未產生前就有計劃地對隱患進行了整改,降低了缺陷發生率。
(3) 制定設備檢修標準,按標準制定檢修計劃并認真執行,更新設備檢修記錄。設備因長期運行造成磨損或按標準需定期試驗以檢驗其內部運行狀況,田集發電廠生技部按照設備說明書、設備檢修計劃進行檢修,以確保設備以最佳狀態保持運行,產生缺陷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并按照其內容制作檢修文件包,執行文件包審批手續,同時設立檢修關鍵點,執行關鍵點旁站式檢查,保證檢修質量。
檢修結束后,制作了檢修記錄并及時更新,包含檢修內容、備品備件消耗情況、消除的缺陷等,通過分析檢修記錄能更好地制定設備檢修計劃,有序安排設備檢修。通過實行上述措施,田集發電廠自2017年進行機組等級檢修以來,每次檢修均達到檢修全優目標,且按行業標準完成了設備定期試驗、檢修工作。
(4) 根據缺陷記錄情況,制作設備問題庫,制定消缺計劃,有步驟地消除缺陷及隱患。設備隨著運行時間的增長以及設備自身的不斷老化,會在運行當中出現各種隱患或缺陷,田集發電廠生技部對這些缺陷進行處理時,及時記錄缺陷發生情況、消除方法、產生原因等,通過此項舉措,有助于避免同類型缺陷的發生,同時也方便以后快速、準確地處理設備缺陷。對于必須要停運機組才能處理的設備缺陷,生技部依據缺陷具體情況制定了事故預案及檢修計劃,確認缺陷整改責任人,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消缺。
通過實行上述措施,田集發電廠在缺陷發生后能立即整改的做到及時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設備做到可控運行,降低了事故的發生率。
點檢是了解設備運行狀況的主要手段,也是預防缺陷產生、發現隱患的第一道屏障,所以點檢的質量至關重要。點檢標準的制定要切合現場實際,明確點檢目標和點檢要求,細化職責分工,統一管理流程和工作標準并持續完善點檢標準,不斷讓其貼合現場實際。
(1) 依據設備點檢標準,制定規范點檢卡。田集發電廠生技部根據點檢標準上的設備運行參數范圍,制作了點檢卡,它包含設備的外觀檢查、基本參數記錄、運行參數范圍標準、異常情況記錄、點檢人員簽字確認等。
規范點檢卡保證了維護人員在點檢設備時有法可依,設備發生問題時有據可查。通過對比不同時段的設備巡檢表,也能更好地判斷設備的運行趨勢,依據其運行趨勢,有計劃地進行針對性檢修。
(2) 規定點檢路線,統一點檢工具。為了保證點檢質量和點檢效率,田集發電廠生技部規定了點檢路線,以確保點檢工作順利推行;同時統一點檢工具,保證了所獲得設備運行數據在同一個基準上,有助于正確地對設備的運行參數的綜合分析。
(3) 建立消缺小組,并依據專業進行劃分,及時處理設備缺陷。消缺小組的建立是保證缺陷能快速消除的必要組織手段,小組體系遵循專業劃分、協同處理的原則。設備缺陷產生后,其處理情況往往不是一個技術專業所能解決的問題,需要多專業共同協作,才能最快速度地消除缺陷,因此建立一個完善的消缺小組是必要的,它包含公司主要領導的決策部署、生技部部門領導的統籌協調、對標設備專業具體負責、各專業協同配合、維護單位執行、運行部門的協同驗收等。
消缺小組的建立保證了設備發生缺陷時,能夠快速找出產生缺陷的原因,并消除缺陷;同時有助于后期消缺經驗的總結和整改措施執行,做到提前預防設備隱患,及時消除設備缺陷,傳遞事故教訓。
(4) 依托運營監管平臺, 規范消缺步驟,提高消缺效率。當設備發生缺陷時,由運行人員根據缺陷性質在運營監管平臺上對缺陷進行分類并登記,再由維護單位依據缺陷生成工單,通過工單生成工作票,工作票由生技部人員簽發后才能進行消缺工作,只有執行此項流程才能在運營監管平臺上消除此項缺陷。
這一系列的措施,既保證了消缺工作安全又保證了消缺工作的規范,使消缺工作規范化、程序化;同時通過對缺陷的登記,對消缺時間進行了要求,保證了消缺的及時率,而對于只能停機進行消缺的,由生技部制定預防措施,使缺陷造成的危害最小化。
(5) 依托手機APP運管云,加強現場消缺、檢修監管。田集發電廠生技部根據手機作為現代人常備用具的情況,委托專業公司開發運管云APP,該APP集成了現場安全違章登記考核、各級人員到崗到位管理、安全檢查、作業人員信息、設備報驗信息、安全教育培訓等功能。生技部人員在進行現場巡視時,可以隨時利用APP檢查現場使用的工器具是否合格并經過安全部門報驗,對于現場的消缺檢修人員是否具備檢修資格等;同時對于重大檢修作業,通過該項APP,利用手機拍照、錄音功能實現現場到崗到位檢查功能,保證了消缺、檢修工作的安全和質量,而且通過APP可以實現對現場的違章行為進行拍照記錄,上傳至云端進行登記等一系列功能。
通過使用此款APP,加強了生技部人員對現場的監管能力,同時也督促了生技部人員對重要作業現場的到崗到位。這樣既保證了消缺、檢修質量,又保證了消缺、檢修安全,為現場消缺、檢修監管提供了有效手段。
作為PDCA閉環式消缺管理的檢查階段,消缺經驗的總結尤為重要,應依據缺陷記錄制作事故分析,從細節出發,總結事故教訓,保證不發生同設備、同類型、同系列事故。
(1) 重視消缺統計,召開月度分析,總結本月消缺情況,部署下月工作。根據海因里希安全法則可知,每一起重大事故的發生,背后必有29件輕度的事故以及300件潛在的隱患。所以對每一起缺陷、每一例隱患都應重視,依托田集發電廠的運營監管平臺,生技部每月對缺陷、隱患進行統計。
