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儒西

當新冠病毒襲擊人體時,最嚴重的損害不是來自病毒,而是來自免疫系統抵抗病毒時會連帶攻擊健康的身體組織。全球經濟體系也是如此:與病毒造成的直接影響相比,社會為抗擊這種疾病而付出的全部努力—隔離、旅行限制、停工和人們自發的自我保護措施—才是對經濟的真正沖擊。然而,這種“殺敵五百,自損一千”的做法目前是唯一可行的對策。中國為了控制住疫情,實施了史上最大規模的隔離措施。彭博社預測中國第一季度的同比增長率僅為1.2%,這是自改革開放以來最低的增長率。而在彭博社對2020年世界經濟的預期中,如果病毒進入全球流行,全球全年GDP增長率將降至0.1%,總損失將達2.7萬億美元。
疫情嚴重擾亂了全球產業供應鏈和國際貿易,從銅礦開采到義烏批發市場的訂單再到蘋果公司的出貨量無不遭受沉重打擊。受災最嚴重的是汽車制造、手機制造這些依賴全球供應鏈的產業,還有直接受到出行限制影響的旅游、酒店、航空業,以及石油這種最容易受到中國經濟下行影響的產業。中國在1月和2月的進出口額急劇下降,產生了驚人的71億美元的貿易逆差,這引起一些評論質疑中國能否履行與美國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中的承諾。
為應對經濟下行,美聯儲于3月3日緊急降息0.5個百分點,3月16日更是將利率降至0%~0.25%,并推出7000億美元量化寬松計劃。這一系列措施意味著美聯儲已經進入了2008年一樣的危機模式。然而,當日美國三大股指依然暴跌4%左右。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撰文稱,特朗普應對任何經濟威脅的萬能藥只是要求更多的貨幣政策放松和減稅降息,但是這種短視的、庸醫式的治療現在越來越不可能奏效了。
3月16日,特朗普在美股開盤前發了一條推文:“God Bless the USA!”隨后,三大股指開盤即下跌超過7%,觸發熔斷機制。這已是美股繼自3月9日、12日以來第三次熔斷,史所未見,即使是美聯儲實行零利率與7000億美元量化寬松也無濟于事。受美股影響,全球股市都經歷了2008年以來最黑暗的一周,投資者集體拋售已引發全球至少11國股市熔斷。
從2009年到2020年,這場史上最長的牛市經受住了歐洲債務危機、美國政府標普評級下降以及中美貿易戰等多次考驗,給美國股市增加了28萬億美元的價值。然而,它又被稱為“最不受歡迎的牛市”,因為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次牛市從未給人繁榮的感覺。它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及美國政府為挽救美國銀行而做出的巨大而有爭議的努力之后誕生的。多年來,是公司回購股票、創歷史新低的利率以及美聯儲購買大量債券的做法不斷延續著這次牛市。而在許多投資者眼里,這只是在努力使派對盡可能延長的虛假繁榮而已。
俄羅斯與沙特阿拉伯一直在如何應對油價下跌上存在分歧。隨著新冠疫情的擴散導致全球石油需求大幅減少,俄羅斯與沙特談判破裂,兩國開始報復性地降低原油價格。3月9日,布倫特原油價格暴跌24%至每桶34美元,創30年來最大單日跌幅。這樣的價格戰既損害沙特和俄羅斯,也打擊了美國的頁巖油產業。得克薩斯州和北達科他州等頁巖州的石油生產商需要將美國頁巖盆地的利潤從每桶23美元提高到75美元才能與之競爭,而這可能會導致減產和裁員。目前,由于投資者質疑頁巖氣公司的盈利能力,頁巖氣公司已經遭受巨大損失,而這可能會損害特朗普在得克薩斯州的聲望。為自己的總統任期考慮,特朗普可能會對兩個石油國之間的惡性競爭進行干預,以防止油價繼續下跌。
此次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揭露出了美國經濟的致命弱點:過高的企業杠桿率。十年前,美國有7860億美元的債券,而如今達到1.3萬億美元;投資級信貸市場規模比十年前增長了一倍以上,達到6萬億美元;三分之二的非金融公司債券被評為“BBB級”或“垃圾級”。如果經濟不景氣,它們將帶來極大的金融風險。
目前,74萬億美元的全球企業債務如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在投資者們的頭頂。美國的高風險債券信貸息差(credit spread)正在不斷擴大。從大公司到小公司,評級下滑、負債累累的現象比比皆是。原本已不穩定的金融系統在疫情和油價暴跌的沖擊下危機四伏。
據估計,2020年全球企業需要1.9萬億美元的債務融資。而隨著債務違約保險成本急劇上升,金融系統的韌性將受到極大的考驗,全球企業可能需要一大筆過渡性貸款。為此,多國政府已經出臺大規模經濟干預方案。
什么東西將會改變?
隨著疫情大大限制了人員和貨物的自由流動,許多企業開始將生產活動遷回國內,并選擇使用國產零部件。這固然將造成巨大的破壞,并可能導致生活成本增加,但同時也可能淘汰一些陳舊的技術,推動新一輪技術革命。
我們今天的經濟實際上是昨天的技術的產物:快速響應供應鏈的基礎是軟件和互聯網連接,船舶和飛機的能源是礦物燃料,而新的技術——3D打印、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盡管宣傳勢頭很猛,但還遠未能挑戰已經成熟的舊技術。而當下這場疫情也許能使一些企業實現它們一直以來迫于盈利的需求而無法實現的技術飛躍:當家家戶戶被隔離時,電子商務與智能物流顯現出其必要性:當紙鈔正在傳播病毒時,使用電子貨幣要明智得多;當出行和人員聚集存在風險時,遠程辦公成為常態,逐漸被企業所接受……
疫情結束后,生活終將恢復正常,但有些東西已經改變了。
參考文獻:
Joseph E. Stiglitz, “Plagued by Trumpism,”https://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trump-coronavirus-failure-of-small-government-by-joseph-e-stiglitz-2020-03.
The Economist,Feb. 29th, Mar. 7th, Mar. 14th, 2020.
Time, Mar. 16, Mar. 23, 2020.
Bloomberg Businessweek, March 16, 2020.
Ed Conway,“Coronavirus can trigger a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https://www.thetimes.co.uk/article/coronavirus-has-a-silver-lining-cz8wpc6x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