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吟子
101萬人口,600余自然村落,8萬余武漢回鄉人員,在這座距離武漢不到百里的鄂東小城里,新型冠狀病毒阻擊戰在這里激烈上演。作為重災區,黃岡市確診人數第二的縣城,從2月15日起,浠水縣確診病例和疑似臨床診斷病例已連續幾日零增長。這座小城正在用積極有序的措施,全力抗擊病毒,保衛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腳步,我的家鄉黃岡市浠水縣也成為了重災區之一。自1月22日返鄉以來,我和所有人一樣隔離在家,每天接收著來自各方的海量信息。這當中,有讓人揪心的,有讓人擔心的,但平復下來,更多的是安心。此刻回顧,我想用這段日子以來印象最深的幾個畫面來記錄下這座小城抗擊疫情的掠影。
1月22日,帶著忐忑的心情我踏上了返鄉之路,一方面擔心自己無意將病毒帶回家,一方面又擔心地方宣傳不夠、父母輩不重視,引發更大的擴散。思慮再三,仍全副武裝出了城。下午5時,到達縣城高速路口,看見穿著全套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在路口設卡,指導所有返程車輛人員逐一檢測體溫。看到專業的裝備和措施,一直懸著的心稍稍放松了一些。對于地方來說,有行動就意味著足夠的重視。
一天后,1月23日,武漢“封城”的消息傳來。緊接著,黃岡市也宣布“封城”,浠水緊隨其后,所有交通要道瞬間關閉。一時間,各種網絡消息如巨浪般席卷而來,人淹沒在信息的潮流里。這時朋友圈里的一則消息吸引了我的目光:浠水縣中醫院作為浠水縣第二大醫院,在半天之內轉移了所有300多名在院病人,清空了一座十幾層的門診大樓作為收治發熱病人的疑似病例觀察醫院。這一消息,在“封城”引發的恐慌之余,帶來了一絲安慰:如果盡早把傳染源切斷,疫情就不會進一步擴散。
也是在同一天,我最后一次上街購買防疫物資,路上仍有不少行人,但令人欣慰的是,相比前一天看到的情況,這一次不論是反應迅速的年輕人還是信息相對閉塞且固執的老年人,幾乎都自覺地帶上了口罩。此時街上的藥店,也已買不到口罩。
接下來幾天,疫情逐漸爆發,全國聚焦武漢,聚焦湖北。緊缺的試劑盒到達后,縣城確診人數開始迅速上升,一躍成為黃岡市除市區外確診人數最多的縣城。
迅速攀升的數字讓人感到不安,但這種不安并沒有持續發酵。縣防疫指揮部及時發布了通告,解釋原因:由于縣人民醫院獲得了核酸檢測權限,加快了對疑似病例的篩查,所有確診病例在確診前已診斷為疑似病例,均已提前隔離。同時縣人民醫院作為定點救治醫院,在治療上采取了嚴格分區和隔離措施,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交叉感染。
隨著確診進程的加快,縣城的管控措施也在不斷加強:車輛禁行、人員嚴格限制流動,返鄉人員的摸排一輪接著一輪。坐在家里,就能看到街道里每日進行消殺的工作人員,聽到流動宣傳車走街串巷宣傳防疫知識。信息的公開、透明,對變化情況的及時說明,以及主動有序的措施,讓我從開始的擔心逐漸變得放心。
2月11日,按照“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的原則,浠水版“小湯山”醫院在原縣婦幼保健院新院一期工程的基礎上開建;2月13日,山東醫療隊首批隊員抵達浠水,“魯鄂攜手、浠水必勝”的口號溫暖人心;2月15日,浠水首次新增確診和疑似病例為零,新增發熱病人呈下降趨勢……
好消息的連續傳來不斷增強著千萬個像我一樣的普通群眾對戰勝疫情的信心。從最初的擔心到放心再到戰勝疫情的信心,這一切都表明,疫情本身并不可怕,積極有序的措施、公開透明的信息、及時準確的回應就是克服恐慌、帶領群眾走向戰疫勝利的最強法寶。
風雪已過,春風即來,讓我們靜待那個可以重新出門、放心擁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