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道
人口紅利周期是指人口紅利在不同時期的特點呈現一定的規律性。如果以工業革命為基礎,分析每次工業革命時期的人口紅利規律,稱為人口紅利長周期;如果以工業化為基礎,分析每次工業化和工業化后的人口紅利規律,則稱為人口紅利短周期。
這里的人口紅利不僅僅包括工業化時期生育率迅速下降帶來的撫養比減少,而勞動年齡人口占比提高的、利于經濟發展的人口條件,還包括經濟下滑時生育率下降帶來的撫養比減少,而勞動年齡人口占比提高的、利于經濟復蘇的人口條件,其中后者是工業化以后人口紅利的表現。

由于人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基本的要素,也貢獻了經濟發展的需求,同時也不可避免帶來破壞以及帶來政治上的需求(比如政策、軍事等),因此人口周期為其他所有的周期提供了基礎。
人口紅利是人口的一個特征,而且與人口出生率、人口增長率緊密相關。人口紅利會不會與人口周期(基于人口增長率的周期)一樣,也呈現30年的周期?
數據顯示,我國00后比90后少了4700多萬人,年輕人口的比重越來越少,網友驚呼“未來會大不一樣!”人口對投資帶來了哪些影響?怎樣做好應對準備?
古代儒家“三綱五常”、“父母在,不遠游”的文化,可以降低子女不贍養的“違約概率”,卻以失去子女個人自由選擇權為代價。
現代社會中,由于少子化、城市化的影響,跨地區的人口流動大大增加了,家族內這種隱性的投資交易也就更難以執行。
同時,完善的社會保障、金融產品,也讓“養子防老”不必繼續成為跨期交換、規避風險的主要手段,能給個人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間,增加長者的個人尊嚴。統計顯示,收入越高、同時投資金融品種的城市人,更容易認為“生兒育女是出于感情”,而不是為防老等經濟目的。
具體來看,我國人口數量的高峰(即“嬰兒潮”時期)出現于1962-1990年,在此期間平均每年出生2400萬人。由于1991年后計劃生育政策得到嚴格執行,1991-2019年,平均每年出生1800萬人。
出生于“嬰兒潮”時期的人們,通常只有一兩個孩子,撫養子女的負擔沒有那么沉重。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因此可以部分解釋我國不同尋常的高儲蓄率。
一般來說,一個人的儲蓄率在50歲左右達到最高。對于出生于1961~1991年“嬰兒潮”一代,儲蓄高峰會出現在2012~2041年,所以房地產、股票市場將會擁有非常充足的流動性。
未來又會有什么變化呢?未來的老人對幸福感的需求只會更強,醫療健康產業、金融業、娛樂業、旅游業等行業都會受益于人口老齡化。
此外,變老并不是一件便宜的事,許多國家的老齡化都帶來了巨額支出。
面對人口結構的變化,有必要專門為養老留一部分資金。金融產品有許多種類,為什么有必要投資基金?
1)分散投資
諾貝爾獎得主馬科維茨提出,“多元化資產配置是投資的唯一免費午餐”。目前許多家庭的資產配置都過于集中在房地產,但房地產暴利時代被普遍認為已經結束。對于養老投資,股債投資能力長期優秀的基金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2)兼顧收益與波動
養老投資,更注重控制風險和回撤。獨特的“養老FOF”,致力于滿足養老資金理財需求。FOF即“基金中基金”,以80%以上資產投資于基金,由專業FOF投研團隊優選基金,進行大類資產配置,在兼顧收益的同時,更能有效控制波動風險。
3)投資更靈活
為退休生活準備的資產,關鍵不在于快速致富,而是注重長期積累,可用于投資的資金往往也是持續增加的。養老FOF可以隨時買入,相比房地產等投資更加靈活;在“最短持有期”結束后方可贖回,從時間設置上避免追漲殺跌,損害投資收益。
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將不斷加深,預計到2050年,老齡化率將超過30%。大力發展養老保險第三支柱、提高養老金投資運營能力,是緩解財政支出壓力、促進民生福祉的必然要求,實踐和經驗一再證明。
投資者的養老投資怎樣才能獲得足夠的長期回報?
業內專家曾分享了另一組數據:“假如從2005年4月開始,你每個月從工資中拿出1000元投資滬深300指數,到2020年10月9日一共投入了18.7萬元。你的收益是多少?86.38%。也就是說,當前你賬戶的市值是34.85萬元。這個例子說明養老投資是長期的,堅持長期投資是個簡單可行的養老投資計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