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瑾初
最近看到一篇寫發量多的文章,深感震撼,原來頭發多也有如此多的煩惱。
但是,如果給我一個機會,我非常樂意有這種煩惱!——這是一個來自禿頭少女內心的吶喊!!
因為禿頭,我己經練就了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每天都有同學來問我為什么頭發這么少。
對于洗頭發這件事,頭發多的人是叫“洗頭發”;像我這種頭發少的人,叫“洗頭”。
別人跟禿頭少女的正確打招呼方式是這樣的:“嗨,今天掉了多少根頭發?”
禿頭導致的后果是,在路上看到發量多的人,都會忍不住多看幾眼并心生羨慕;掉頭發時戰戰兢兢,并反復數掉下的頭發;會在洗好頭時拿鏡子看頭頂,看不到頭頂時就用手機反復拍,看到頭頂日益露出一片白色的頭皮會心生恐懼……
后桌經常為我拿掉散落在衣服上的頭發,最近她們再也不敢拿了。每次聽到她們語重心長的嘆氣,我就知道,我頭發又掉了。
后桌S用筆戳了戳我后背:“天吶!!!”
而后就會形成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我早已習慣。
本來在埋頭寫數學的同桌聞聲轉過來,望了望我的頭頂,摸了摸她那有著我五六倍的發量扎成的高馬尾,搖了搖頭又繼續寫題。
我顫抖著把手伸向扎得很松散的頭發,摸了一下,二十幾根頭發就那么靜靜躺在我手上!!!
后桌Y:“雖然這頭發不是我掉的,但我仿佛看到我以后的樣子。”
后桌S:“如果可以,我愿意分我頭發的八分之一給你。”
后來后桌每天都會問一句:“今天你看醫生了嗎?”
室友在宿舍聽到我在尖叫已經見怪不怪了,無非是又掉了頭發。
夏天室友經常在我面前念叨:“這天氣太熱啦,我這周回家要把頭發打薄一點兒。真羨慕你,夏天很涼快。”
我幽幽地摸了摸頭頂:“我寧愿熱死,也不想要這種涼快!!”
室友:“我還羨慕你頭發少洗頭發容易干。”
我:“那要是能換的話,我十分樂意和你換。”
室友:“不必不必,相對而言,我挺喜歡我的這種煩惱的。”
這可真的是太難受了。更難受的是,七大姑八大姨包括身邊的人,平時微信給我分享一堆如何防掉發的文章。
同桌發給我一個測試發際線是否靠后的鏈接,三根手指能放在眉上到發際線的是剛剛好。而我!!需要四根手指才碰到發際線!
小小年紀,飽受禿頭的殘害。某天放學走在去食堂的小道上,高一的同桌從背后拍了拍我肩膀,一臉神秘地攬住我肩膀:“你最近是過得很不好嗎?”
我:“怎么這么說?”
她瞥了一眼我的頭頂:“你后腦勺禿了一大塊,之前見你還不會的。”
忽然就想到高一有一次學校有活動,需要在操場就地而坐好久。當時正是秋天,但廣東的秋天也只比夏天涼快一點點,夏天的余熱還未完全散去。
班主任在去操場之前告訴我們,要注意好防曬。頭發少的同學就不用擔心了,會很涼快。
說完這句話,全班同學齊刷刷看向我,想不到高一第一次受到眾目注視竟然是因為禿頭。
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世道的變遷?區區禿頭少女竟有此等令人矚目的光芒(頭皮的反光)!
那天回到宿舍,室友一直盯著我看,欲言又止。最后兩人對視了一會兒。
我:“有什么事兒就說,我能接受。”
室友P:“其實今天我和一個高三的學姐走在你后面,學姐跟我說,本來她以為她掉發很嚴重,但看到你,她忽然覺得她很幸福。”
室友X補刀一句:“學姐還說你看著好虛。”
我心情復雜地摸了一下頭發,開始懷疑我是不是有什么病,遺傳是不可能的,家里人除了我,一個個頭發濃密。上百度查了一下,各種病都覺得像在說我。果然朋友圈的一句話是對的:百度查病,癌癥起步。
禿頭少女的瀏覽器的歷史搜索記錄一般是:該怎么樣預防掉發?什么生發液好用?掉發很嚴重該怎么辦?什么洗發水會減少對頭皮的刺激?掉發的原因是什么?什么護發素好用?
每次都是滿懷期待地攢錢買洗發水、生發液,感覺洗完頭發都不掉了,實際上是頭發蓬松起來給我一種頭發很多的錯覺。
在“小紅書”上種草的生發液,堅持用了幾周,每次噴完都給頭皮溫柔地、小心翼翼地按摩以增進吸收,每晚睡覺之前這樣做,感覺每個毛孔都舒暢了。
然而要是這些有用我也不會一直掉發了!飽受折磨的我終于忍不住了。
必須去看醫生啊,實在是禁不住后桌每天的又一死亡一問:“你這頭發能熬到高三嗎?”
好不容易找時間去看醫生,他看到我時,面露震驚之色,連連搖頭,一直沉默。
我忽然就想到之前看到的小說里醫生連連搖頭的意思,難道他接下來要對我說一句“回家想吃啥就吃啥,有什么心愿就快完成”?
我還沒去見識外面的世界,還沒有高考呢,我才17歲,難道患了什么絕癥嗎?
我被醫生的沉默快嚇哭了。我見他喉結微微一動,莫非要說出那些話了嗎!
醫生轉而一笑:“我說妹妹呀,你這也太瘦了吧?純粹是因為營養不良導致的掉發呀,要慢慢調。”
我舒了一口氣,感覺我又可以了。
從那次回來之后,每天按時吃藥,早睡早起,雖然數理化生使我禿頭,但我相信慢慢調理,頭發一定能撐到高三的!(來自禿頭少女的咆哮)
生活不止眼前的枸杞,還有霸王洗發水和保溫杯。望諸君珍惜頭發這種稀有物。
編輯/廣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