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弗朗西斯科·沃爾索



一、太陽朋克的定義
關于太陽朋克的定義有很多,我最喜歡的一個來自杰伊·斯普林特( Jay Springett),他稱太陽朋克為“一種集合了推理小說、藝術、時尚等方面的運動,并且試圖解答‘何為可持續文明以及‘我們如何才能實現可持續文明”。
此外,還有人將太陽朋克定義為一種推理小說——它看上去更接近新藝術主義(Art Nouveau)和亞非美學,關注可再生能源帶來的工藝、社群及技術等,它追求的是一個自由平等的世界,略微偏向無政府主義。它既是對“賽博朋克”中虛無主義的回應,也為當今世界面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太陽朋克一方面期待一個更光明的未來,另一方面致力于推翻那些阻礙人類走向光明的體系障礙。
那么我們是如何發展到今天這一步的呢? 100多年前,第二次工業革命解放了人力,使人力生產轉變為機器生產;經過數字化發展,第三次T業革命使人類進入了自動化生產時代。未來,人類世界又將如何發展?我認為在第四次T業革命中,人工智能的發展將會向人腦靠近,算法也會對人工智能產生很大影響,大數據和物聯網將促成第一次“點對點革命”(Peer-to-PeerRevolution)。大數據和物聯網這兩個因素十分關鍵,它們在社交領域的應用處在初始階段,還面臨著重大的數字化關系轉型,人們可以通過數字、代碼直接對話,因為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賽博朋克”的世界。
但在一些國家,如智利,政府會向媒體泄露公民信息,這是一種犯罪行為。類似的還有那些數字掮客……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們不禁思考是誰統治著社會。各種各樣的因素,如資本、能源、經濟等,都極大地影響了整個世界,環境問題也影響著很多城市,我們可以看到T人以很低的工資為資本家追求高利潤而賣命,但生產卻逐漸趨于自動化,這些都是赤裸裸的現實。未來我們將走向何方?我相信未來是充滿希望的,我不喜歡反烏托邦的世界。烏托邦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東西,如區塊鏈、創造性思維、合作、P2P經濟等,這些促使我們思考一些可持續性問題,如生態等。在中國的生態文明中也有很多元素,我們在追求一種平衡——人類的行為與其對環境的影響之間的平衡,這是人們所期待的一種和諧的生態環境。而要想實現這種平衡,我們需要一個橋梁,將我們帶向未來的愿景。至于未來世界的面貌,我們需要從已知中去探索。現在很多人感到絕望,我們也知道格里塔·桑伯格(Greta Thunherg)等人正在為將來奮斗,發起了“未來星期五”(Friday forFuture)運動,還舉行過很多抗議活動。
二、太陽朋克的幾大元素
第一,親近自然,推廣“仿生學”。不一定要創造很多發明,我們可以從大自然中得到啟發,如植物與生態環境。在意大利米蘭就有這樣一個范例——“垂直森林塔”,其高度有100多米。我們希望開發這樣的項目,既降低成本又能為人類創造更好的生存空間。
第二,可持續性。我們還要注重發展的可持續性,發展諸多可持續項目,如制造“可食用飲料瓶”,這樣可以減少塑料的使用;再如非洲的一些太陽能烤箱,可以更好地對太陽能加以利用。
第三,循環經濟。我們可以在屋頂利用太陽能搞種植。
第四,推動綠色社區的建設。我們可以為社區問題找到更多的解決方案,如建設太陽能公園、太陽能游樂場,它們獨立于電網之外,可以單獨建在社區里,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供電。
如果我們將這幾大元素結合起來,將會產生很大的作用,如“農業+太陽能”,即在農業中利用太陽能光伏促進現代化農場的發展。
