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u
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后,全民投入到這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關鍵時刻,中國的企業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無論規模大小,都紛紛站出來貢獻自己的貢獻智慧與汗水,充分展現新時代中國企業在國難當頭之際挺身而出的偉大社會責任擔當,譜寫了一支動人的時代頌歌。
“長子們”的緊急跨界
國有企業一直被稱之為共和國的“長子”,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在這次的疫情中,一大批央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等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切實履行央企的責任擔當,召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為全面贏得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積極貢獻力量。
新冠病毒的肆虐,令口罩、防護服等醫療防疫物資頓時緊張起來。
2月24日,中國石化上馬10條熔噴布生產線。而為進一步增強市場保供能力、平抑原材料價格,中國石化在前期緊急上馬10條熔噴布生產線的基礎上,再增加6條生產線,可增加12噸/天的熔噴布產能。預計5月底全部投產后,將形成30噸/天產能,可滿足3000萬片醫用平面口罩的原料需求。
3月3日,由航空工業研制的“1出2型”高端型全自動口罩機在北京成功下線。這是航空工業急國家之所急,響應國資委關于軍工集團發揮央企頂梁柱、定盤星作用,承擔疫情防控醫療緊缺生產設備研制生產任務的號召,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緊急啟動的一項艱巨的政治任務。
不止航空工業集團,一大批央企也都行動起來。截至3月7日,航空工業集團、中國船舶集團、兵器工業集團、中國電子、通用技術集團、國機集團等6家企業累計制造完成平面口罩機153臺,立體口罩機18臺。
比亞迪等一大批民營企業也紛紛急國之所急轉型生產口罩等防疫物資。據國家發改委消息,截止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能達到1.1億只,日產量達到1.16億只,分別是2月1日的5.2倍、12倍,進一步緩解了口罩供需矛盾。
民營企業奉獻大愛
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斗中,中國的民企同樣沒有缺位,積極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
先說說互聯網企業,不管是新貴還是巨頭疫情爆發之初就紛紛捐款。網易1億元、快手1億元、美團2億元、百度3億元、騰訊兩次追加高達15億元。
除了捐款1億元,拼多多還向湖北地區捐贈了100萬只醫療專用口罩,2萬套防護服,20萬只醫用手套,30噸德國進口醫用消毒液,以及一批價值近1000萬的新冠肺炎檢測設備。
網易嚴選則上線近20萬片防護口罩,免費專供湖北用戶:同時緊急上線5萬份一次性酒精片、洗手液、免洗凈手噴霧等防護用品,免費提供給全國用戶:調集近100萬件急需防護物資,供應全國用戶。
字節跳動拿出3.91億元捐獻給一線的醫務人員。規定如不幸感染者,每人10萬:不幸殉職者,每位100萬。
阿里巴巴第一時間設立了10億元醫療物資基金,之后又設立10億愛心助農基金,還為鐘南山院士團隊捐贈了2千萬。同時,馬云個人捐出1億。
阿里巴巴國際站也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立即展開了“全球尋源”。截至2月9日,騰訊已聯合全球伙伴采購了335萬個口罩、12萬套防護服、2.25萬片成人紙尿褲,以及大批防護手套、護目鏡、消毒液、呼吸機、耳溫槍、酒精、檢測試劑盒等防疫物資,都已送達前線并完成發放。
此外,被譽為“中國首善”的曹德旺先是捐了1億現金。在知悉武漢方面最缺防疫物資之后,又掏出1000萬購買了242萬件防疫物資。在疫情期間,萬達還宣布:在1月24日-2月25日期間,對全國各地所有萬達廣場的商戶租金及物業費,全部免收。據統計,其總金額大約30億元。
疫情期間,盡管面臨巨大的風險,但是國內物流企業并未停止業務,搭建了一架物資流通的生命之橋。
京東物流第一時間開通救援武漢物資的特別通道,把捐贈的100萬只口罩及6萬件醫療物資送到了武漢,是最早到達前線的互聯網支援物資之一。快遞小哥還成為了武漢抗疫戰斗中的杰出代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月10日,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民政部陳越良司長希望有企業能開發一個服務社區抗疫的軟件,他認為“這比捐十個億還管用”。
這個希望很快就成為現實。阿里云宣告,阿里云聯合支付寶、釘釘推出免費的智能社區疫情防控小程序,可以幫助社區一線工作人員完成出入登記、健康打卡、疫情通知等工作。
騰訊也立即推出了騰訊電子出入證,可以通過線上遠程辦理,線下無接觸核驗,判斷人員通行權限,記錄體溫、判別高危人群,并促進全體居民申報健康信息。
而在武漢的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用的5G網絡基站,全部由華為緊急建設。為此,華為成立了200人的疫情保障項目組,春節無休,短短3天,就完成了從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到光纖鋪設、架設基站、開通調測等全套流程,堪稱神速。
這些民企同樣用實際行動展現了“國家有需求,我就站出來”的擔當。
技術也是一種擔當
在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國內企業紛紛拿出自身創新的科技絕活,助力抗擊疫情。
疫情期間,除了湖北省,全國各地也都倡導大家在家隔離病毒。很多人都想不到我國民用無人機“毫無防備”地成為了社交平臺上的明星。從為火神山上空提供覆蓋6000平方米持續10小時的照明助力夜間施工,到1小時內完成上海居民小區約1萬平方米的消毒噴灑作業,再到喊話呼和浩特農村老奶奶“不要出去不要亂跑”……
抗疫中涌現的黑科技遠遠不止無人機。
基于三大運營商以及中國鐵塔攜手搭建的固話、光纖、4G和5G網絡覆蓋和醫療上云、遠程會診等信息化系統,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均實現了“SG+”云網融合的全方位信息化保障。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在開始接診首批患者的同時,就提供了遠程醫療問診,聚集全國優秀醫療專家,采用遠程視頻連線方式同停留在雷神山,火神山的一線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遠程問診,進一步提高了救治率。
在此次疫情救治戰中,消毒機器人的助力也是不容忽視的。消毒機器人帶有自主導航系統,能夠自動識別環境進行移動,在醫院消毒方面能夠代替醫護實現自主量化消毒,360度全面高效殺毒,不僅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傳播和擴散,更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壓力,將精力用在更關鍵的工作中。
在北京清河高鐵站出站口一套人工智能大客流體溫檢測系統成為識別疫情的利器:出站人流無須停留、挨個測體溫,只要正常走出車站,系統就能通過紅外設備準確檢測出體溫,通過人臉識別系統準確對應到每個人身上。一旦發現體溫超標,車站工作人員能立即示意該旅客出列,用手持設備進行二次檢測。百度公司通過對其軟件系統進行優化,解決了高鐵站半開放環境氣溫低、出站人員戴口罩戴帽子人臉信息缺失等難題。
隨著疫情被控制,復工復學成為重點。而依托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工業APP、人工智能、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應用,協同研發、無人生產、遠程運營、在線服務、智能物流、零接觸購物等新模式、新業態,正在加快推進制造業產能恢復以及服務業的有序運營。
在這次“戰疫”中,對于中國人來說,每一個人都是戰士,這個比喻同樣適用于中國企業。而在這場戰斗中,中國企業不但經受住了嚴酷的考驗,更顯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