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生活》:在此次疫情戰斗中,您覺得黨員醫生,如何擔當作為?
張繼先:我入黨31年了,還是醫院紀委委員,作為一名黨員,我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我必須迎難而上,為黨旗增輝,筑牢疫情防控的嚴密防線;作為一名醫生黨員,在關鍵時刻,更要沖鋒在前,拋棄私心雜念,誓與病毒死磕到底,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黨員生活》:疫情中,很多醫生壓力都非常大,也怕自己感染,您有過這樣的情緒嗎?
張繼先:我對傳染病的防護意識生根于“非典”。2003年抗擊“非典”時,我37歲,就是武漢市江漢區“非典”防治專家組的成員,每天的任務就是到各個醫院排查疑似者。我從那個時候就開始有了防護意識,養成了只要是坐門診就戴口罩的習慣,這就是“非典”時期鍛煉出來的思維。我是個身經百戰的“老兵”,如今又一次沖在了戰疫最前線,工作再辛苦也壓不垮我。想到我現在堅持工作,才能讓更多患者得到治療、康復,我就有成就感、幸福感。
《黨員生活》:很多人說,您是在迷霧中第一個拉響“警報”的人,您自己如何看待?
張繼先:媒體稱我為“首拉警報者”“疫情上報第一人”,對于這些標簽,我認為這是媒體給我的封號,看看而已,沒有放在心上。作為高年資醫生,從醫30多年,我始終繃緊醫療安全弦,生命重于泰山。疫情上報是一個醫生的職責,就應該這么做,換別人也一樣會上報。為患者解除痛苦,這是我的責任。
《黨員生活》:現在全國各地的援助團隊來了,您之前說“流完一生眼淚”,現在好點了嗎?
張繼先:好一些,之前緊張的情況有所緩解。看著疫情一天比一天的好轉,我感到很欣慰,我希望疫情快點結束,讓生活和工作恢復常態。
《黨員生活》:疫情過去后,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張繼先:我想還是繼續堅持在工作崗位吧,看好每一位病人,盡全力幫助更多的人。其實,我老公也跟我受了許多累,昨天我跟老公說,“只待寒風過,與你赴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