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菁

從110平米到5000多平米,發熱門診擴增50倍;從一個病區到三個院區,15天內改造醫用面積77371平米,開放2025張重癥床位。
3110名醫務人員,持續奮戰50天;可用床位數、重癥患者數、發熱門診接診量均為武漢市之最。
在疫情防控的每個階段,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黨委帶領全院黨員群眾逆行而上,一馬當先奮戰在全國抗疫最前沿,用行動踐行黨員初心,用實干演繹醫者使命。截至2月19日,同濟醫院發熱門診累計接診32640人次,收治重癥危重癥患者2276人,在線問診咨詢服務74365人。
黨旗所向,沒有什么能夠阻擋我們戰斗
疫情就是命令。根據通報,同濟醫院于2019年12月31日召開不明原因肺炎專題會議,制訂上報標準,理清疑似病人接觸關系;1月5日、6日先后召開醫療工作會議,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啟動發熱門診和傳染病防護機制并成立了全國最早的發熱門診臨時黨支部。
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同濟醫院黨委聞令即行,迅速升級防控措施,全力投入防疫工作:召開黨委常委會,強化戰時狀態下院黨委領導決策、院長統籌指揮,班子成員分工負責、協調推進的領導體系和戰時指揮體系;及時組織領導班子和科主任、黨支部書記、管理干部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實行“全院一盤棋”,統一調配醫療資源和醫護配備。
黨旗所向,沒有什么能夠阻擋奔向戰場的步伐。一封封請戰書遞向院黨委,誓言“不計報酬,無論生死”。陳孝平、馬丁兩位院士帶頭簽名,黨員們主勸放棄休假返崗戰斗,他們中有首批支援金銀潭醫院、經歷過感染又重返崗位的急診科黨支部書記鐘強教授;有曾經抗擊“非典”,如今又主動要求前往發熱門診的胡娜護士長;有輾轉返城的醫生、有推遲婚禮的護士、有“封城”最后時刻在高速路口遞出孩子火速返崗的急診科夫婦。“面對患者的求助,我們不能退縮”,最早支援金銀潭醫院重癥病房的房明浩副教授道出了一個個逆行者的心聲。
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病人激增、床位極缺。在主院區發熱門診及病房高位運轉的情況下,同濟醫院主動請纓,將啟用不久的中法新城院區和光谷院區整體改造用于危重癥救治,向全體職工發出“同舟共濟,一心赴救”的公開信,號召“破釜沉舟,背水一戰”。1月26日至2月9日,醫院克服工人難尋、材料難覓等重重困難,與時間賽跑,15天改造完7萬多平方米,新增2025張重癥病床。在物資極度緊缺的情況下竭力籌措呼吸機、監護儀各約1100臺左右、床旁血透35臺、各類輸注泵約1500臺、ECMO 5臺,保障臨床救治工作。
白衣為袍,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防控就是責任,抗疫一線在哪里,黨旗就飄揚在哪里。同濟醫院的黨員們說,“黨旗是戰旗,白衣為戰袍,抗擊新冠肺炎是我們的戰場!”他們沖在一線、沖在最前。
在發熱門診醫護通道,一封請戰書密密麻麻簽著發熱門診所有黨員的名字,只要進入發熱門診,大家都會凝視片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黨員”。“不計報酬,無論生死,防疫一線我們上!”發熱門診臨時黨支部書記李剛說,這是大家共同的心聲。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在中法新城院區和光谷院區,即將上崗的一線臨時黨支部的黨員代表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他們義無返顧:作為黨員必須沖鋒在第一線。
“最危險的,我們上。”作為同濟醫院4000多名護士的領頭人,一名有著25年黨齡、38年護理經驗的黨員,護理部主任汪暉將生死置之度外,義無反顧地沖上了火線。
“戰斗的集結號已吹響,我們會一直撐下去,直到春暖花開。”同濟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嚴麗很早就申請了休假,臨近登機時得知兩個同事生病,果斷撕掉了手中的飛機票,重返醫院,“作為黨員,我責無旁貸”。
