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劍
3月31日,中國航發發布消息稱,其旗下航材院成功研發出抗菌性更強、透氣性更好、使用時間更長的新一代石墨烯口罩。
這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央企“國家隊”科技戰疫的最新一例;而央企科技元素,也是此次戰疫“中國方案”一大亮點。
針對疫情防控初期以口罩為代表的醫療物資緊缺狀況,國務院國資委2月5日即成立醫療物資專項工作組,抽調精干人員,吸納行業專家,強力推動央企醫療物資保供的研發、組織、協調和調度。此后,相關重點產品日產量實現快速增長。
為盡快生產更多、質量更好的口罩,航空工業集團應用制造殲-10、殲-20飛機的數字化技術,研制出全自動口罩生產機,每臺機器可24小時連續生產,每分鐘產出100只口罩。中國石油下屬石油化工研究院一周內完成了口罩所需熔噴料、熔噴布生產系列工藝研發,每天可為社會提供2噸熔噴布用于口罩生產。中國石化儀征化纖分兩期建設12條熔噴布生產線,其中一期8條生產線中的首條于3月29日16時38分一次投產成功,把常規一年的建設周期壓縮到僅35天。
南京玻纖院膜材料公司向武漢雷神山醫院、火神山醫院等火速提供數十噸高效玻纖空氣過濾紙,該濾紙對0.3微米顆粒的過濾效率達99.97%,對新冠病毒1~5微米氣溶膠顆粒的過濾效率更高。
中國電科網絡信息安全有限公司推出“公共場所應急醫療尋人系統”,通過紅外傳感,在公共區域攝像機范圍內,快速鑒別人群中的高體溫人員。航天科工航天云網推出AI人體測溫解決方案——快速無接觸熱成像測溫系統(黑體)+人臉識別測溫終端。諾基亞貝爾基于成熟的AI技術,快速研制出高精度、遠距離、大范圍的紅外體溫監測方案,該方案采用紅外熱成像+黑體搭配,可實現實時測溫,精度達到±0.3℃。
國投創新及國投招商投資企業康希諾生物與軍事醫學研究院聯合團隊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3月16日20時18分獲批臨床,開始在武漢市開展一期試驗,成為全國首款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新冠候選疫苗。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率先提出了康復者血漿治療新冠感染重癥患者的療法,制定了康復者恢復期血漿制備標準,共計派出44支采漿團隊,在全國多地開設了50處采漿點,救治效果得到了包括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內的廣泛認可,特別是救助危重患者效果明顯。
中核集團和中國廣核旗下企業則免費為用于疫情防控的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醫用面罩等提供輻照消毒滅菌服務,直至疫情得到控制。
央企科技戰疫,集中展示出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