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關于藝術,其具體的表現形式可以稱得上多種多樣,而聲樂藝術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從人文傳統的角度來看聲樂藝術,它的本身的價值不受任何國界的約束,不管是中國的聲樂文化還是西方的聲樂文化,都具有不可估量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雖然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但是其價值不可忽視。本文主要從人文傳統背景的角度出發,對中西方的聲樂文化的差異進行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人文傳統背景;聲樂文化;中西方;差異
【中圖分類號】J616?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4-0250-01
【本文著錄格式】楊雅芳.人文傳統背景與中西聲樂文化差異比較分析[J].北方音樂,2020,02(04):250,256.
不同國家的聲樂文化的滋生和發展的文化背景空間不同,其表達的內涵及表達形式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而且文化背景空間也會對聲樂文化的發展方向產生重要的影響。聲樂藝術和人文傳統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由于中西方的人文傳統背景有很大的差別,因此,對聲樂文化存在的差異進行探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關于宗教觀念影響下的聲樂文化差異分析
宗教文化在不同地域之間存在很多的差異性,同時也是人文傳統文化中的組成部分之一,它不僅包含了某種特殊的心理活動,同時也包含了一定的藝術形式。長期以來,中西方的宗教文化觀念有很大的差別,所以說,在其影響下的聲樂文化也存在巨大的差異性。
首先,從相對較早的聲樂形式來看,它最早來源于講俗,這是佛教漢化而來的,這種聲樂形式的發展和演變對說唱文化是一個重要的傳承,和說唱文化緊密相連。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逐漸產生了音韻學。而音韻學的產生對于歌唱藝術的逐漸規范起到了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同時也可以說從某些方面對審美方向和語言產生了影響,進一步對聲樂系統的發展與完善起到了正面影響。
其次,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圣詠的影響越來越大,對中西方聲樂文化的發展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一些藝術院校的歌唱類專業逐漸成立,也對中西方聲樂教育的進一步規范性發展產生的促進作用。
最后,和聲學的相關理論逐漸產生,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在西方的一些國家,歌唱藝術家在進行聲樂表演的過程中,和聲的運用越來越多,而且相關理論不斷成熟,隨之而來的是合唱的表演形式逐漸得到完善,并且還對聲部進行了相對規范及合理的劃分。
二、關于傳統人文背景下產生的差異
(一)關于學者的差異
中西方的聲樂藝術存在的差異最主要的還是在學者上。在我國的古代社會,進行相關的聲樂表演的人對于我國的聲樂藝術的發展與繁榮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他們對于聲樂藝術的表演、對于聲樂藝術發展的價值不可估量,他們利用自身的相關表演經驗來對聲樂文化進行長期的傳承與發展。但是,由于我國古代社會背景的特殊性,一些進行聲樂表演的藝人社會地位相對較低,他們的理論研究相對不足,而且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相對有限,大部分理論研究由當時的文人來進行。舉個簡單的例子,《夢筆溪談》的作者就是一位科學家,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沈括。類似沈括的一些文人對聲樂藝術進行了相關的理論研究和記錄,后來這些理論研究和記錄又得以保存,給后世的聲樂藝術帶來了審美上的重要引導。
