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霞
(甘肅省隴西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隴西748100)
試驗地位于隴西縣福星鎮龐家岔村,海拔2000m,年平均氣溫6~7℃,前茬作物為玉米。為了保墑試驗前進行了深翻,深度達35cm 以上。底肥施用中藥材專用肥和農家肥,撒施于整好的試驗地塊,然后進行黨參移栽。
健壯、頭稍完整、根條均勻的優質黨參幼苗,黑地膜,白地膜,鐵鍬,卷尺,繩子,木樁,農家肥,中藥材專用肥,秤,藥叉等。
本試驗采用同田對比設計,黑地膜露頭栽培、白地膜露頭栽培、露地栽培(CK)的面積均為0.0333hm2。總面積0.1hm2。試驗于2018年4月9日種植,播前將農家肥(45000kg/hm2)和中藥材專用肥(750kg/hm2)一起撒施于地表,然后開溝移栽。
在平時黨參種植的基礎上,通過地膜露頭栽培與當地常規種植(CK)進行對照,得出相應的結果與結論。
田間管理同大田。勤觀察、適時除草,并做好防治病蟲害等農事作業。
由表1可知,出苗期黑地膜露頭栽培、白地膜露頭栽培和露地栽培均提前5d,主蔓伸長期黑地膜露頭栽培比白地膜露頭栽培和露地栽培分別提前15d和24d,現蕾期黑地膜露頭栽培比白地膜露頭栽培和露地栽培分別提前7d 和19d,開花期黑地膜露頭栽培比白地膜露頭栽培和露地栽培分別提前10d和20d,結果期黑地膜露頭栽培比白地膜露頭栽培和露地栽培分別提前13d 和24d。
由表2和表3可知,黑地膜露頭栽培的平均產量(鮮重)為6550kg/hm2,平均根長28.07cm,平均根粗8.27mm,平均根重11.55g,平均蔓長96.9cm,平均蔓重20.9g。白地膜露頭栽培的平均產量(鮮重)為4520kg/hm2,平均根長24.33cm,平均根粗7.73mm,平均根重9.55g,平均蔓長65.3cm,平均蔓重14.77g。對照平均產量(鮮重)為5225kg/hm2,平均根長21.32cm,平均根粗6.23mm,平均單鮮重6.1g,平均蔓長58.42cm,平均蔓重6.87g。
試驗結果表明:平均產量黑地膜露頭栽培比白地膜露頭栽培和露地栽培分別高2030kg/hm2和1325kg/hm2,平均根長黑地膜露頭栽培比白地膜露頭栽培和露地栽培分別長3.74cm 和6.75cm,平均根粗地黑膜露頭栽培比白地膜露頭栽培和露地栽培分別粗0.54mm 和2.04mm,平均根重黑地膜露頭栽培比白地膜露頭栽培和露地栽培分別重2g 和5.45g。

表1 生育期記載

表2 生育動態觀測記載

表3 產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