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叫鳳凰吉象,是一名小小的博物館講解員。
“古人十二月”欄目是以農歷十二個月為時間線,依次講述古代農歷每個月份里的奇聞趣事、傳統文化、生活美學等。
在古時候,農歷的一月、二月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農歷”是我國傳統歷法的名字,因其與農業生產有關而得名,和公歷歷法一樣,也分為十二個月。農歷的每個月都有自己的別稱。正月被稱為端月、孟春、陬(zōu)月等,二月被稱為花月、杏月、仲春……古人最喜歡把農歷二月叫“杏月”,是不是聽起來有種“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朦朧美感?杏花、楊柳和微暖的風讓我們感受到生機勃勃的春天就要來啦。而 “花月”“仲春 ”則表達了古人對春暖花開的喜愛和盼望。
正月是農歷的第一個月,“正”字要發音為“ zhēng”。傳說是因為秦始皇要避諱“正”和自己的名字嬴政的“政”同音,所以下令正月要讀作“zhēng”月。
農歷新年剛過去沒多久,回憶一下,你們都經歷了哪些過年的習俗?吃團圓飯、守歲、收壓歲錢是不是必不可少的?那你知道古人是怎樣過年的嗎?
古人的“元旦”和我們的“元旦”,是同一個“元旦”嗎?
農歷正月初一,是我國的傳統春節,古人稱為“元旦”。“元”指開始,“旦”像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有白天的意思。“元”和“旦”合起來,意為新年的第一天。而我們現在所說的“元旦”指的是公歷1月1日,和古人的“元旦”并不是同一天喲!

古人過年吃餃子嗎?
古人和我們有很多相同的習俗,比如過年吃餃子,但與現在還是有些差別。比如,宋代人過年吃餃子大多吃湯餃,就是連湯帶餃子一起吃。與現代不同的是,那時的餃子不叫餃子,而叫“餛飩”!清代皇帝過年也吃餃子,但他們吃的是素餃子,以馬齒莧(xiàn)、金針菜、木耳為主料,輔以雞蛋、豆腐干、面筋、蘑菇、筍絲等。滿族人把煮餃子叫作“煮餑餑”。
古人過年都是怎樣裝飾房子的?
掛火紅的燈籠、貼漂亮的年畫是古人過年裝飾房子的兩大法寶。
今天,我有幸請到了“汴京燈籠張”的傳承人張俊濤老師,讓他帶我們走進燈籠的世界,感受做傳統手工藝品的妙趣吧!我還會和幾位熱愛年畫的大哥哥們聊一聊,看看年畫中有什么學問。
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
項目名稱:汴京燈籠張
傳承時間:200多年
起源時間:清代
主要傳承地: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入選時間:2008年,“汴京燈籠張”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張俊濤,“ 汴京燈籠張” 第七代傳承人。他出生于燈籠制作世家, 自幼學習傳統彩燈的制作, 技藝高超。

您是“汴京燈籠張”的第七代傳承人,您的爺爺、爺爺的爺爺……是不是都非常厲害?
張俊濤爺爺:你說對啦!我的祖祖輩輩都有獨特的技藝傳世,我們家第四代、第五代傳承人張弘、張嘉義,還曾經布置過皇家的開封行宮呢!
聽說您復原了許多古代的燈籠,能給我講講詳情嗎?
張俊濤爺爺:由于歷史原因,許多燈籠制作技藝已經失傳。從20 年前起,我爸爸就去全國各地搜集資料,研究復原古代燈籠。如今,我們已經復原了走馬燈、萬眼籮燈等近50 種傳統燈籠的制作工藝。
“汴京燈籠張”的燈籠與其他燈籠的主要區別在哪里呢?
張俊濤爺爺:“汴京燈籠張”的燈籠除了有骨架燈籠,還有無骨架燈籠,這在其他地方可不多見。我們擅長創新,做了很多“高科技”燈籠,比如運用了熱能的火動燈、利用了水能的水動燈、利用了風能的風動燈等。
我能帶小伙伴去看看您做的燈籠嗎?
張俊濤爺爺:歡迎你帶小伙伴去我的家鄉開封,我把家里的老宅子騰出來,開了汴京燈籠張彩燈展覽館,里面收藏有400 多只燈籠、100 多件制燈籠的用具……


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
項目名稱:木版年畫
傳承時間:約2000年
起源時間:漢代
主要傳承地:天津、河南、四川、江蘇、廣東等地、
入選時間:2006年,楊柳青、武強、綿竹、桃花塢等多個地區的木版年畫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周恒峰、尹琪 、李宏震,這三個普通的年輕人做了一件不普通的事:他們歷時多年,走訪了中國很多有年畫的地方,通過與眾多老匠人的交流探討,用更貼近現代生活的想法與設計,讓年畫這項穿越時空的民間美術呈現出了與眾不同的美,讓人耳目一新。

李宏震哥哥,你們是怎么做年畫的呀?
李宏震:首先,我們會去全國各地發現、收集傳統年畫,現在已經收集1000多個品種啦。然后,我們從中挑選合適的畫樣進行再次創作。傳統年畫本身就很漂亮,所以我們通常會保留畫中精美的人物線條,對顏色搭配再做簡單設計。最后,我們請專業的匠人用傳統的技法做出木刻板,刻完板之后,用合適的紙進行手工拓印,一張年畫就做好了。除了制作傳統的年畫,我們還用現代比較流行的方式,把千姿百態的年畫文創產品帶到大家面前。

同一人物在不同地區年畫中的樣子

尹琪哥哥,這么多漂亮的年畫我都看不過來啦,讀者怎么才能看出其中的學問呢?
尹琪: 古代人貼年畫是為了避禍祈福,而現代人貼年畫更多的是進行一種節日儀式。我小的時候電視和網絡沒有現在這樣普及,大人會看著年畫給我們講故事。年畫里的人與景,記錄著歷史和文化。另外,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年畫,比如北方地區的年畫,風格會粗獷一些,多用紅、黃、藍這些鮮艷的顏色,而南方地區的就比較清新淡雅,有種水墨畫的感覺。我們看年畫,還可以看出它所展現的地域風情,了解當地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