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宏章 韓帆 熊皖揚 王芳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大疫來臨的危難時刻,武漢海關的廣大黨員們在關黨委的領導下,立足本職和崗位,積極響應、勠力同心、逆行而上,義無反顧地奔赴戰場,講責任不講條件、講奉獻不講得失,奮勇沖鋒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在抗“疫”斗爭中表現出了堅定的政治自覺與“硬核”的擔當奉獻精神,展現了共產黨員當先鋒、做模范的靚麗風采。
徐菁——意想不到成為“網紅”
1月23日,武漢發布“封城”通告,形勢愈發嚴峻。隨之,來自全國各地的捐贈通關咨詢電話如潮水一樣涌來,不少團體和個人紛紛致電武漢海關,表示要支持武漢抗擊疫情。大年初一凌晨2時,武漢海關在門戶網站發布了《關于用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和治療的進口捐贈物資辦理通關手續的公告》,短短兩天內點擊量逾18萬人次。
公告里徐菁的手機號作為對外公告熱線。起初,從早上六七點開始到凌晨一兩點,她每天要接幾十乃至上百個電話,加上答復問題、整理上報、提出建議、對外溝通、輿情防范……鈴聲不斷,忙個沒停,她甚至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實在是餓了,就扒兩口盒飯墊墊肚子;扛不住了,就報備一聲,小睡一會兒再繼續。
為突破電話接線的瓶頸,她與同事們建立起“捐贈通關咨詢”微信群,經愛心人士相互推薦,微信群快速升溫,一天的信息交流量在6000條左右,成為湖北海外捐贈物資服務對接平臺。隨后,《武漢海關關于公布疫情防控救治用進口捐贈物資通關咨詢電話的通告》在微信群發布。處內外同事、愛心人士以及長沙、鄭州、合肥、北京、廣州等兄弟海關的同志,也紛紛入群答疑解惑。
同事們笑談她成了“網紅”。可徐菁說:“能為抗疫工作貢獻自己的光和熱,我們都愿意成為這樣的‘網紅!”
代西雄——一次未成行的海外度假
這個新年,作為武漢天河機場海關志愿者突擊隊員的代西雄本和家人們已經商量好要去菲律賓度假,女兒已經期待了一年。然而隨著疫情的擴散,1月20日晚上,代西雄果斷取消了出行計劃,連吃帶住整整3天堅守在天河機場報關大廳,為進出口企業做好通關保障……
因為接近年關和疫情突發,出入境量日趨增多,機場旅檢忙不過來。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代西雄主動請纓上旅檢“戰場”。出發前,他特地抽空趕回家與家人道別。面對女兒的哭喊和不舍,在他關門離去的那一刻,眼淚已經掉在了口罩上,來不及抹去。
子夜時分,一架歸國航班降落了。站在機艙門口核對健康申報卡,機坪上冰冷刺骨的寒風穿過廊橋直撲在代西雄身上,但他卻下意識地不停提醒乘客們加好衣服戴好口罩,以免著涼。突然,面前的一位年輕旅客拉著他,感動地說:“你們辛苦了!”
那一刻,迎著她摯誠的目光,一股暖流涌上代西雄的心頭。他更加認識到海關工作的責任是那樣重大而光榮,更加感到了再苦再累的堅守都值得,因為此時他是代表著祖國接迎著回家的同胞親人!
作為一名“老旅檢人”,他義無反顧的心中也曾有過一絲害怕。但“國門衛士”肩上的責任告訴他,只有到防疫的關口一線去才能更好接受組織的考驗,讓夢寐以求的黨徽早早地佩掛在胸前!
胡忠華——心系著同事安危的“總管”
在荊州海關,一提起辦公室負責人胡忠華,同事們都會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說幾句:做事踏實,讓人放心,是關里的好“總管”!
1月20日,正在武漢出差的胡忠華已敏銳感覺到疫情形勢的嚴峻,他迅速安排后勤人員緊急購買防護物資。同時,對機關大院、辦公室、海關監管作業場所等區域提前進行全覆蓋消毒。
為進一步做好關里干部職工的防護工作,胡忠華克服交通管制困難,發動一切人脈資源,跑遍荊州緊急落實采購了一批紅外測溫儀、口罩、防護服、消毒水等防護用品,為荊州海關正常工作提供保障。與物業公司進行溝通,對所有進入海關大院人員進行體溫測試、登記,每天開展1次噴灑消毒,并加強食堂保障措施,以盒飯形式各自帶回辦公室分開就餐,避免集中進餐帶來的風險。
為了家人的安全,也為了荊州海關職工家屬的安全,他自覺與宿舍樓隔離,每餐從關門口接過家人送來的飯菜,然后回到辦公室加班。及時流轉總署、總關及地方政府相關防控工作文件,使干部職工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的防控要求,協助每天在崗的主要負責人抓好荊州海關各項防控工作,不斷強化全員防控意識。每天逐一了解干部職工、退休人員及其家屬在節日期間的健康狀況和人員流動情況,落實健康狀況日報制……
隨著春節假期再次延長和交通管制,部分員工無法到崗,他又主動承擔起業務值班工作……
胡健——大疫當前輔警也是“主角”
在疫情爆發時,原本已購好機票準備回老家過年的緝私局偵查處輔警胡健,沒有選擇“后撤”,而是毅然決定留守武漢,聽從黨組織的招喚,時刻準備著奔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第一線。
1月30日,偶然從一名醫生朋友的微信朋友圈看到招募志愿者的信息,胡健當即表達了自己的意愿并加入了志愿組織,參加了義務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的行動。一次在接送途中,當了解到一名醫生是安徽人,原本打算啟程回老家過春節,卻毅然決定留下來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斗中時,他深受觸動,更加堅定了自己在這特殊時期為社會做公益的信心與決心。
前不久,當聽到紅牛公司為武漢醫護人員捐贈4噸紅牛,需要從武漢火車站行包房轉送到各醫院的消息后,胡健又義不容辭報了名加入了志愿行動。當日,他與其他兩位志愿者一道,共同對接紅牛公司,租了一輛依維柯箱式貨車,把在火車站接收的數百箱飲料分別送至同濟醫院、漢口醫院等幾家一線醫療單位。累得滿身大汗的胡健和志愿者們一直忙到深夜轉鐘,精疲力盡。
半個多月來,胡健的足跡大都留在了人們都避而遠之、的“非常危險地帶”——多家傳染敏感的醫療院區。雖然常常聽到有的志愿者因沒有專業防護服而被感染的消息,但胡健卻從不畏懼、沒有退縮。
也許沒有人知道這個從不留名、吃苦耐勞的志愿者是誰,但緝私“輔警”的名字卻深深地印刻在人們的腦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