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躍軍
[摘 要] 云南省元陽哈尼梯田地區有山、有水、有田、有林,形成了靠山麓、踞溪流、采陽光、前方有屏障及周邊有根植的傳統古村落特有的聚落空間。實施傳統村落環境整治,是保護珍貴民俗文化氛圍、自然資源遺產的措施,也是改善村落環境、提高人居環境質量的必要手段。本文主要介紹元陽哈尼梯田地區傳統村落環境整治方法,為其他地區提供參考。
[關鍵詞] 傳統村落;環境整治;哈尼梯田
[中圖分類號] X3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03-97-2
傳統村落環境整治應從村落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糞便等污染現狀著手,研究可操作、可實施的技術方案解決村落環境問題。
1 村落的地形調查與規劃布局
云南省元陽哈尼梯田地區傳統村落發展歷史悠久,歷代居民因依山而居,村內道路坡度較大,道路狹窄無法通車,運輸工具以騾馬為主。在對村落布局進行規劃時,可分為以下步驟:①可根據谷歌地圖找到相應的村落,對村落的布局范圍進行初步的現場調查;②地形平面圖采用無人機航拍測繪進行1∶1 000地形測繪,高程采用GPS-RTK進行人工測繪;③通過測繪成圖,結合村落現狀進行分區規劃,確定主要的污水收集干管布置、污水收集后的處置場地、垃圾收集設施的分區覆蓋。
2 生活污水收集與處置
2.1 生活污水的水量測算
根據現場調查和《云南省地方標準用水定額》(DB53/T 168—2013),可按村民生活用水水量50~80 L/(d·人)、污水排放量60 L/(d·人)計算。以村落人口1 000人為例,處理規模可按1 000×0.06×1.2=72 m2/d進行規劃。
2.2 收集方式
元陽梯田村落一般采取雨污混流的方式,從村頭的高處房屋群沿道路陡坡向下逐級排放,污水隨處漫流。因村內道路狹窄,修建排水水渠會影響路面通行,且已有的部分水渠混入了山泉水,不利于污水的收集處置。可采用鋼帶增強聚乙烯(HDPE)螺旋波紋管作為污水管線的主材進行埋設。元陽梯田村落人口較少,污水流量很小,若根據預測的流量計算,則管徑較小,主路宜采用管徑300 mm的污水收集管,支路采用管徑200 mm的污水收集管,用戶接入管采用管徑110 mm的污水收集管。
2.3 處理方式
農村的生活污水水量波動適應性好,工藝簡單、運行管理簡單,基于處理后水用于灌溉考慮,不應選擇機械設備要求較高的生化處理工藝,可選擇氧化塘+表流人工濕地處理系統。例如,可利用魚塘、洼地等,搭配豐富的水生植物,景觀效果較好。
其中,氧化塘可選擇停留時間為3 d,水深1.5~2.0 m,平均水力負荷0.50~0.60 m3/(m2·d)。
表流人工濕地可選停留時間5 d,水深0.3~0.5 m,平均水力負荷0.06~0.10 m3/(m2·d)。水生植物可選取在元陽縣生長較好的水生植物,如水芋、睡蓮、美人蕉、水蔥和紫莎草等,其吸收凈化能力較強。
3 生活垃圾收集與處置
生活垃圾收集處置工程主要是根據村內農戶的分布情況設置垃圾收集設施,增設垃圾收運系統來完成垃圾的收運,制定垃圾統一收集、統一清運、統一處理機制。
3.1 收集點設置
垃圾收集點的設置數量根據人口及居住分布情況來確定,垃圾收集點數量設置原則上按大于200人的村落設置3個或3個以上垃圾收集點,小于等于200人的自然村或村民小組設置1~3個垃圾收集點,具體數量根據現場各自然村居民點實際分布情況進一步確定。
垃圾收集點應設置在居民集中居住的主要進出路口處,以方便居民丟棄垃圾。
3.2 收集設施選擇
元陽縣普遍村內道路較為狹窄、坡度較大,不宜使用垃圾斗,宜采用垃圾房及公用垃圾桶進行垃圾收集。
3.3 清運方式
考慮運輸距離,可采用裝載式垃圾壓縮車,將垃圾運輸至鄉鎮垃圾中轉站,可每周清運一兩次。
4 畜禽糞便收集與處置
傳統村落畜禽養殖以散養為主,通常為一層養殖、二層人居,村落畜禽糞簡易堆放漚肥后還田,影響村容村貌,污染較為嚴重,亟待加強畜禽糞便收集與處置。部分農戶早期建設過沼氣池,但荒廢居多。通過政策引導,控制養殖廢棄物排放。另外,通過相關措施建設堆糞池等處置養殖廢棄物,使糞便資源化、無害化,從而改變村莊村容村貌,提升人居環境質量。
4.1 規范改造堆放設施
通過村內居民房屋的結構優化,統一規劃改造的堆放場地,在房屋周邊根據場地現狀修筑漚肥池,做好畜禽廢水的排放、引流。
4.2 推行使用生物發酵菌劑
通常自然發酵以30 d為一個發酵周期。生物發酵菌種是一種高溫速效復合菌劑,可使堆料溫度快速上升,快速、充分發酵腐熟,發酵周期在10~15 d。
在持續高溫和微生物平衡的作用下,堆料中的有害菌、蟲、蟲卵、有害生物被迅速、徹底殺死,并抑制病原菌再次滋生。生物發酵菌種可以分解產生惡臭氣體的有機物質、有機硫化物、有機氮等,并抑制腐敗微生物的生長,改善場所環境。
5 傳統村落環境管理機制
5.1 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
每3個月定期對污水收集系統進行檢查、清掏維護,以防管道堵塞;系統內表流濕地、氧化塘每周檢查2次,及時清除表流濕地、氧化塘內的垃圾和底部污泥,并丟棄到村內的垃圾收集設施中;每季對污水處理系統中的植物進行收割,生長的植物殘體匯同打撈的垃圾雜物丟入村內垃圾收集設施。
5.2 垃圾收集管理機制
各戶垃圾經分類處理后,就近放入垃圾池內;由村小組派保潔員定時進行收集,并統一運往垃圾集中點;若垃圾收運設施出現缺損,應及時進行修復或更換;垃圾應按規定時間進行清運。
5.3 畜禽糞便管理機制
建設堆糞池的農戶應有效使用堆糞池,養殖產生的畜禽糞便不能堆放至道路兩側或者家門口,要及時清理運至田間堆糞池或者直接使用;成立養殖業污染整治工作日常管理組,監督管理養殖戶的畜禽糞便堆放情況。
6 結語
元陽縣傳統村落發展歷史悠久,傳統風貌保存較好,但是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落后,影響了農村環境整治效果。對此,應合理采取措施整治村落環境,為村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