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蔚榕



摘要:經濟的發展帶來建設用地的擴張,不斷擴大城市面積進而導致土地關系日益緊張的局面。通過選取江西省11個地級市從2004-2017年共14年的數據,利用脫鉤分析方法對江西省城市建設用地擴張與第二、三產業GDP增長之間的關系進行相關實證分析,并對江西省第二、三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用地之間的脫鉤狀態進行深入分析。最終結果顯示,江西省城市建設用地的擴張與二三產業GDP的增長之間整體存在著弱脫鉤的脫鉤關系。并且通過對脫鉤彈性系數值省內三大產業的產值以及城市擴張用地的增長等的分析,進一步得出江西省在研究期間之所以呈現弱脫鉤狀態與江西省第三產業的呈強相關有關。最后從城市建設用地擴張抑制、經濟增長來源兩個方面對江西省建設用地擴張與第二、三產業GDP增長脫鉤原因進行分析。
Abstract: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led to the expans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urban areas has led to increasingly tense land relations. By selecting data from 11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Jiangxi Province for a total of 14 years from 2004 to 2017, the decoupling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conduct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ans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the GDP growth of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decoupling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The final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a weak de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ans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the GDP growth of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And by analyzing the decoupling elasticity coefficient value of the three major industries in the province and the growth of urban expansion land, it is further concluded that the reason why Jiangxi Province showed a weak decoupling state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was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tertiary industry in Jiangxi Province. Finally, the reasons for the decoupling between the expans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the GDP growth of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are analyzed from two aspects: the suppress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and the 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關鍵詞:江西省;脫鉤分析;二三產業發展;城市建設用地
0? 引言
經過多年研究國內外學者已經證明了耕地占用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倒“U”型庫茲涅茨曲線(Kuznets curve)關系,得出建設用地增加與地區經濟增長之間關系在不同地區呈現關系有所區別,有的地區經濟增長與建設用地擴張之間存在著強關聯性而有些地區經濟增長與建設用地擴張之間為弱關聯性甚至出現脫鉤現象[9]。在傳統對經濟增長與建設用地擴張之關系研究當中多采用的是線性回歸方法。研究區域也大多集中于經濟發達地區與西部地區,而對于中部地區研究特別是紅色革命老區研究涉及極少且采用研究方法也相對單一。因此,通過在已有研究基礎之上采用物理學中脫鉤分析以及傳統回歸分析方法對國家重點扶持的紅色老區江西省進行分析。分析了2004-2017年建設用地擴張對二三產業GDP之間是否存在脫鉤或者復鉤現象,進而對二三產業GDP與建設用地之間彈性系數進行估算,分析建設用地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程度進而對建設用地與經濟發展之間Tapio脫鉤結果進行檢驗,為政府部門制定科學的土地政策奠定基礎。
1? 研究原理及數據
1.1 研究原理
通過參考借鑒物理學中常用的脫鉤評價理論[1],從時間維度來對建設用地擴張與經濟發展之間是否存在脫鉤或者復鉤關系。根據脫鉤理論定義[2],分別用建設用地面積(L)、建設用地變化面積(ΔL)、GDP變化量以及單位GDP所占建設用地的變化量(ΔL/GDP)四個變量來定量分析經濟增長與建設用地擴張之間的脫鉤及復鉤。具體的定義如表1所示。
