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勇
把時間撥回到166年前。
這天早晨,倫敦布勞德大街上一些早起的居民,像往常一樣來到公用水泵取水。公用水泵其實就是一個簡易的手搖式吸水器,連著一口深井,這是這條大街上唯一的飲用水供應處。此時,人們走近水泵,怒火頃刻被點燃。有人大罵:“這是哪個缺德鬼干的?該剁掉他的手!”原來,水泵遭到了嚴重破壞——手柄被拆卸了。
正當群情激憤時,倫敦自來水公司的一名管理員氣喘吁吁地跑過來,連聲喊道:“大家聽我說!聽我說!”他登上高臺,“我鄭重宣布,從今天開始,這個水泵停止使用,任何人不得在此取水!這是市政廳的命令,請務必遵守!”
“出了什么事兒?”人群里發出質疑,“請給我們一個解釋!”
管理員提高聲音說道:“這是約翰·斯諾醫生的建議。他說,這樣可以有效阻止霍亂。”
聽到約翰·斯諾這個名字,所有人頓時都不做聲了,他們對斯諾醫生太熟悉了。他是維多利亞女王的醫務官,一位醫術精湛的內科醫生,其大名家喻戶曉。
那么,斯諾醫生為什么建議市政廳關閉布勞德大街的公用水泵呢?
這還得從這年夏天的霍亂說起。早在1831年夏天,倫敦曾爆發過霍亂,導致三萬多人死亡。此后,每年夏天霍亂都會如期而至。1854年,疫情似乎更加兇猛,10天內就有500人喪生。面對兇險的疫情,41歲的斯諾醫生做了一名無畏的逆行者,深入疫區展開調查。他認為,只有搞清楚這場瘟疫的來龍去脈,才可能有效阻止疫情的發展。
當時,醫學界對霍亂的了解非常有限。主流觀點認為,霍亂病毒是在空氣中繁殖的,就像氣體到處飄浮,感染體質弱的人。斯諾醫生則認為,霍亂可能是人們進食時,病毒進入體內引起的,然后在胃里發作,再迅速殃及全身,最后致使患者死去。為了驗證自己的觀點,他冒著被感染的危險,深入患者家中,對每個患者的情況和生活習慣進行了詳細的詢問和記錄,還在倫敦地圖上標出了因霍亂而死的人的住址。
斯諾醫生最終繪制出一張“死亡地圖”。經過對地圖的認真分析,他發現,那些死亡病例幾乎都集中在布勞德大街,而且越靠近那個公用水泵,死亡病例越密集。此外,在死亡病例中,有一對母女雖然不住在布勞德大街,但她們是從布勞德大街的公用水泵取水。他還發現,在布勞德大街感化院和啤酒廠打工的人,不僅沒有死亡病例,甚至連輕微染病的人都沒有。原來,這些人平時都喜歡喝啤酒解渴,沒有直接飲用公用水泵的水。綜合分析,斯諾醫生得出結論:霍亂傳播的介質就是水,而引發倫敦霍亂的,正是布勞德大街的那個水泵。
斯諾醫生就此迅速寫成了一份霍亂疫情調查報告,向主政官員報告了自己的發現。他說:“布勞德大街的水泵距離最近的糞池僅一米,那就是問題的關鍵!布勞德大街的地下水已經被嚴重污染,趕緊下令關閉那個水泵吧,要快!”
閱讀完報告后,倫敦市政官員迅速派人拆卸了布勞德大街公用水泵的手柄,并下達命令,禁止人們在那里取水。他們還采納了斯諾醫生的建議,提醒市民務必飲用燒到沸騰的水。果然,不久之后,肆虐倫敦的霍亂逐漸消失了。
如今,在倫敦布勞維克(即當年的布勞德)大街,仍有一個沒有手柄的水泵被保留下來。捷克作家伏契克曾說:“英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決定性時刻做了為人類社會的利益所需要的事。”約翰·斯諾就是值得尊敬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