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婉君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企業價值的不斷增值已成為成為當今企業全球化發展的共同目標追求。本文從三螺旋的角度出發,通過各主體彼此相互合作關系進一步分析,得出多主體相互協同對企業價值創造有巨大推動作用,從而對三螺旋協同創新下的多主體相互協作對企業價值創造的影響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constant increment of enterprise value has become the common goal of today's enterprise globalization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iple helix, this paper further analyzes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ubjects, and concludes that the mutual cooperation of multiple subjects can greatly promote the value creation of enterprises, so as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mutual cooperation of multiple subjects under the triple helix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n the value creation of enterprises.
關鍵詞:三螺旋;協同創新;企業價值
0? 引言
經濟全球一體化的發展帶動了全球企業價值創造理論不斷快速向前發展,創新已經成為一個企業能否持續、穩定、長久發展下去的核心要素,而協同創新更是21世紀的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的重中之重。隨著高新技術的飛速發展,協同創新主體也在不斷增多,結合三螺旋理論的不斷發展,形成多主體下不同組合的三螺旋模型。各主體在構建的三螺旋模型中,彼此相互協作、資源整合、知識流動形成互相交叉聯系、螺旋上升的合作共贏關系,對社會經濟發展和企業價值創造發揮了巨大影響。
1? 基礎理論分析
1.1 三螺旋協同創新的理論概述
三螺旋模型是指三個主體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緊密合作,以知識創新為核心,實現資源的優質整合,取長補短,發揮相互協同發展作用。Loet(2000)從宏觀角度認為,政府、企業和高校是三螺旋理論協同創新機制的核心成員,在利用科學知識和技術轉變為企業生產力的過程中,三方相互支持、彼此協作,從而使企業價值創新的過程逐步螺旋提升。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系統中協同主體的數量不斷增加,合作頻率不斷加強,三螺旋模型的發展也從傳統的產學政發展到產學研政介等多主體協同創新下的發展。綜上可知,本文的三螺旋協同創新理論指各創新主體借助共同構成的協同創新網絡彼此相互合作、取長補短,對企業價值創造產生1+1+1>3的作用。
1.2 企業價值創造理論
在進入21世紀以后,企業價值創造不僅僅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利潤等方面,而是創新力、學習力以及知識信息流動速度的提高。其發展先后經歷了古典經濟增長理論、約瑟夫·熊彼特提出的“創新”理論、由資源、核心能力、知識、動態能力四大理論所組成的企業能力理論。馬歇爾根據以上不同學者研究理論提出了新的企業價值創造理論,即企業內部成長理論。他認為企業價值創造不僅包括企業所表現出的價值,還包括那些現在無法準確估計但隨著企業的穩步發展會由現在潛在的機會未來實現的利潤的價值能力。因此本文認為企業價值創造是指企業不斷投入資源,實現資源管理增值、核心技術研發,最后實現價值創造的過程,即企業價值創造是指企業在現實市場客觀條件下所能得到的屬于本企業的獲利能力和潛在機會的獲利價值之和。
2? 三螺旋協同創新網絡中的主體構成
本文構建的協同創新網絡是以企業為核心主體,跟隨信息時代的步伐,相較傳統產學政的三螺旋模型中政府的政策制度支持,科研機構提供的科研成果對企業技術改進、知識創新方面發揮的作用更大。所以,隨著信息科技帶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協同創新網絡的規模的不斷擴大,創新主體也由產學研政拓展到同行的合作企業、競爭企業、中介機構等彼此相互協作,促進核心企業人力資本、結構資本、關系資本等方面的積累,實現企業價值增值。基于以上目標,各主體借助協同創新網絡形成了產學研三螺旋模型、供應商—企業—客戶三螺旋模型、競爭企業—企業—合作企業三螺旋模型的多主體下的三螺旋協同創新網絡。三螺旋協同創新網絡的形成和發展響應組織對知識的需求,結合網絡主體間的數量多少、緊密程度、接觸頻率等協同創新網絡特征,分析三螺旋協同創新網絡中不同主體借助不同的創新要素實現主體-主體、主體-要素的協同下對企業價值創造的作用。根據相關學者對三螺旋協同創新網絡構建的研究與總結,將三螺旋協同創新網絡分為核心層子系統、中間層子系統和外圍層子系統。各子系統主體在在構建的三螺旋模型中借助戰略、技術、組織、市場、文化、信息等創新要素相互合作共同實現企業價值創造。(如圖1所示)
3? 多主體協同對企業價值創造機理研究
