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耀森

[摘 要]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社會穩定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人們十分關注生態環境保護。野生動植物是生態環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直接影響生態的平衡性和穩定性。但是,現階段我國普遍存在野生動植物遭到破壞的現象,因此需要做好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管理工作。本文以廣東省清遠市為例,針對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的有效途徑進行探討,以期對生態保護具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 野生動植物;生態保護;保護管理
[中圖分類號] Q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03-99-2
我國具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而現階段我國存在過度開發和非法獵捕野生動植物資源等情況,對野生動植物物種生存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同時,由于我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開展較晚,導致很多生物物種瀕危甚至滅絕。鑒于此,需要認識到野生動植物保護的重要性,并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對野生動植物的保護管理,從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1 清遠市野生動植物情況
廣東省清遠市的野生動物主要包括79種爬行綱類動物和27種兩棲類動物。79種爬行綱類動物主要隸屬2目17科48屬,約占廣東省所記錄141種的56%。在已知79種爬行動物中,1種龜鱉目鱉科,3種地龜科,1種平胸龜科;2種鱗目蜥蜴亞目瞼虎科,3種壁虎科,7種石龍子科,2種蜥蜴科,2種鬣蜥科;1種鱗目蛇亞目盲蛇科,1種蚺科,1種閃皮蛇科,2種鈍頭蛇科,7種蝰科,2種水蛇科,1種鰻型蛇科,5種眼鏡蛇科,38種游蛇科。在27種兩棲類動物中,3種廣布種,占總數的11.11%;其他24種都是東洋界的物種,占總數的88.89%。24種東洋界物種包括3種東洋界華南區類型物種、3種東洋界的華中區類型物種、11種東洋界華中和華南區類型物種、7種東洋界廣布種[1]。
清遠市野生經濟性植物主要包括193科620屬1 280種,其中包括25科38屬65種蕨類植物、5科6屬8種裸子植物、163科576屬1 207種被子植物。這些植物中包括690種藥用植物、206種用材樹種、180種觀賞植物、86種纖維植物、85種野生水果、67種油脂植物、43種鞣料植物、38種芳香植物、35種淀粉植物及25種蜜源植物。
2 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的意義
首先,做好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工作,是實現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性的重要措施。生態系統包括復雜的生物物種,有鳥綱、獸綱、爬行綱、兩棲綱和昆蟲綱等動物以及各種植物,這些不同的物種對生態系統有著很大的影響。野生動植物是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維護生態系平衡,改善自然環境,減少自然災害,保持生物多樣性,對于國民經濟發展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其次,如果自然生態系統中某一種野生動植物出現瀕臨滅絕的情況,就可能會造成生態系統的平衡性遭到破壞,對人們和國家造成不可估計的損失。而對野生動植物進行有效的保護管理,就能對這些瀕危物種進行挽救。
最后,野生動植物是工農業生產中重要的原材料,而且在醫藥和旅游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加大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力度,鼓勵具備種源、技術、場地、資金等條件的單位和個人開展野生動植物的馴養繁殖(栽培)等研究,不需要野外獲得資源就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實現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
3 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的有效途徑
3.1 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的宣傳教育
要想實現對野生動植物的有效保護管理,首先需要加強對野生動植物保護的宣傳教育,讓人們都認識到野生動植物保護的重要性,進而自覺和主動地投入到野生動植物保護中。野生動植物主管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電視、報刊和廣播等媒體對野生動植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有效宣傳,強化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及保護意識[2]。同時,對經營者進行教育引導,保證他們守法、誠信經營,不購進和不銷售來源不明的野生動物和制品等,從而為野生動物的保護工作營造良好的氛圍。野生動植物主管部門還可在每年3月20—26日“鳥節、愛鳥周”、11月“野生動物的宣傳月”等時期,在人流活動量大的場所和學校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強化人們對野生動植物的保護意識。同時,可以利用宣傳車廣播宣傳,并在各個集貿市場和酒店等進行野生動植物圖片派發,從而加大對野生動植物保護的宣傳力度[3]。
3.2 完善野生動植物保護措施
首先,可以建立專業的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機構,對專業保護管理人員進行培養,通過定期培訓及宣傳教育來提升他們的技術能力和意識觀念,從而使他們能高質高效落實工作。其次,要合理分配保護管理職責,保證專業保護管理人員對自身的工作內容和職責具有明確的認識,從而全面實施保護管理工作。再次,需加大對野生動植物資源的調查與監測(見圖1),了解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種群發展情況,確定不同物種的保護級別,進而針對不同物種實施有效的保護措施,實現綜合化保護。最后,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與管理。自然保護區是野生動植物生存棲息的理想環境,因此需進一步完善保護管理制度,對自然保護區進行專業化和科學化管理。
3.3 加強對違法行為的整治
在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常見問題是人們非法亂捕、濫獵和濫挖野生動植物等,對野生動植物物種造成很大的破壞。為減少或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加強對違法經營野生動植物資源行為的整治力度。為提高整治實效,主管部門根據本地實際制定執法檢查行動方案,對重點區域進行布控且加強日常巡查管理;加強與森林公安、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協作配合,實現部門間信息共享,及時掌握非法獵捕和經營野生動植物資源的情況;加大對相關市場、飲食行業和酒店等場所的巡查,對經營者的野生動物和相關制品等進行檢查,確認是否存在非法經營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同時對沒有許可經營和超出范圍經營利用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要及時、嚴厲實施查處。此外,公開舉報電話,鼓勵廣大人民積極提供線索,舉報亂捕、濫獵、濫挖人員,從而實現對野生動植物的有效保護[4]。
3.4 加強對瀕危物種的有效拯救
盡管我國具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但是一些野生動植物面臨瀕臨滅絕的情況,這對生態系統的平衡及生態環境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脅。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需要加強對瀕危物種的原地保護。首先,主管部門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對野生動植物進行研究,構建野生動植物相關資源庫,對其生理特征及生活習性等進行詳細的記錄,為保護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依據。特別是對瀕危物種要進行基因保存,能人工培育的采取人工方式培育,避免物種滅絕導致不良效應的出現。還可以根據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習性,構建科學、綜合的保護網絡體系,建設保護基地,以便及時掌握野生動植物的實際生存情況,對瀕危物種進行有效的保護。
4 結語
野生動植物是生態環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生存現狀對生態環境有著巨大的影響。針對我國野生動植物生存現狀,需要主管部門充分認識到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的重要性,并積極采取有效的保護管理措施。
參考文獻
[1]蘇雪.林業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探析[J].林業勘察設計,2019(1):53-55.
[2]杜芳芝.森林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7(18):95.
[3]史艷茹.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初探[J].林業勘察設計,2017(3):65-66.
[4]葛寶勇.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的有效策略分析[J].林業勘察設計,2019(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