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丹
近日,一條“自拍多了可能會得病”的微博上了熱搜。消息一出,立刻引發了熱議。有的網友表示,自拍有益于身心,如果得病,也是“自戀病”;還有人調侃說,自拍可以挑選自己最美的角度,讓別人拍才會抑郁……各種消息眾說紛紜,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都喜歡用手機自拍。比如無聊時,化了一個自己滿意的妝、做了一個漂亮的發型、穿了一件新買的衣服,或者大家聚在一起時,自拍更是必備品。我身邊的女生幾乎都愛自拍,男生也有很多“自拍狂魔”。自拍時可以通過鏡頭調整到自己最滿意的一面,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近日外國媒體報道,由于持手機自拍時需要彎曲手腕,頻繁自拍正導致越來越多18至35歲的人出現腕部神經疼痛的癥狀。這個問題被稱作“自拍腕”,屬于腕管綜合征,是最常見的周圍神經卡壓性疾患,也是手外科醫生最常進行手術治療的疾患之一。
英國一個名叫拉杰·拉格萬希的整形外科醫生表示,他發現“千禧一代”中患有上述癥狀的人數近年來顯著增加,而這主要是因為用手機自拍時需要將手腕朝內側扭轉導致的。據他介紹,有一個患者的癥狀嚴重到根本無法抓握,還有一個患者飽受指尖麻木的困擾。
真人秀明星金·卡戴珊曾宣布,醫生診斷她患上了“自拍腕”。她之前可是個“自拍狂魔”,甚至出版過一整本自拍集。但是,她在2018年宣稱自己不想再自拍了,原因正是醫生告訴她不能再自拍了,因為她總是長時間保持一動不動的自拍姿勢,所以患上了腕管綜合征。被診斷出“自拍腕”后,金·卡戴珊就聽從了醫囑,改為對鏡自拍。
我國腕管綜合征患者也在逐年增多,揚州大學附屬醫院手外科醫生潘俊博表示,過度沉迷于自拍容易引發腕管綜合征。因為在自拍時,手機使用者往往會采取向內轉動手腕的方式握住手機,以捕捉完美的瞬間。這種姿勢屬于一種不良的、強迫性的姿態,容易導致腕管容積減小或腕管內容物增加,進一步增加腕管內壓力,從而擠壓和激惹正中神經,最后導致出現腕管綜合征。因此,“自拍多了可能會得病”的說法還是有一定的道理。潘俊博還表示,他在接診中發現,此前患上腕管綜合征以五十歲以上、需要操勞家務的家庭婦女居多,但近年來,年輕人患上這種疾患的比例開始上升。“就在今天,我還接診了一個才30出頭的女患者。”潘俊博稱,一些年輕人沉迷于手機游戲,長時間不休息地玩觸屏手機等電子產品,這也是引發手部肌肉勞損的誘因。
那么,人們應該如何預防腕管綜合征呢?拉格萬希表示,生活中避免使用強迫性的姿勢,在空閑的時候可以做一些手部活動,如用一只手揉另外一只手的手指,順時針或者逆時針地轉動手腕,放松手部肌肉。他還補充說道:“不僅是自拍,用手機打字也會造成這些問題。有些人習慣用拇指打字,拇指就可能因為關節炎癥或肌腱炎癥產生疼痛感,即所謂的‘手機手。”
其實,任何事物都要適度而行。左丘明在《左傳》中曾說過:“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自拍本無原罪,原罪是人們那顆欲壑難填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