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挺 戴佳佳

2月8日,武漢小雨,網約車司機王利的工作量稍微減少了一些。盡管如此,下午兩點左右,她才吃到午飯。今年春節,王利一直留在武漢,作為所在社區應急保障車隊的一名志愿者,她每天都免費接送社區居民。
封城前,她選擇留下
武漢封城的前一天,王利還在美滋滋地想象著和媽媽團聚時的喜悅,這個在武漢努力奮斗了一整年的女孩,終于可以回到自己魂牽夢縈的老家——四川綿竹。
然而,當朋友深夜緊急告知她封城消息時,她猶豫了。一邊是遠方媽媽對自己深切的期盼,一邊是封城之下,所有公共交通停運后人們出行的困難和無助。
走還是留?她最終選擇了留下:“我本來就是滴滴司機,在封城的時間里,武漢市民必須的出行就只能依靠滴滴司機或者出租車,算是盡自己的一份力。”
1月25日,大年三十這天,王利主動報名參加滴滴出行社區保障車隊,成為駐扎社區、擺渡居民的“擺渡俠”,每天跑一百公里左右,服務社區2000多名居民。
成為志愿者,一直瞞著媽媽
每天7點起來,一天最晚的話大約晚上9點回家。王利說,她每天送的居民多為身患慢性疾病的老人,為了自己和乘客的安全,每次乘客上車和下車后,她都會對車輛消毒。
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都會問王利,接送居民,甚至很多還是生病的居民,要在車內相處二三十分鐘,難道不擔心嗎?她卻說:“畢竟他們要去醫院,而且我接一次人,會在車內噴灑消毒水消毒,自己也穿了防護服。”然而,遠在四川綿竹老家的王利媽媽并不知道王利在武漢所做的一切,媽媽一直以為女兒只是因為封城還在武漢家中待著。直到最近幾天,她才知道了真相。兒行千里母擔憂,王利媽媽知道后雖然嘴上說支持女兒,但心中的擔憂使她忍不住經常打電話,千叮嚀萬囑咐希望女兒平安歸來。
親歷汶川地震,她用“跑腿”回報
作為一位“90后”的川妹子,王利2018年到武漢工作,是一名專職滴滴司機,在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指揮下,她作為滴滴公司的第一批志愿者,加入了應急車隊。
其實,早在2008年,那時還是學生的王利,曾親歷了汶川大地震。地震時,她只有18歲。當時,綿竹市是受災最嚴重的地方之一。王利的20多名同學,都在地震中去世了。而她的家,也在地震中坍塌。
親歷大地震,她深知災難中的痛苦與無助,不過,那次大災難后,“我的家鄉四川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諸多幫助。”對王利來說,現在,她有能力回報社會了,也希望能夠出一份力,去幫助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