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然
(遼寧省地質勘查院有限責任公司,遼寧 大連 116100)
遼寧白云金礦位于遼寧省鳳城市境內,北臨青城子礦集區,是重要的金多金屬成礦區。考慮到絕大部分金礦資源均產于地質復雜構造條件中,并且通常與巖脈及其它金屬礦鑲嵌在一起,必須通過先進的勘查技術,結合以往勘查、科研及物化探資料,綜合分析遼寧白云金礦的賦礦層位及控礦因素[1]。
通過對遼寧白云金礦區內的各種工作成果進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綜合遼寧白云金礦地質信息、找礦信息、控巖、控礦條件,依據新的成礦理論進行重新認識。
遼寧白云金礦經歷元古代沉積變質~造山作用以及中生代構造巖漿活化的復合構造區,必須總結遼寧白云金礦分布特征、成礦規律,探討遼寧白云金礦的賦礦層位及控礦因素并進行綜合分析,為遼寧白云金礦進一步開展找礦工作提出合理建議。
遼寧白云金礦賦礦層位為礦化富集地層、成礦巖體分布廣泛,控巖控礦構造發育,地球物理、化學等異常均反映出很好的找礦遠景,成礦地質條件好。考慮到遼寧白云金礦的品位值較高,品位值在200克/噸左右,所占礦區品位的百分比約為1.31%。以下將采用多種物探方法分析遼寧白云金礦的賦礦層位[2]。
本文采用激光勘探技術及頻譜分析手段有針對性的收集遼寧白云金礦的金礦資源賦存特征資源樣本,得出的遼寧白云金礦的賦礦層位為遼寧白云金礦礦區含礦巖系由一套互層的中酸性火山碎屑巖組成,在長時間歷經區域變質以及動力變質作用下,遼寧白云金礦的巖石呈淺變質中-低綠片巖相。遼寧白云金礦的賦礦層位,對礦產資源賦存的礦體形態以及規模進行綜合性的有效控制。
結合遼寧白云金礦在勘查開發過程中的實際因素,發現在翼體巖脈的勘查時出現褶皺形態發生異常的變化。這就說明金礦資源直接賦存于碎屑巖中或與碎屑巖具成生聯系,可以說強變形的巖石是遼寧白云金礦的特殊礦源層。進而可推斷出,遼寧白云金礦賦礦形態的變異對金礦資源的產出存在著積極、正面的作用[3]。
要全面了解遼寧白云金礦資源賦存特征,就必須增加對金礦資源賦存特征的研究。除此之外,在金礦資源賦礦層位分析中必須遵循周圍環境形態對金礦資源所產生的具體影響。遼寧白云金礦的賦礦層位含金豐度最高的為石炭系下統雅滿蘇組,其金質量分數為克拉克值數十至百倍。遼寧白云金礦的賦礦層位一般情況下由動力分異作用,會造成地球物理化學性質上的差異。這些差異可以在含礦熱液運移以及金礦礦質沉淀的過程中起到流通以及屏障作用。綜上所述,遼寧白云金礦的賦礦層位在地質深部,金及其相關礦物元素豐度較高、濃集較大。
遼寧白云金礦的控礦因素主要內容指的是,對金礦的礦體形態以及規模進行綜合性的有效控制。
遼寧白云金礦的主要控礦因素為褶皺形態,在針對遼寧白云金礦實施找礦勘察進而開采階段,需要對遼寧白云金礦進行有目的的褶皺形態確定,通常采用“等線/網距離”的方式,進行控礦因素褶皺特征的概述,根據其相應的特征形態,進而實施不同的勘察手段。遼寧白云金礦的褶皺特征,如圖1所示。

圖1 遼寧白云金礦的褶皺特征
通過圖1可知,遼寧白云金礦的控礦因素為層紋狀褶皺。層紋狀褶皺形態作為一種特殊褶皺形態在巖石附近區域廣泛遍布,由于地質張裂而形成互相各不干擾的不同金屬獨立礦區,形成斷裂帶的礦區同時與橫向或縱向裂縫互相重疊,形成“礦藻”或深淺不一的“礦團”。由于遼寧白云金礦地勢復雜的特點,礦群之間相互平行或相交,對控礦造成一定的影響,通常使用多種勘察手法相互疊加使用,更容易勘測到更多種類的金屬礦物。因此,必須使用多種勘察手法相結合的方式,才能最大程度的勘測到更多種類的金屬礦物,對遼寧白云金礦日后找礦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發展空間。
為解決我國礦產資源供給不足的問題,本文在確保遼寧白云金礦能夠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下,加大針對遼寧白云金礦的勘查力度。
通過對遼寧白云金礦的賦礦層位及控礦因素分析,為遼寧白云金礦的找礦工作提供良好理論依據。在本文對遼寧白云金礦的賦礦層位及控礦因素分析中,唯一不足的地方在于對詳細的金多金屬礦演化過程并沒有深入的研究。基于金多金屬礦演化過程這一點,也可以作為遼寧白云金礦未來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