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呈哲
在國外社交媒體流傳的一段影片中,三文魚被工作人員從河流送進一段懸空的半透明管道,接著就像坐過山車般,直接越過水壩及其他險峻水道回到上游。因為最后彈出來的三文魚形狀很像炮彈,所以該管道也被戲稱為“三文魚大炮”。那么,人們為什么要讓三文魚坐過山車呢?
原來,這是為了幫助三文魚的生殖洄游,讓它跨越大壩,遷徙回魚兒繁殖地。生殖洄游即產卵洄游,是魚類產卵繁衍的必經之“路”。當魚類的生殖器官發育成熟之后,腦垂體和性腺分泌的性激素會促使其成群結隊地遷徙至特定的產卵場所。不同品種的魚有不同的生活習性,其遷徙的距離和地點也各不相同。
在美國,由于生產和生活需要,政府在很多地方修建了大壩,這些大壩雖然給人類生活帶來了便利,但阻隔了當地三文魚的生殖洄游。在大壩修建之初,三文魚繁殖率暴跌,很多環保人士為此極度痛心。
為了守護自然,再度迎來三文魚繁殖的希望,人們開始想辦法幫助當地的三文魚跨越大壩,順利繁衍。起初,當地漁民會動用卡車、直升機等工具幫助三文魚遷徙。有的地方則修建了水臺階,讓三文魚通過階梯回到產卵地,或用升降機使之跨越大壩。
但是,這些方法并不方便,且在資金和人力等方面十分受限。于是,人們研制出了“三文魚大炮”。這是美國一家科創公司的創意,利用管道內魚身前后部的差壓推動其前進,管道內則注滿空氣與水霧,讓三文魚在快速輸送時也能呼吸順暢。這些曾經被農民用于運輸水果的管道,能大大縮短三文魚需要費時幾天的洄游過程。管道內裝有的加速裝置使三文魚的滑翔速度最快能達到9.8米/秒,每分鐘能傳送多達40條三文魚。
這種管道適用范圍極廣,且高度可依照地勢靈活調整。目前,較高的搭建記錄是30米左右,相當于10層樓高。科學研究顯示,此管道輸送方式在速度和氣壓方面對當地三文魚本身無害,對其繁殖也無任何影響。相對于其他幫助三文魚洄游的方法而言,這種方法也更加便捷,工作人員只需要搭建好管道,在一端把魚放進管道,而魚兒進入管道后就能快速到達產卵地。
人類從未停止彌補昔日對自然犯下的錯誤,這種助力三文魚繁衍的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如今,新型“三文魚大炮”已經可以讓三文魚自行游入管道,并以35.4千米/時的速度高速“旅行”,一天就能送5萬條三文魚回到上游產卵。三文魚的過山車之旅,仍在人與自然的琴瑟和諧中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