5.2 經濟增長來源
江西省2004-2017年建設用地增長率、二三產業GDP增長率、二三產業勞動力增長率以及二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如圖7所示。
由圖7所示可知,2004-2017年江西省二三產業勞動力增長相對于其他生產要素而言增長較為平穩,且整體變化率處于偏低位置,基本保持著每年1%左右的增長速度。2004-2017年江西省二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呈現波動的緩慢下降趨勢至2016年后基本為持平,在研究期間內二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率雖然為緩慢的下降趨勢,2004-2008年二三產業固定資產的增長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增長,而在2011年二三產業固定資產的投資增長速度則出現了不同尋常的斷崖式下降,進入2012年以后二三產業的投資增長速度開始了平穩的下降,但其年平均增長率仍為17.7%,遠遠地超過了同期的城市建設以及二三產業勞動力的增長速度。在研究期間內江西省城市建設用相對于二三產業勞動力的增長而言變化幅度比較大的增長幅度特別是在2006年、2015年、以及2017年這三個時間節點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趨勢,而與二三產業的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幅度相比其增長速度遠遠落后,其在研究期間的平均增長速度僅為6.0%。
因此,江西省在研究階段內二三產業GDP增長過程中各生產要素投入的增長速度是:二三產業固定資產投入大于城市建設用地的增長率大于二三產業勞動力增長速率。三大生產要素當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排名第一且與排名第二的城市建設用地以及第三的二三勞動力的投入的增長率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這表明在研究期間內江西省二三產業GDP增長主要依靠的二、三固定資產的投入,而二三產業勞動力因受遷移、出生率死亡率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在二三產業GDP增長中的投入會相對的小。城市建設用地的投入在研究期間內雖然也在一直正向的增長,但其增長的速度與幅度均遠遠的落后于固定資產的投入。
由此可知,在研究期間江西省二三產業GDP增長對二三產業固定資產的相對依賴度較高,而對城市建設用地的擴張的依賴度相比于固定資產投資而言要低,使得在研究期間內江西二三產業的GDP增長速度迅速,但其城市建設用地需求的增長卻沒有與之相匹配,城市建設用地的增長幅度相對二三產業GDP增長而言有相對較小,進而引發了江西省二三產業增長與城市建設用地的擴張與之間的弱脫鉤狀態。
6? 結論
①利用脫鉤理論分析2004-2017年期間江西省城市建設用地擴張與二三產業GDP增長之間的關系發現,江西省在2004-2017年期間城市建設用地的擴張與二三產業GDP之間一直存在著弱脫鉤的狀態,即二三產業GDP增長雖然還依賴于城市建設用地的擴張,但兩者之間的依賴程度相對較低,江西省二三產業GDP增長與城市建設用地的擴張之間的關系是相對來說比較合理的。
②進一步分析江西省產業結構的調整,得出第三產業在江西省的產業結構當中占有較高的比重,且在2011年以后占比持續上升,這與Tapio彈性值的變化相一致。
③進而分析得出,江西省二三產業GDP增長與城市擴張之間存在弱脫鉤狀態,是由于江西省的產業結構當中以土地集約為特點的第三產業的占比較高,且持續上升所引起的。
參考文獻:
[1]劉慶,陳利根,任輝.長株潭地區建設用地擴張與經濟發展關系研究[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5,34(6):116-119.
[2]賈首杰,陳英,張仁陟,等.河南省能源足跡與城市擴張和經濟發展的關系研究[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5,34(1):117-122.
[3]劉嬌.基于脫鉤模型的四川省建設用地擴張與經濟綜合發展的協調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7.
[4]王千.河北省建設用地擴張與經濟增長的脫鉤分析[J].資源與產業,2017,19(4):81-87.
[5]吳琤珉.浙江省建設用地擴展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3.
[6]苑清敏,邱靜,秦聰聰.天津市經濟增長與資源和環境的脫鉤關系及反彈效應研究[J].資源科學,2014,36(5):954-962.
[7]Tapio P. 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 degrees of decoupling in the EU and the case of road traffic in Finland between 1970 and 2001[J]. Transport Policy, 2005, 12(2):137-151.
[8]易瑩瑩,凌迎兵.勞動力流動對西部地區經濟增長效應的影響——以重慶市為例[J].經濟問題探索,2015(8):61-67.
[9]Song W. Decoupling cultivated land loss by construction occupation from economic growth in Beijing[J].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4, 43(43):198-205.
[10]何柯潤,李曉蓉,曾范,等.基于脫鉤理論的湖南省建設用地擴張與經濟增長的協調關系及空間差異性研究[J].國土資源導刊,2018(3):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