三螺旋模型可以看作是動態的各主體之間不斷溝通學習實現知識創新積累的過程。知識積累下的產業鏈不斷完善推動技術鏈和價值鏈的完善實現企業價值創造的過程。這種不斷投入、協同和產出的組織成長過程呈現出一種螺旋式上升的合作互動網絡模式。(如圖2所示)
①核心層子系統三螺旋模型對企業價值創造機理研究。相較傳統以政府提供制度支持和文化支持、以大學提供人才培養的產學政三螺旋模型。在協同創新網絡核心層形成的大學-企業-科研機構三螺旋模型中,大學每年提供大量的優秀畢業生到企業,實現企業新老員工之間的知識與實踐經驗的碰撞和交流,實現知識吸收、共享和創造,加快知識管理的循環。同時提高了企業員工在踐操作能力、知識創新積累、加深了員工彼此交流合作聯系等,實現組織人力資本的增加,提高了組織員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資源成本,從而推動企業價值增值。另一方面,企業將科研機構的最新科研成果運用到企業中,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技術鏈結構的調整、增值,形成組織自上而下整體結構資本的調整。包括企業內部運營流程、實踐操作、組織文化等。以上措施簡化了企業產品生產制造過程中的作業流程,從根本上提高了企業生產銷售服務的效率,達到了企業盈利目的。企業價值不斷增值致使其需要更多的知識創造,使產學研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組織內成員的交流更加頻繁,帶來更多的知識創新循環,開始企業新一輪的企業價值增值。
②中間層子系統三螺旋模型對企業價值創造機理研究。在協同創新網絡中間層形成的供應商—企業—客戶三螺旋模型中,企業需要創造出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這就需要與客戶建立長期相互信任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增加企業的關系資本,以便及時獲得最新的市場信息。客戶提供的市場反饋信息,可以讓企業第一時間發現產品的問題,及時作出改進,大大降低了客戶流失的風險。此外,客戶提供最新市場需求,有利于企業及時開發新產品,搶占客戶市場,增加企業利潤,實現企業價值增值。客戶的需求不斷推動者企業增加自身的技術鏈的完善,間接推動供應商提供更優質的原材料和高級技術的生產設備。供應商通過給企業提供優質的原材料和先進的生產設備,推動產業鏈上游研發設計技術、中游生產流程技術和下游營銷售后服務技術等技術鏈的完善,提高了企業的核心技術,大大降低了原材料的消耗,節約了成本。另一方面,技術鏈的調整推動組織內部的結構資本的增值,如完善作業流程、合理的企業制度改進、規范員工操作、完善組織文化和規范信息管理系統等,以上措施簡化了信息處理、提高了了員工工作效率、降低了資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實現企業價值增值的目標。這種客戶提供信息資源,推動企業與供應商接觸頻率不斷增多、不斷推動技術鏈增值,使企業的價值創造不斷呈一種螺旋上升的發展趨勢。
在協同創新網絡中間層形成的同行之間的企業—競爭企業—合作企業三螺旋模型中,企業與合作企業通過擴大同行企業主體的數量,彼此間的接觸頻率不斷增多,擴大各主體間的合作密度。員工作為知識信息、技術操作、銷售服務等活動的載體,借助協同創新網絡規模的不斷擴大、網絡關系的不斷加強、各主體接觸頻率不斷增多,加深了各主體之間的合作交流關系,加深了彼此之間的信任,節約了交流成本,增加了企業的利潤。競爭企業通過自己的優勢激勵著核心企業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擴大市場范圍。雙方技術人員通過交流合作,學習對方先進的技術經驗和操作流程,增強了自己的核心技術,規范了核心企業的操作流程,有效降低了企業的時間成本。同時派遣本企業的管理團隊到競爭企業中去學習對方的管理經驗,吸取對方管理方面的優點,完善組織內部結構、豐富了組織文化,簡化企業不必要的作業流程,實現結構資本的增加,降低成本,減少人力和物質資源的浪費。競爭企業激勵著企業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同合作企業共同彌補核心企業的不足,實現合作共贏,使企業價值呈一種螺旋上升的增值趨勢。
4? 結束語
本文主要研究在協同創新網絡中產學研政等主體在形成的三螺旋模型中相互協同對企業價值創造的影響。得出:協同創新網絡中各主體借助知識資本實現彼此在網絡中協同發展以增強各主體之間的互動和聯系,對企業價值創造能力有正向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周青,梁超.價值鏈拓展視角下協同創新系網絡形成機理研究[J].2017.
[2]羅政,李玉納.企業價值鏈協同知識創新影響因素的系統動力學建模與仿真[J].2016.
[3]劉暢,李建華.五重螺旋創新生態系統協同創新機制研究[J].經濟縱橫,2019(3).
[4]Yun Ji Moon, Hyo Gun Kym. A model for the value of intellectual capital[J]. Canadian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Science, 2006, 23(3): 253-269.
[5]喻登科,肖歡,彭靜,薄秋實.知識資本與性格特質對企業績效的交互作用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6(22):146-155.
[6]王世紅.企業協同創新的主體分析[J].經濟研究,2018(9).
[7]鄒波,郭峰,王曉紅,張巍.三螺旋協同創新的機制與路徑[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