根據每月的缺陷變化情況,生技部各專業撰寫月度分析報告。月度分析報告內容包含:本月設備點檢情況、設備的文明生產、定期工作、消缺情況、隱患排查等一系列內容,并對下月重點工作進行了規劃。依據月度分析報告,生技部召開設備月度分析會,各專業共同討論設備缺陷發生情況,總結本月消缺工作不足,制定下月工作計劃,真正做到了根據設備運行狀態變化情況及時調整設備點檢重點,最大限度將設備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2) 針對設備事故,進行事故分析,編寫事故預案。設備消缺最好的方法是將設備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田集發電廠生技部為了更好地發現并消除設備隱患,依據國內各電廠事故情況,編制事故分析,吸取事故教訓,依托消缺小組層層推進,對設備進行檢查,排查設備隱患,對缺陷進行處理,防患于未然。
同時根據事故分析,再對設備制定事故預案,確保設備發生缺陷時,能正確處理缺陷,防止缺陷擴大,引發事故。
上述兩項措施,確保了隱患能及時被發現處理、不能處理的及時進行防護,使田集發電廠至今未發生一起定性超過二類障礙以上的事故,保證了機組的長期安全穩定運行。
為了更好地推廣事故處理經驗,田集發電廠生技部聯合HSE部,共同落實事故處理經驗的學習,補足現有PDCA閉環式消缺管理短板,促使PDCA閉環式消缺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1) 化被動為主動,編制整改落實反饋表,將消缺經驗應用到設備上。田集發電廠生技部為了確保將事故處理經驗深入人心,與HSE部聯合制作事件整改落實反饋表,依據事故分析,與該廠同類型、同系列設備進行深層次對比,找出設備安全、性能短板,化被動為主動,督促各專業進行整改,并按規定時間上報生技部與HSE部。保證了事故處理經驗真正得到推廣,同時消除了設備隱患及缺陷,一舉多得。
(2) 吸取事故教訓,優化組織結構,強化過程控制,補足現有PDCA閉環式消缺管理短板。現有的PDCA閉環式消缺管理體制隨著整個工業管理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必須同步進行優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應用到現場設備的消缺當中。田集發電廠生技部為了保證PDCA閉環式消缺管理體系始終貼合現場設備實際,依托企業自身的MSD管理體系運營平臺,定期對廠內PDCA閉環式消缺管理體系內的各類標準、規范化表單、組織結構進行升級優化,降低冗余操作,提高消缺效率,保證消缺質量。
自開展設備PDCA閉環式消缺管理3年來,田集發電廠全體人員高度重視,積極轉變設備消缺管理思想,將管理落實到實處,具體效果如下。
(1) 大大降低了設備缺陷發生率。通過推行設備PDCA閉環式消缺管理,“事事有據可依”“事事有據可查”的理念深入人心,圍繞設備缺陷,各專業通過對設備進行深入分析,吸取事故經驗教訓,將設備缺陷消除在萌芽狀態,極大降低了設備缺陷率。2015年,田集發電廠尚未推行PDCA閉環式消缺管理,三類缺陷數量為1 703條。
自2016年6月開始推行PDCA閉環式消缺管理以來,田集發電廠設備缺陷逐年減少,2018年全年設備三類缺陷共613條,為2015年三類缺陷數量的35.9 %。通過此數據對比可見,推行PDCA閉環式消缺管理作用巨大,極大地降低了設備缺陷的發生率。
(2) 保證了機組安全穩定運行。對比2015年,2018年田集發電廠在安全生產方面,設備事故次數從22起減少到12起,下降幅度超過了45.4 %;且事故定性均未超過二類障礙,未發生一起人身傷亡事故,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得到保障。截至2019-03-20田集發電廠已安全穩定運行2 869天,處于國家電投集團火電廠安全標桿水平。田集發電廠實現了由傳統企業向現代企業的戰略轉型,連續3年被上海電力內部業績考核為A級企業,為加快創建國內一流火電廠奠定了堅實基礎。
(3) 提高了企業精益化管理水平。設備PDCA閉環式消缺管理不僅用來降低設備缺陷發生率,更成為發現設備問題、改進管理的有效工具。通過PDCA閉環式消缺管理,各專業都高度關注設備隱患、設備缺陷問題,加強對隱患、缺陷的跟蹤分析,認真研究其變化趨勢,積極運用量化指標監控專業工作,努力挖掘數據背后的技術和管理問題,制定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專業管理也逐步由定性向定量轉變,量化管理深入人心,各專業精益化管理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同時借助學習和借鑒先進同行典型經驗,系統查找問題,改進創新機制,實施管理改進。
2018-08-30,田集發電廠QHSE管理體系通過了挪威船級社的年度審核;2018-10-17,田集發電廠通過全國電力行業卓越績效標桿(AAA)現場評審。
田集發電廠生技部設備PDCA閉環式消缺管理,在電廠內部得到廣泛好評和借鑒。通過設備PDCA閉環式消缺管理,各專業積極互相對比,在管理水平、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上找差距,為改進和提升自身管理找到了學習追趕的目標,管理越來越貼合現場實際,使設備缺陷發生率大大降低,保證了電廠的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