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曳杉
由景順長城基金、中國基金報、螞蟻財富聯合發起的權益類基金個人投資者大調研日前結束。歷經深圳、重慶、大連、唐山、上海5個城市10場投資者線下深度訪談,以及在中國基金報、螞蟻財富、頭條財經、景順長城基金等渠道回收超過3萬份線上答卷,經過專業、科學、全面的數據分析、挖掘,形成《權益類基金個人投資者調研白皮書》,于1月8日在京正式發布。
權益類基金指的是投資于股票的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指數基金等。而貨幣基金、債券基金等投資于固定收益型產品的基金則不屬于權益類基金。我們可以把權益性資產看作是股權投資投入的資產,里面包括有貨幣性的和非貨幣性的資產。
調查發現,大多數人對投資體驗的滿意度較高,且對風險和收益有著理性的預期。但是在投資結果上,基金賺錢而基民賺錢難依舊是現實,也是持基時間較短或是影響投資者實際收益的主因。
近年來貨幣市場基金規模快速增長,客觀上使公募行業用戶覆蓋面迅速擴大,這為接觸了解權益類基金提供了用戶基礎。《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年報(2019)》顯示,截至2018年末,公募基金有效賬戶數已經超過6億戶。



大多數投資者選擇定投
采用定投方式的權益類基金投資者占比達到了80%以上,而僅采用一次性投入的只有17.6%。
近一年陷入虧損
調研結果顯示,近一年來,超過半數受訪者通過權益類基金投資實現盈利,收益率集中在0-20%區間內,但是有近39%的受訪者稱,最近一年陷入虧損。虧損投資者中,半數的虧損在10%以內,半數則超過10%。
對權益類基金了解不夠
在只投資過貨幣市場基金或債券基金的受訪者中,有將近60%的人表示“對權益類基金不夠了解”,并將其作為不買入權益類基金的重要決策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