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秋是毛澤東的親家,她的第二任丈夫陳振亞,是在戰爭中失去左腿的傷殘老紅軍?;楹?,兩人生養了兩個女兒。
全面抗戰爆發后,組織上為了照顧張文秋和陳振亞的夫妻關系,分配張文秋到云陽一一五師后方留守處任《生活星期刊》主編,做的就是殘障人士的工作。陳振亞到延安來接張文秋,雙雙去楊家嶺向毛澤東辭行時,毛澤東對他們說,殘疾人工作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它對革命戰爭的勝敗關系極大,對軍隊的擴大、戰斗力的提高關系極大。為了消除廣大指戰員的后顧之憂,就一定要把殘疾人工作做好,把殘疾同志的生活安排好,還要關心他們的婚姻、子女、父母和生產、生活等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張文秋在中國銀行工作,突然組織上安排她去籌組中國盲人福利會,還說她是最佳人選。與此同時,她的同鄉伍修權任外交部副部長,想調她到外交部任蘇歐司司長。
有一天是周末,小女兒從學?;貋?,見遠處有三四個戴著墨鏡、拄著拐杖的人,在幾個小朋友的帶領下,正朝著家里走來。她嚇得小臉煞白,飛快地跑回家關上了大門。雖然張文秋做通了女兒的工作,讓她熱情地為盲人端茶倒水,還和同來的小朋友們一起玩,但張文秋還是只能對歧視殘障人士的世俗觀念表示出無奈。
張文秋到豐澤園看望毛澤東,無意中流露出對做盲人工作的不滿情緒。毛澤東沉靜的臉上泛起溫和的微笑,用異常親切的目光望著張文秋說:“盲人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你不是說過嗎,你是為了被壓迫被剝削的人謀解放才出來革命的。既然是這樣,為什么你不愿意去幫助這個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呢?”張文秋張口結舌,被問住了。毛澤東停了停,說道:“我勸你還是去做盲人工作的好!”“主席,您說得在理。我一定愉快地去為盲人謀福利,全心全意!”
毛澤東語重心長的一席話,讓張文秋悟出了為盲人服務,解救這些最痛苦的人,是一項多么重要而偉大的事業。但籌組中國盲人福利會屬白手起家,房子、機構、干部、經費等,一無所有。毛澤東好像看透了張文秋的心思,指示說:“要房子,你可以找周總理;要干部,你可以找安子文;要經費,你可以找救濟會;要人幫忙,你可以找謝覺哉部長商量。這就好辦了吧!”張文秋高興地點點頭。
很快,張文秋他們接管并改造了上海的舊盲民協會,正式成立了中國盲人福利會和9個地方分會,舉辦了各種盲人知識技能培訓班,發明推廣了中國盲文,創辦了《盲人月刊》。中國盲人福利會選舉內務部長謝覺哉為主任委員,中國救濟總會秘書長伍云甫為第一副主任委員,教育部盲聾啞教育處處長黃乃為第二副主任委員,張文秋為總干事。
為了工作方便,張文秋將家搬到了中國盲人福利會院內,隨時為盲人解決問題。
在中國盲人福利會,張文秋被殘障同志的身殘志堅深深地感動著。他們有的只有一條腿,有的只有一只手,有的雙腿都失去了行動能力,有的雙目失明,有的容顏損毀……盡管如此,他們仍在學習,不斷觸摸黃興幼子黃乃發明的盲文凸點字。張文秋關照將這些動人的場景拍攝下來。后來,毛澤東看到張文秋帶來的這些照片,眼圈都紅了,說:“這些榮譽軍人,為國家,為人民變成了殘疾人,應當給他們生活上以優待,精神上以安慰,讓他們過得幸??鞓罚覀儾庞谛牡冒?!”
張文秋任總干事的中國盲人福利會,就是中國殘聯的前身。
(摘自《湘潮》2019年第12期 章庭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