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燈

“作為一名有15年工作經驗的醫生,作為一名25年黨齡的老共產黨員,我不上誰上?”此次援助湖北孝感醫療隊隊員、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生劉景侖堅定地說。
2月13日,倏忽而至的寒潮,讓孝感的天空下起了大雨,天氣寒冷。冒著大雨,匆匆趕來赴記者之約的劉景侖神情疲憊。
行色匆匆,這是劉景侖在孝感半個多月的工作常態,通宵或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已成了“家常便飯”。
“我是醫生,我就做好自己的事情,有多大的能力就盡力去做多大的事情。”盡力做事的劉景侖,常常忘記了自己也需要休息和照顧,卻在接受采訪時,刻意與記者保持距離:“我暴露太多,是高危人群,你們要離我遠點。”
“有困難、有危險,我先上”
暴露太多,是因為劉景侖一直沖在一線。
1月30日,劉景侖初到孝感市中心醫院,有確診患者必須救治,但該院防護條件達不到國家診療規范要求。
初次面對這種情況,許多醫護人員都承受著極大的心理壓力,但患者必須救治,必須有人站出來。
“有困難、有危險,我先上!”時任重慶支援隊重癥專家技術組組長的劉景侖為了避免隊員被感染,提出自己在最低安全程度防護下率先進入隔離病區救治患者:“沒有什么高大上的想法,我是黨員、是組長,就應該先上。”
所幸,劉景侖在孝感市中心醫院的庫存物資里找到了一批能夠達到標準防護的裝備。
身先士卒,這是劉景侖這名有著25年黨齡的老黨員在危急時刻的使命和擔當。
2月3日,劉景侖接到孝感市中心醫院的緊急求助:該院一名患者病情極其危重,需要進行指導搶救治療。
沒有任何猶豫,劉景侖立即趕赴醫院。
到了醫院劉景侖才知道,這位患者是孝感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黃文軍。面對與自己同樣的“白衣戰士”倒在病床上,劉景侖十分心疼。確認該患者有立即氣管插管指征后,劉景侖立即指導醫護人員為患者進行氣管插管,并順利進行有創機械通氣。
然而,患者插管后氧合仍不理想,俯臥位通氣治療效果也欠佳,劉景侖決定啟動體外膜氧肺(ECMO,俗稱人工心肺)進行治療。
可是,孝感當地醫院的醫生都沒有進行過ECMO支持治療,重慶支援隊里也只有劉景侖有相關經驗。
巨大壓力下,劉景侖沒有退縮。熬了一個通宵,劉景侖提前作了詳細而具體的預案,并在第二天帶領孝感市中心醫院3名醫護人員成功為患者置入ECMO生命支持設備。
ECMO這項代表重癥醫學生命支持最高水平的技術,此次劉景侖在孝感和當地醫生共同采用設備救治,讓孝感醫生也受益匪淺。
十分遺憾的是,雖然劉景侖和同事們已經竭盡全力,但最后依然沒能挽回黃文軍的生命,2月23日晚,黃文軍醫生不幸去世。
同為“逆行者”,無法挽回“戰友”,這讓劉景侖難受了很久。但是疫情不等人,還有很多患者等待他救治,劉景侖擦干眼淚,繼續戰斗。
“堅持專業科學救治,
才能提高治愈率”
沖在第一線,也讓劉景侖第一時間發現孝感在重癥患者救治中,存在防護流程不到位、醫務人員對院感防護不重視和穿脫防護衣不合格等多個院感方面的問題。
劉景侖立即向孝感市委、市政府主管領導進行反映,并邀請重慶支援隊院感專家進行現場指導,為保護醫務人員作了最大的努力,目前重慶支援隊隊員無一人感染。
同時,作為重癥專家,劉景侖還要負責孝感全市危重癥患者的巡診和查房。
2月1日,孝感市下轄漢川市急報疫情形勢嚴峻。
劉景侖立即趕赴漢川市人民醫院,通過到病房調研、分析死亡病例、總結死亡高危因素、對危重患者進行醫療查房等方式進行工作,及時準確掌握當地新冠肺炎重癥、危重癥患者救治的總體情況和存在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
“堅持專業和科學救治的理念,才能提高治愈率。”劉景侖提出了將危重病患者集中在設施最好的人民醫院新院區進行救治;對所有重癥危重癥患者實行每日全院會診(必須有重癥醫學科專家參加)制度,保證“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團隊”等建議。
如今,這條建議已在孝感全市推行,有效遏制了孝感新冠肺炎死亡例數增高的勢頭,重癥患者總體情況較前穩定,部分有緩解。
在巡診過程中,劉景侖還發現孝感存在重癥醫學專業醫生和專業護理人員極度缺乏的問題。為此,劉景侖建議,首先可以集中全市重癥醫學專業醫護力量,形成一個強有力的重癥救治團隊來提高救治效果;其次是向孝感市、湖北省求助,請求外省重癥醫學援鄂醫療隊援助。
在此基礎上,劉景侖非常注意在巡診過程中對當地醫護人員進行技術幫扶,對當地醫護人員“傳幫帶”,在查房過程中注意理論和技能的培訓,最大程度上提高了當地醫生對重癥患者救治的專業能力。
“爸爸,我愛你!你要照顧好自己”
在患者救治中身先士卒,對當地醫護人員“傳幫帶”不遺余力,可劉景侖卻對家人充滿內疚。
“寫請戰書的時候,我愛人根本就不知道。”劉景侖的愛人,同樣是一名醫生,就職于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
憑借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職業敏感,劉景侖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初期,就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
當得知武漢有十幾名醫護人員感染,其中一名病情危重時,劉景侖即判斷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即將打響。
1月21日,他背著家人向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寫下了請戰書:“作為一名有15年工作經驗的醫生,我學習并掌握了病毒性肺炎的相關知識,也有過阻擊甲流疫情的診治經驗,新冠肺炎重癥患者更需要專業的重癥救治。作為一名‘老手,一名共產黨員,我不上誰上?”
當時,重慶還沒有組建支援湖北市級醫療隊的通知,但他已經做好準備,隨時待命。
這一切,愛人全都蒙在鼓里,直到劉景侖接到出發湖北的通知。
“雖然舍不得,但同為醫護人員,她對我表示理解和支持。”愛人的理解和支持,卻無法釋懷劉景侖對女兒多多的歉疚:“工作太忙,很少陪伴她,就連到湖北都是出發那一刻才打電話告訴她。”
其實,女兒早已知道父親將前往一線。
緩緩駛向江北國際機場的大巴上,劉景侖的電話里傳來女兒的聲音:“爸爸,我愛你!你要照顧好自己,我和媽媽等著你平安歸來。”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