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中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村鎮規劃與建設問題已成為村鎮發展中的難點和重點。為了加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以及減少農村與城市之間的貧富差距,需要加快我國村鎮規劃與建設的發展。本文主要針對村鎮規劃與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以使村鎮規劃與建設更加有思路、有方向。
[關鍵詞] 村鎮建設;規劃;住房改造;資源分配
[中圖分類號] TU982.2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03-33-2
村鎮規劃與建設是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持續關注的焦點。由于我國村鎮數量龐大、分布廣泛,所以村鎮規劃與建設存在很多的矛盾與問題。例如,在目前的村鎮建設中存在規劃不明確、建設質量不佳等諸多問題,不僅破壞了生態環境,而且阻礙了地區經濟發展。在此背景下,各地要在村鎮規劃與建設上狠下功夫。
1 村鎮規劃與建設總體發展方向
1.1 分類推進,因地制宜
推動鄉村規劃與建設發展,需要結合當地的情況,做到規劃先行、精準施策、分類推進。根據不同鄉村的不同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鄉村的規劃與建設展開合理的方案配置,是鄉村規劃戰略中提出的重要方面。另外,結合其他鄉村規劃與建設的經驗和特色,融合當地鄉鎮規劃與建設的區域資源,是鄉村規劃與建設的要點。
1.2 注重生態,持續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中強調,要牢記并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實節約優先、保護優先,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鄉村是各種天然資源、自然生態系統集中的地方。農村生態環境質量直接影響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也影響農村居民的居住環境。因此,在村鎮規劃與建設中,應將環境放在首位,切不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保護鄉村生態環境,恢復被破壞的自然環境,在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中尋求平衡點,實現鄉村可持續發展。
村莊中存在的污染主要有水污染、大氣污染和噪聲污染。這些污染來源于農業生產生活和鄉鎮工業。所以,在村鎮規劃與建設中,應做到按水體保護規劃,對江河流域做到統一管理,對村莊中的生產生活廢水加強排放管理;采取妥善布置排污點和控制排污數量等措施,保持河流的自凈能力,切不可讓上流污染影響下游村莊。大氣污染方面,在村鎮規劃與建設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地形、地勢、風向等因素,合理安排村莊布局。例如,選擇工業用地時要考慮風向,避免處于村莊上風口,還應避開空氣不流通、易受污染的區域;應制定垃圾集體處理規劃,防止村民自行焚燒處理污染空氣。在防控噪聲污染方面,村鎮規劃與建設的合理性尤為重要。規劃時選擇遠離噪聲源的地方建設民居,相對集中安排噪聲大的企業;規劃道路時,盡可能將村中穿行而過的村鎮公路改為繞村公路,減少噪聲對居住區的干擾;可以在居住區周圍合理布設隔離帶。
2 村鎮規劃與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1 缺少環境保護理念
村鎮的規劃與建設存在政績收割的情況,村鎮為了創造更好的工作業績,對于村鎮規劃與建設往往不能狠抓環境保護問題,對于環境保護缺乏一定的理論指導。同時,村鎮規劃與建設者本身就缺乏環境保護理念。另外,由于政府部門對于鄉村規劃與建設中出現的環境破壞情況不能進行有效的教育宣傳和適當懲戒,導致在鄉村規劃與建設過程中人們會把環境保護理念拋之于腦后,嚴重破壞鄉村環境,進而影響鄉村發展。
2.2 住房改造缺乏規劃
很多村鎮對于住房的改造存在缺乏考慮當地實際情況的問題。設計者不能結合當地人的生活需求及當地的傳統文化風俗來建設房屋,存在崇洋媚外的心理,或者模仿其他加優秀的建筑設計,導致建設了許多無用房屋,這是村鎮規劃與建設過程中存在的重要住房改造問題。而住房改造要凸顯當地的特色和文化,如山區村鎮規劃與建設要結合當地的山區環境改造出能抵擋風雨和防止山洪暴發的結實房屋,占據有利高地,避免自然因素影響房屋建設與使用;平原地帶則要在向陽的方向建設房屋以及留有足夠的空間來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建設一些不合當地風俗的洋房,反而不利于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不利于鄉村發展。
2.3 農村土地資源利用不合理
當前,在農村規劃與建設中土地資源利用不合理已成為重要的、突出的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在村鎮規劃與建設中,土地資源利用不合理主要表現在過度閑置和過度開墾兩方面。一方面,農村地區的大片土地處于閑置狀態,得不到有效的利用,這是村鎮土地資源浪費的一種情況。土地長時間閑置會導致耕地質量下降,并會對周圍非閑置土地資源產生嚴重的影響。另一方面,我國人多地少,過度開墾土地會造成一系列嚴重的后果,如破壞森林造成水土流失、過度耕種導致土地退化和土地荒漠化等,從而造成鄉村耕地和建設用地不足,影響國家糧食安全和人們的溫飽問題[1]。
2.4 規劃管理缺乏前瞻性
村鎮領導為了當下的政績,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會接受當下開發商巨大的利潤誘惑,而沒有考慮未來村鎮的發展。由此造成的結果就是短期內加快了村鎮規劃與建設,長期來看卻不能有效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不利于鄉村經濟社會發展,不利于為后輩子孫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
3 村鎮規劃與建設問題的解決對策
3.1 加大管理力度
縣級部門應加強領導,成立村鎮規劃與建設管理專項整治專項領導小組,并建立合理、完善的管理機制,創新管理流程,強化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以提高村鎮建設與管理成效。同時,政府部門可以制定相關的培訓目標,分別對村鎮干部、建設人員和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全面提高參與村鎮建設相關人員的素質。專項領導小組要加大管理力度,未批先建、無施工資質證件的一律停工,不準修建;對亂修亂建、擅自修建、偷建的,嚴肅追究當事責任[2]。
3.2 保持農村特色,發揚鄉土傳統文化
在村鎮規劃與建設中,需要加強對于傳統文化的保護和融合,如新建的房屋與規劃的商品房均需融入當地的文化特色。發揚傳統的文化特色不僅能增強村鎮規劃與建設的有效性,而且能延續村鎮與建設文化對我國人民生活有史以來的重要影響。為了保護農村特色,還需要對鄉土傳統文化進行發揚,根據當地的傳統文化歷史背景,創造出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建筑[3]。總之,在村鎮規劃與建設中保持農村特色、發揚鄉村傳統文化是至關重要的。
3.3 保護生態環境
當前,我國已進入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階段,文明時代要求在村鎮規劃與建設中加強環境保護。這就需要采取多種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增強村鎮人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同時,要嚴格執法,強力監管,嚴懲污水隨意排放、毀灘亂采亂挖、隨意建設房屋等現象,做到發現問題立行整改。對于村鎮工業用地予以高度重視,規劃時考慮對村民生活環境的影響,合理布置綠化帶;不斷向村民推廣一些實用技術,對村民生產生活中產生的污水、垃圾等進行科學處理等[4]。通過多措并舉維護好鄉村生態環境,為村鎮規劃與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J].農村工作通訊,2018(18):8-35.
[2]仇保興.生態文明時代的村鎮規劃與建設[J].住宅產業,2016(5):10-16.
[3]李谷成,尹朝靜,吳清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與農業全要素生產率[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5(1):141-147.
[4]蔣飛.論村鎮規劃設計工作的現狀及問題[J].中華民居,201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