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沒事別想不開去創業
在微博熱搜消失數月后,王思聰終于再登上熱搜,原因是被法院強制執行還債。但不論結局多壞,他終歸是幸運的,因為他有個坐擁1500億的爸爸王健林。但那些普通創業者呢?比如羅永浩。羅永浩曾這樣描述自己的創業體驗:“我這6年,每周至多跟老婆吃一頓飯,經常夜間兩三點回家,老婆已經睡了,早上九點起來,她已經走了,再下班,她又睡了。”其實,羅永浩身上有多數創業者的現狀:抱著玩命的態度,干著成功率極低的事情。連比爾蓋茨都說:微軟離倒閉永遠只有18個月!可以說,創業者所承擔的壓力遠比員工多,而且隨時都有可能倒下。倘若這些都無法理解,那也請明白:每一個寒冬中,只有最不怕冷的人才一直走在風口。可他們真不怕凍斃于風霜雨雪中嗎?怕,但沒辦法,怕也得走,因為其身后的人都等著他來開路。
(公眾號錢某某)
規則對人來說是束縛,更是保護
微博上一張配有“超級感謝機長”文字的照片引發熱議:一名身著常服的女子坐在行駛中的客機駕駛艙的機長駕駛席上,開心地擺出“剪刀手”動作,而該機長和女子為戀愛關系。經核實后,機長被處以終身停飛的處罰,女生被學校調查。網友直言:你是開心了,但誰能放心!然而,生活中有太多這樣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絲毫沒有規則意識。比如2017年D3026/7次列車到達南京南站時,一名年輕男子突然從對面站臺跳下,試圖越過股道翻到列車停靠的站臺,無論站臺廣播如何提示,都阻擋不了他走捷徑的腳步。結果,這名男子不幸身亡。其實生活中任何一個不合規的行為,都在為以后的不幸埋伏筆,而漠視規則,心存僥幸,就是對生命缺乏基本的敬畏。
(公眾號湯小小)
在外打拼的孩子,都有一點點不誠實
在電影《-切都好》里,張國立飾演的喪偶退休地質學家管志國,有四個特別優秀的兒女。在老街坊的眼里,管志國是個有面子的老頭兒:孩子們有的是攝影師,有的是白領,有的是老板,有的是舞蹈家。直到有天,等兒女們回來過周末的管志國始終沒有等到人。“孩子們到底在忙什么?”他決定到孩子們打拼的城市去看看,最終失望地發現:總在電話里匯報“一切都好”的孩子們沒有一個過得好的,更不像街坊鄰居想象中那么光鮮亮麗。是啊!把別人包括自己的家人想得太容易,是人性的弱點之一。這種弱點是因為沒有見證別人的辛苦和努力,所以想當然地陷入誤區:以為別人擁有的一切都是不勞而獲。其實人生實苦,沒有誰是容易的,包括我們身邊的親人。然而,看見自己不易,所以對他人心生憐憫;知道生活艱難,所以對周遭多些善意。這就是慈悲——因為看見萬物悲傷,所以內心慈祥敞亮。
(公眾號閑時花開)
沉浸于“自我感動式”的付出,多半不懂得換位思考
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現象:女生戀愛期間給男朋友喂火龍果,還悉心把籽兒挑干凈,結果還是分手了,她不解:“我都對他這么好了,他為什么還不愛我?”類似的事情還有,比如有人每天給女朋友寫日記,分手了就跟情感博主哭訴:“她怎么能這么對我?”對于當事人而言,這種“自我感動式”的付出,想必是感人的,可在旁觀者看來,這完全是自找苦吃。他們感動不了別人,就試圖感動自己:“我為他付出了那么多,圖的是什么?”當然是“知恩圖報”啊!也正因為這樣,承受這種付出的人才會倍感壓力。因為他們明白,這一切都是有價碼的,為了一件并不想要的商品,他們被綁在支付柜臺前等待那份難以承受的賬單。說白了,你眼中的“辛苦付出”在對方眼中不過是一場“強買強賣”,對方又有什么好感動呢?所以任何人別把自己搞得像個苦行僧,凄凄慘慘地普度眾生,都坦然一點吧,你我都是凡人,本就沒有那么偉大,又何必假裝菩薩?
(公眾號甘北)
茶杯犬有多可愛,這場悲劇就有多殘忍
茶杯犬到底有多火?僅在微博,#茶杯犬#的話題閱讀量就超過1500萬。人們對于這種大頭大眼睛、短腿短身子、小到能放進茶杯的狗狗似乎都有些無法抵抗。然而.所謂的“茶杯犬”完全是種“人造狗”。茶杯犬由貴賓犬基因突變產生,原本是畸形犬,卻意外符合了人類的審美,以致體格嬌小的茶杯犬價格昂貴,千元是起步價,上不封頂。而巨大的商業利益,又讓一些培育者趨之若鶩。他們為了限制狗狗的體積,喂狗吃減肥藥、給狗打縮小針,甚至在幼犬胚胎還沒有發育成熟的時候,強行為狗媽媽剖腹產。那么,這些被買主帶回家的小狗會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嗎?很難。被改造后的狀態既不是它們本來的樣子,也不符合自然規律,自然十分脆弱。所以說,如果你真的愛寵物,請多關注它們的健康吧。別讓你的愛,成為一種傷害。
(公眾號網易公開課)
親子鑒定師:入行16年,親眼看見無數親情破裂
鄧亞軍是中國最早一代的DNA鑒定師之一。從業16年來,她做過的鑒定有十幾萬例,最常聽到的話就是“這孩子是我的嗎”,可惜,有三分之一的回答為“不是”。然而,在親子鑒定中心,受傷最大的不是那些男人,而是那些無辜的孩子。有一個一家三口來做鑒定,孩子大概四五歲。來的時候,父親給孩子買了一堆零食,采血的時候,孩子疼得直哭,父親心疼地一把將孩子抱走了。可是七天后,一切都變了。鑒定結果顯示,孩子并非親生。父親看著鑒定結果,面如死灰。他一把推開向他走來的孩子,頭也不回地離開了。16年來,小小的鑒定中心接待了數以萬計的人,他們大多只想知道一個真相。這個真相不僅關乎血緣,更關乎人性和道德。這些年來,朋友見面時總喜歡打趣地說:“今天,你又破壞了多少家庭?”鄧亞軍回答:“我只不過是揭開謎底的那個人。”是啊,在這個檢驗人性的修羅場,沒有人會為你披上一塊遮羞布。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還是好好做個人吧。
(公眾號視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