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藝
英語語法應該是英語學習中最令人頭疼的一項內容了,單項選擇、完形填空、短文改錯無一不包含了對語法知識的考察,如果看看大數據,也許語法題的丟分率是遙遙領先的。
語法之所以讓人覺得頭痛,主要是其變化多端,而且相互之間總有相似度極高的句式,極易混淆,本身就對語法沒那么熟悉,再加上考試時的神經緊張和時間緊迫,很容易掉入出題人的陷阱導致丟分。
實際上學習語法如同學習做菜,你掌握的詞匯是手中的菜碼,你如何將這些詞匯組合是如何處理這些菜碼:先炒什么,后炒什么,放什么調料,放多少油鹽,掌握多大的火候。熟練地運用語法造句相當于熟練地炒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不會因為重復放鹽而過咸,也不會因為放錯了調料味道不對。
學習語法時比較忌諱碎片化和蜻蜓點水似的學習,而是需要深入、系統地來學習。從最基本的分解句型開始,一個句子的組成是什么?是主謂、主謂賓,還是主系表?有多少種句子成分,搞明白每個句子成分的意義、詞類,自己試著造幾個例句。
總之,最基本的句型就5種及其倒裝、省略或者擴大,句子成分只有7個,所以這么一想,語法什么的根本不用怕。
句子按結構分為簡單句、并列句以及復合句,前兩者好說,后面的復合句就是語法學習的重點、難點了。首先要搞清楚復合句都有哪些,復合句的引導詞都有哪些,這些引導詞在各種從句中充當的角色是什么,不同的從句可能有相同的引導詞,這時就需要我們進行對比分析。
學習英語語法,和數理化生一樣,方法都是相同的,即對知識點進行梳理,可以列樹形圖、列表格。列樹形圖是為了條分縷析把知識凝練,列表格是為了對比。我們隨時可以在遇到容易困惑的地方列一個表格,橫著豎著對比一下相互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一目了然。大家都看過偵探電影吧?警察叔叔把每個單獨成點的人物用關系線連接起來,最后突然一道閃電劃過大腦,真兇浮出水面;學習也是這樣,把一個個知識點串聯起來學習,知識之間的關系會越來越明朗,最后怎么都考不倒。
做一個食神,除了能精準地把握各食材的配比、調料的組合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內力,可以憑感覺和經驗來做出一道完美的大餐;學習語法中也如此,如果死記硬背各種語法,可能導致的是最后依然沒辦法獲得高分或者在考試中浪費了大量的時間,這時候就需要培養“語感”啦,想想你說漢語是不是從來不想主謂賓之類的,都是脫口而出?
培養語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大量的練習。成為食神可能需要一道菜要做上百次,學語法也應該系統大量地進行練習,把易混淆的語句反復分析背誦,把錯題總結起來,最后的理想狀態就是掃一眼就知道“what、when、that”等該選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