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珠山鎮,凡來過湖南省永州市或到過零陵縣的無人不知,其名早已遠播湖湘之外。因為它是湘桂交界的一個重鎮、湘桂邊貿的口子鎮,322國道和衡昆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且其境內錳礦資源儲藏豐富,曾享有“中國錳都”之稱,因而有湘南明珠之雅稱。
近年來,該鎮以“抓黨建固基礎、抓扶貧促發展、抓城區樹形象、抓治理美環境、抓綜治保穩定、抓保障惠民生”為主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為全鎮的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黨建引領強產業
秋日暖陽怡人,空氣格外清新,我們在珠山鎮黨政辦馮主任的陪同下,來到了離鎮政府大約5 km外的高夫殿村,首先看到的是3家高標準無污染、無害化大型養殖場。據介紹,這是鎮里通過黨建引領,幫助村里實施產業富村新舉措的成果,這一項目的實施可年出欄生豬1.5萬頭。村支部書記熱情地邀請我們到蔬菜種植基地去參觀,在廣袤的田野上,左邊一個占地超1.33 hm2的標準化蔬菜大棚展現在人們眼前,種植的蔬菜一片蔥綠;另一邊則是一塊占地超4.00 hm2的羅漢果基地。此外,還有村里組織的8戶貧困戶種植的8.67 hm2蔬菜,幫他們找到了脫貧致富找到了“金鑰匙”。
在精準扶貧工作中,該鎮探索推行“黨支部+產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黨建引領新模式,由村支兩委牽頭發動黨員、致富能人組建合作社,成立臨時黨支部,吸納貧困戶加入、鼓勵貧困戶發展產業,改變了過去依賴錳資源開發利用的局面。
高夫殿村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優化招商引資平臺。2018年,全村安裝太陽能路燈110盞;投資30萬元修建水渠超3 000 m,投資100萬元鋪設水泥道路5.0 km,完成通組公路3.1 km,投資25萬元維修興建了黨群服務中心和文體娛樂、休閑廣場1處。昔日落后的高夫殿村,如今成了眾所周知的文明富裕村。這便是珠山鎮實施黨建引領工作模式的一個縮影。
目前,珠山鎮已流轉土地超0.29萬hm2,果蔬連片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建成優質稻種植基地0.21萬hm2,柑橘種植基地666.67 hm2;荷花種植基地200.00 hm2;發展農業綜合種養合作社87家,農業加工企業達到22家,實現了農業由單純的種植向多種經營的轉變,優撫特色農產品生產向規模化、區域化、專業化和標準化方向發展,全鎮萬只以上禽類養殖場達到12家,規模養豬場達45家。通過黨建引領,當地產業強了、百姓富了,百姓的幸福指數日趨攀升,人民的美好生活指日可待。
環境整治美家園
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珠山鎮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以“黨建引領、產業轉型、民生大計、鄉村振興”為抓手,全力推進環境整治,全力打造生態宜居、村容整潔、環境優美、鄉風文明的美麗鄉村,讓美麗鄉村大放異彩。
站在東湘橋上眺望遠方,東湘河似一條玉帶纏繞在珠山大地上,河水清澈見底,水中魚蝦成群,河西岸漂亮的小洋樓坐落在山水之間,構成了一幅和諧美麗的自然景觀。該鎮黨委書記夏水波告訴記者:“先前的東湘河并非如此。20世紀90年代,鎮里的錳資源遭到無序開采,導致植被破壞,山林損毀,綠水變成了浶河……群眾的生存環境遭到了毀滅性破壞,當地很多人怨聲載道,環境問題成為百姓最關心的大事。”乘著黨中央提出“保護藍天碧水,打贏環境保護硬戰”東風,珠山鎮政府依靠和帶領全鎮人民對突出的環境問題進行了徹底整治,關停了所有無序開采的礦點,按照“兩斷三清”的要求,清除非法小高爐30家,對省環保督察組交辦的7大突出環保問題按期全面整改到位。同時,該鎮大力推進農村改水、改廁和空心房拆除進度,拆除空心房230余戶600余間超14 000米m2,改造三格式無害化廁所387戶,安裝太陽能路燈2 000余盞。
近年來,珠山鎮投入資金600萬元完成了珠山大道、湘桂路、文明路等主要街道的綠化、亮化、美化工程,使鎮區綠化率達到68%,亮化率達到95%;投入資金350萬元維修鎮區破損路面60余處;投入資金60余萬元新安裝和維修路燈220余盞;投入100余萬元配備了3 t型及8 t型壓縮式垃圾轉運車各1輛,240 L垃圾桶800個;清理鎮區衛生死角垃圾超100 t,拆除亂搭私建66處,清除亂張貼、亂涂寫的“牛皮癬”6 000余處,拆除違章條幅、墻體廣告牌100余條。通過實施鎮容村貌整體提升工程,人居環境更加舒適優美。
位于珠山鎮東北角的大沖村,離鎮區9 km,是全鎮有名的環境惡劣村。因基礎設施落后,產業貧乏,2014年大沖村被評定為省級貧困村。幾年來,鎮黨委、政府堅持靶向施策,按照“能致富、脫真貧、有產業、不掉戶”的原則,幫助村里出主意、想對策、拔窮根,通過幾年的努力,如今村里建好了活動中心,改善了人居環境,有了種養合作社,為百姓致富開辟了新門路。村民李平西,因母親摔斷腿而致貧,在鎮黨委、政府的關心和幫助下,他到衡陽市學習種養技藝,回村后承租種植了2 hm2有機蔬菜和4 hm2水塘養魚,每年可為家里凈增10萬元收入,一舉摘掉了貧窮帽子。如今,像李平西這樣,在黨的政策扶持下實現富裕安康夢的家庭比比皆是。
旅游興旺添活力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上提出的一項重大舉措。珠山鎮圍繞“特色農業、全域旅游”主基調,結合實際、準確定位,將特色農業,全域旅游作為鄉村振興的戰略目標,按照高標準、高質量要求打造出了一批美麗鄉村的新景觀。
如果在夏秋之交驅車來到距離珠山鎮南部8km之處的夏陽村,你會發現在平坦開闊的田野上,遍地荷花爭艷,處處生機盎然。這就是珠山鎮近年來為發展全域旅游,實施鄉村振興打造的新亮點。200 hm2“夏陽荷海”不僅吸引了十里八鄉的村民,還有省外游客慕名而來。村支書告訴我們,夏陽村村民以前以開礦為生,是涌現了一些暴發戶,但當地環境也遭到嚴重破壞,鎮黨委、政府痛下決心,調思路、轉觀念、看長遠、抓當前,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民生根本大事來抓,投入500余萬元建設夏陽荷花廣場、觀景臺、涼亭、棧道等基礎設施。鎮長唐丁榮告訴記者:“2017年7月珠山鎮在夏陽荷花基地成功舉辦了首屆荷花節,同年8月承辦了零陵區首屆鄉村文化旅游節珠山分會場‘夏陽荷海節,2018年7月成功舉辦了珠山鎮第二屆荷花節,2019年7月舉辦的第三屆珠山荷花節精彩紛呈,吸引了數萬名境內外游客前來觀荷賞蓮,帶動了旅游經濟的發展,有力地提升了珠山的知名度”。如今,當地荷花生態園、農家樂規模不斷擴大,珠山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大大增強,湘南明珠更加耀眼,田園、鄉村更絢麗。
(來源:http://www.farmer.com.cn/2020/01/11/99847160.html? 20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