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軍
(內蒙古金陶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 赤峰 024000)
河南省確山縣周莊螢石-鐵銅多金屬礦位于著名的東秦嶺-大別山鉬成礦帶上,欒川-明港大斷裂東段之北側。斷裂以北為華北板塊南緣,南部為秦嶺造山帶。并處于著名的斑巖鉬礦帶上。
本區出露的地層有上元古界欒川群魚庫組(Pt3y),主要巖性為含硅質團塊條帶大理巖、條帶狀石英大理巖及白云質大理巖,
大紅口組(Pt3d),主要巖性為鉀長片(麻)巖,含石榴子石鉀長白云石英片巖、鉀長淺粒巖夾白云質大理巖。
毛集群(Pt3m),主要為斜長角閃片巖、石英片巖及大理巖,局部受混合巖化作用。
受欒川-明港斷裂及派生斷層控制,區域構造線呈NW-SE走向,區內巖漿巖主要有晉寧期基性巖,加里東期閃長巖、花崗閃長巖,燕山期天目山超單元-老寨山復式巖體[1]。
該礦床位于天目山花崗巖體北側,圍繞著天目山花崗巖體分布有銅鋅礦床、鐵礦床、螢石礦床,另外還分布有銅鋅礦點、多金屬礦點、鐵礦點、鈮鐵砂礦點。成礦元素為Cu、Zn、Fe、F、Nb。
礦區出露地層僅有上元古界毛集群銀洞溝組下段(Pt3y1)和第四系。銀洞溝組下段(Pt3y1):主要分布礦區中部,為一套淺海相碎屑—碳酸巖沉積,厚度大于150m。地層走向北東67°,傾向北西。傾角20°~42°。該地層位于斜長角閃片巖下部,地表出露較少,深部較厚且較穩定,鐵銅礦體即賦存于斜長角閃片巖與條帶狀大理巖接觸部位[2]。
礦區地層與巖石組合具如下三位一體特征:火山巖(熔巖)、火山-沉積巖→噴流(不純硅質巖與矽卡巖)→正常沉積巖(碳酸鹽巖-大理巖)。
各地層呈層狀產出:整合接觸與非平直接觸;塊狀構造,板狀構造,片狀構造,片狀纖狀花崗變晶結構;變余結構,變含長結構,杏仁構造,生物結構(放射蟲硅質巖)。
主要巖性:角閃質+鈉奧長石、角閃質+鈉奧長石+石英、長英質+鐵鎂礦物。疑似細碧角斑巖-石英角斑巖類。
礦區地層的上述組合特征,更多的指向與二郎坪群巖性相近,①賦礦地層整合地產于銀洞組下段之上,其產狀與下伏地層一致。②在本地層中及本地層與銀洞組大理巖分界處,零星見及呈似層狀產出的磁鐵礦體,這些礦體的產狀與圍巖產狀一致,而不是在沉積巖生成許久之后由侵入式生成的。③巖石光薄片中發現有大量放射蟲化石。④據《河南省主要礦產的成礦作用及礦床系列》:二郎坪群分為三個組:大廟組主要為碎屑巖、火山碎屑巖夾碳酸鹽;火神廟組以細碧巖為主,夾角斑巖、石英角斑巖和少量火山碎屑巖、硅質巖;小寨組為碎屑巖夾火山碎屑巖。二郎坪群遭受了綠片巖相至低角閃巖相的區域動力熱流變質作用,由西向東變質程度有增高之勢。如火神廟組大多為斜長角閃巖、鈉長陽起石片巖、鈉長綠簾綠泥片巖等,部分原巖特征仍有保存,如局部發育枕狀構造,巖枕夾杏仁、氣孔有變形。關于二郎坪群的時代,現大多數意見是將其形成年齡確定為新元古代-早古生代。

圖1 地層組結構形成過程

圖2 斜長角閃巖中的杏仁狀構造
①礦化的遍在性,沿層狀展布;②具有典型的與噴流巖有關(放射蟲硅質巖、矽卡巖不純硅質巖)的礦化;③具有明顯的礦化分帶性:上鐵下硫,遠鐵近硫;④礦石具有紋層狀、條帶狀的塊狀構造;⑤礦化與基性火山巖和酸性火山巖組合(雙峰式)有關。
賦礦巖層為條帶紋層狀角礫狀硅質巖,自下而上(垂向上)蝕變與礦化分帶:網脈狀綠簾石化-網脈狀+條帶狀綠簾石化-層狀條帶狀綠簾石化雙透矽卡巖-條帶狀石榴石矽卡巖,條帶狀磁鐵礦-條帶狀磁鐵礦、赤鐵礦-條帶狀赤鐵礦、磁鐵礦-角礫狀晶洞黃鐵礦化-條帶狀赤鐵礦化磁鐵礦、黃銅礦石。
以鐵礦化為主矽卡巖常常出現明顯的綠簾石,而以銅礦化為主的常常出現黑云母、絹英巖化;碳酸鹽化較為普遍。
按照礦石礦物組成劃分可分為:①磁鐵礦礦石;②赤鐵礦(化)-磁鐵礦礦石;③磁鐵礦-賤金屬硫化物礦石和④磁鐵礦-黃銅礦礦石四種主要類型。
(1)磁鐵礦礦石組構特征。大多數磁鐵礦礦石是由以磁鐵礦為主組成,以具有條帶狀、紋層狀為顯著特征。
(2)赤鐵礦(化)-磁鐵礦礦石。此類礦石具有兩種產出狀態,一種為與磁鐵礦伴生(PD-016),另一種為與含銅礦石過渡(PD-017),因此是一種礦化的轉變指示類型。
(3)磁鐵礦-賤金屬硫化物礦石大多數光片(含全部的樣品)中均可見賤金屬硫化物和黃鐵礦存在,主要由黃鐵礦、閃鋅礦、黃銅礦化方鉛礦。有趣的是,其中黃銅礦出現的幾率較大,較為普遍,因此確認本礦區層狀鐵銅礦化以磁鐵礦化黃銅礦為主是正確的。
(4)磁鐵礦-黃銅礦礦石。
本區礦化與蝕變特征的關系完全符合于海底火山噴流沉積礦床的基本地質特征,礦體的下盤蝕變最為顯著,主要表現在礦體下盤的矽卡巖化[3]。它是由于熱水與硅質巖的反應產物。礦床成因系海底火山活動有關的噴流沉積型鐵多金屬礦床。硅質巖是本區極為重要的含礦層。其是火山噴發旋回與噴發的短暫間歇期沉積產物。可能具有二種賦存樣式:每一次熔巖噴發間和大的噴發旋回間歇期,形成了熔巖巖層間的多微層產出和噴發旋回間歇期的巨厚硅質巖。因此,硅質巖是本區的重要找礦標志。
本次調研工作確定含礦地層為海底細碧角斑巖質火山巖-沉積巖系,經地層重新厘定相當于同時代的二郎坪群組成,礦床成因系與海底火山活動有關的噴流沉積型鐵多金屬礦床,含礦層位至少2~3個層,含礦區及其近外圍的資源潛力較大。

表1 東西二郞坪巖群塊狀硫化物礦床對比
礦山找礦應當以加強突出含礦層及層數為重點進行基礎地質工作,以硅質巖層(含放射蟲)和層狀矽卡巖為標層等進行火山噴發旋回確定和找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