而反觀西方的一些對于聲樂藝術產生了重要性的學者,大部分都是作曲家或者專業的音樂教育家。舉個簡單的例子,對后世的聲樂藝術產生了重要影響的作品《歌唱藝術》,這本書的作者是著名的蘭佩爾蒂,除了編寫書籍,他在當時還是一位有名的聲樂教育家。西方的聲樂藝術的學者主要是藝術領域的一些相對專業的表演藝人或老師。除此之外,進行聲樂藝術練習的主要場所還是當時的教會,這樣一來,聲樂藝術在西方的地位也相對較高,人們也對聲樂藝術易于接受,給聲樂藝術的發展帶來了良好的社會發展空間。
(二)關于聲樂表演的技術存在的差異分析
對于我國的聲樂藝術的表演而言,技術風格方面主要強調陶冶精神,主要是偏向于用飄逸的形式來進行聲樂表演,而唱法也有很大的不同。傳統的聲樂表演喜歡追求對聲音的處理,強調用多種方式來進行聲音的處理。比如說在進行聲樂藝術表演時,表演者要調整好自己的呼吸節奏,在口腔中進行共鳴,使自己表演的聲音既能夠輕盈,又能夠讓觀眾聽得洪亮,除此之外,還要讓觀眾感受到絲毫不刻意的天然。
而對于西方的聲樂表演技術來說,他們更強調模仿。西方的聲樂表演技術和中國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喜歡表達出內心強烈的感受,不似中國人的含蓄內斂,強烈的感情是其突出的技術風格。表演者在進行聲樂表演的過程中,在歌唱進行的呼吸調整中進行胸腔的共鳴。除了強烈的情感,其表演的穿透性也很強。
(三)其他方面存在的差異性分析
除了前文提到的一些差異性之外,在其他方面,中西方的聲樂文化也存在很大的差異。
第一,在對聲樂表演的聲音要求上存在差異。中國的聲樂表演注重表達真情實感,強調用天然、不刻意的聲音給觀眾帶來美好的體驗,表演的唱調也追求自然、親切、美好;而西方的聲樂表演,不僅注重真情實感的表達,還對樂器也非常注重,除了要用自然人聲來表達感情,還喜歡用樂器來營造莊重的氛圍,給人帶來一種冷色調的感受。
第二,在對聲樂表演的思維方面存在差異性。由于中國地域廣闊,不同的地方之間存在差異性,也因此,聲樂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中國的聲樂注重和當地的自然環境的和諧,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聲樂特色,可以說,中國的聲樂包容性非常強。而西方的聲樂表演有所不同,其聲樂表演對聲音的純粹有很高的要求,對于噪音采取拒絕的態度,而且對于音量和音調及音色的準確性要求很高。
第三,除了表演角度上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在舞臺的專業性方面也存在差異性。中國的聲樂表演從誕生之初就不具備專業性,民間的聲樂、歌舞的表演只能在一些相對重要的日子進行,表演的舞臺中大多數都是對經典進行表演,一些相對自由的說唱表演形式逐漸被淘汰,到了現代一些相對成熟的舞臺聲樂表演,也都是對西方聲樂表演的學習和參考。而西方的聲樂表演相對于中國而言非常具有規范性,表演舞臺相對專業,表演者也非常受到觀眾的重視,這是因為自文藝復興后,西方對人的重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人的社會地位也得到了提高,進行聲樂藝術表演的人非常受到關注。到了后期,一些相對專業的歌劇逐漸產生,其舞臺也更加專業和規范。
三、結語
社會歷史和社會文化的差異性,給中國和西方的聲樂藝術帶來了不同的影響。二者在價值上都是不可估量的,并且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因為不同的文化形態影響下的審美標準是不一樣的,所以其展現方式也各有不同。不管是西方的聲樂藝術還是中國的聲樂藝術,盡管二者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異性,但是二者都是對其歷史環境和思想文化的一個重要的傳承和發展,都值得當代的我們對其進行學習、表達尊重。在今后的聲樂文化中,希望中西方的聲樂藝術能夠互相學習,取長補短、與時俱進,共同為人類的精神文化方面提供重要的支撐。筆者也堅信,聲樂藝術會朝著更好的方向不斷發展、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王維娜.試論人文傳統背景與中西聲樂文化差異的比較研究[J].北方音樂,2017,37(6):30-31.
[2]杜婷.“走入”與“走出”——論中國現代民族聲樂與西方聲樂文化的關系[J].音樂創作,2016,No.298,112-113.
[3]張曼.民族聲=樂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談“字”與“聲”之關系及中西歌唱理念的差異[J].黃河之聲,2013(13):20-22.
[4]張曉農.傳統文化審美視野下的聲樂藝術審美觀——兼及中西傳統藝術的審美差異[J].音樂研究,2004(1):59-64.
作者簡介:楊雅芳,西北民族大學,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