聽說發熱門診急需支援,有著19年黨齡的麻醉科副主任醫師桂伶俐提交了請戰書。“每到國家以及社會出現這些重大的危機,總有千千萬萬的人承擔這個責任,我愿意成為千千萬萬人中的一員。”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黨員的無懼無畏激勵著普通群眾:“在發熱門診工作的這段時間,我被身邊的黨員同事們感動著,我希望自己也能夠成為其中的一員。”中醫科護士汪妍鄭重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不是為了獲得表揚,不是為了今后的發展。疫情當前,是同志們舍身忘我的精神激勵了我。”麻醉科主治醫師劉天柱同樣寫了入黨志愿書。目前,同濟醫院已有141名積極分子遞交入黨申請書。
科學為基,提高危重癥救治水平
生命重于泰山,科學是防控的基石。1月21日,同濟醫院迅速反應,湖北省新型肺炎專家組組長、呼吸科主任趙建平和感染科主任寧琴、急診科ICU主任李樹生、兒科主任羅小平第一時間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供全省臨床診治參考,并持續更新關注合并基礎疾病的老年患者、孕產婦和兒童疫情。在此基礎上,同濟醫院組織推進體系化臨床項目研究,制訂了兒童感染的診斷與防治建議、糖皮質激素使用的建議、支氣管鏡診療指引、中醫診療方案及預防方案等診療規范,不斷引領提高湖北省臨床救治水平。
中法新城院區和光谷院區成為危重癥定點救治醫院后,同濟醫院和35支國家醫療隊的重點任務就是努力挽救重癥患者生命。
同濟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王偉說,“我們要聚絲為繩,讓來自全國各地的醫療隊和同濟醫院成為一個整體才有力量。”在國家衛健委的直接指導下,同濟醫院成立戰時專家組和醫務處進行質量控制,建立會診制度和死亡病例討論制度。通過整理前期救治的有效做法和措施,聯合北京協和、中日友好、北大一院、北大三院、北大人民醫院、北京醫院發布《重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與管理共識》,對重癥新冠肺炎患者院前評估及轉運、病區設置及管理、醫療質量評估、多學科聯合診療及整體護理等診療流程進行了明確規范,對重癥病房病區分布、醫務人員個人防護要求、患者安置、清潔消毒、患者出院標準都有明確規定,有效降低了危重癥病人死亡率。
同濟醫院還同時組建了護心隊、保腎隊、護肝隊,護腦隊、中藥特殊治療隊和氣管插管隊、體外膜肺氧合(EMCO)隊7支臨床小分隊,對患者特別是危重患者病情進行預判并提前干預,以提高治愈率。
正是這樣的科學防控,同濟醫院在臨床救治中完成了一個個奇跡。全國首個感染新冠肺炎的腎移植患者痊愈出院;全國首例感染新冠肺炎孕婦在同濟醫院生下健康的寶寶,當產婦和隔離中的寶寶“視頻”團聚時,嬰兒的啼哭聲溫暖了整個病房,溫暖了一座城,堅定了全國人民戰勝疫情的信心與希望。
醫護為本,全方位關愛身心健康
醫務人員是戰勝疫情的主力軍。全方位保障一線醫護人員身心健康是防疫的關健。
同濟醫院排除萬難,努力在緊平衡狀態下加強一線醫護人員防護;成立了專門的心理疏導組,及時舒緩情緒、調節心理。
制訂科學排班和輪換方案,工作兩周必須下戰場休整兩周,確保一線人員健康;整體包租酒店保障一線人員戰時休息,不間斷提供飲食服務,定期開展醫護人員所處環境消殺工作;同時,醫院還協調35個酒店,竭盡全力保障35支國家和地方醫療隊4000多人的工作、住宿、交通和生活。
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全院各黨支部通過微信群堅持及時傳達中央精神,為黨員加油,為群眾鼓勁;聯合工會、團委、志愿者服務一線醫護人員家庭,努力解決后顧之憂。
加強精神引領,激發頑強斗志。抗疫戰斗中同濟醫院涌現的一大批先進典型,得到了國家衛健委、湖北省委組織部的通報表揚。各大媒體對同濟醫院抗疫工作給予了高度關注。
創新為民,云醫療助力抗疫與常規醫療兩大戰線
疫情無法阻擋同濟醫院創新引領、服務為民的本色。借助互聯網、AI、物聯網等技術創新應用,醫院為群眾提供發熱門診在線咨詢、線上健康評估、心理疏導、就診指導等云醫療健康服務。
早期發熱門診患者排隊時間長,交叉感染風險大。臨時黨支部提出開通在線問診功能,醫院黨委迅速向全院醫務人員發出倡議,近400位黨員專家入駐官方APP和微信公眾號。1月24日,同濟醫院發熱門診在線問診全國率先開通,當日問診達1萬人次,有效緩解了病人就醫。截至目前,在線門診量累計已達57455人。呼吸內科張惠蘭教授根據2000例在線咨詢,總結了6大常見問題給群眾參考,成為通俗易懂的百姓問診寶典。黨員專家們還自發成立科普專家團,精心編撰了12篇科普文章,圖文并茂進行網絡傳播,成為群眾的定心丸。
面對疫情嚴峻形勢和防疫封閉管理要求,新冠肺炎以外其他患者的醫療需求日益凸顯。同濟醫院再次創新,2月14日率先開通了“居家隔離+網絡視頻問診”功能,六天時間里1871名患者通過這種模式得到診療,并為1322名武漢群眾郵寄藥品,方便了群眾就醫,避免了普通患者四處奔波引發交叉感染的風險,穩定了居家群眾心理。
(作者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