三、太陽朋克和賽博朋克的比較
從環境美學角度來看,賽博朋克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偏于哥特式風格,是重金屬、工業化的樣式;太陽朋克是一種新藝術主義風格,代表性運動有“未來星期五”運動,倡導零排放,這將為未來發展奠定很好的基礎。
從小說的生態系統來看,二者也有很多不同,金·斯坦利·羅賓遜(Kim Stanle呷Robinson)曾經說過:“世界末日已經終結,真實世界已經開啟。”他倡導我們要做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賽博朋克小說主要關注的是社會底層的高科技生活。小說的主人公多是一些反社會分子、怪咖或書呆子,他們以卵擊石、反抗權威;小說的沖突多聚焦于市場力量、男性爭斗、商業規則等;涉及的技術有網絡空間、神經移植、虛擬現實、生物芯片等。而太陽朋克強調高效能源的可持續性和技術的低負面作用。小說的主人公常常是某個階層團體,他們為了某種理念與敵人抗爭;小說的沖突集中在合作、自然力、女性抗逆力、道德價值觀等方面;涉及的技術有云計算、增強現實、仿生學、人工光合成、3D打印、納米技術、物聯網、大數據等。
四、太陽朋克的兩大靈魂
太陽朋克有兩大靈魂,一是“朋克”,二是“太陽”。
我們知道此前出現過朋克思潮和運動,一提到朋克,就會有一種反文化、反社會的意味。如果現有文化趨于悲觀、以白我為中心,反文化就成了一種充滿希望和關懷的文化,就像一場搖滾音樂會或創客節,太陽朋克以滿滿的能量努力實現它的目標。朋克中還有部落主義式的自由,皮革、打孑L、文身、尖尖的發型等特征能夠使朋克人士更具辨識度,他們因此對新身份也會產生一種認同和歸屬感。
太陽朋克的另一要素是“太陽”。不同于賽博朋克將場景設定在晚上或是一些臟亂的地方,太陽朋克的場景多在白天,陽光普照之下,不管是殘疾人、窮人、無家可歸的人,還是移民、LGBT群體(同性戀、雙性戀及變性者),每個人都有平等享受太陽的權利,都是社會重要的一部分。這里的“太陽”還強調清潔能源,它是自然和技術的結合,反對人類以亂砍濫伐、污染和過度發展重工業的行徑破壞地球。正如我們看到的中國“綠色長城”,太陽朋克如一面巨大的綠墻,完全由植物建造。
最后介紹幾本關于太陽朋克的出版物,如《太陽朋克》(Sun Punk),出自巴西作家格爾森·洛迪一里貝羅(Gerson Lodi-Ribeiro)之手,這是太陽朋克類型一個很重要的代表作,這位作家無疑來自發展中國家。此外還有很多知名作家的作品。我自己對太陽朋克思潮和運動也做了一點小小的貢獻,如“太陽朋克三部曲”馬上要在意大利出版了,其目前有五六種語言翻譯的版本,我希望太陽朋克這一概念能夠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進行傳播。書中也有我自己的發明,如在《漫步者》(The Walker)中我提到了一個詞Nanite,它結合了Atom(原子)、Byte(比特)和Gene(基因)三個元素,所描述的是一種能夠重新組裝分子創造物質的納米機器人。如果納米技術能夠影響蛋白質的編碼和基因編輯的話,我們就可以對身體快速重塑,使身體功能更完善(如消化功能增強,熱量攝入降低,營養浪費減少等)。然而,一個具有自我編輯功能的身體真的會給我們帶來更美好的生活嗎?在當今社會,哪種生活方式才能真正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是值得思考的。
人類希望“未來”這株漂亮植物綠意盎然,但是現實就像在沙漠中生活的小花一樣,要綻放無比艱難,可太陽朋克還是出現了,不是嗎?
(本文由南開大學陳越根據弗朗西斯科·沃爾索在“科幻專業委員會成立儀式暨世界科幻高峰論壇”上的演講速錄稿整理而成)
作者簡介
弗朗西斯科·沃爾索,意大利著名科幻作家,編輯,獨立出版人。三次獲得意大利科幻文學最高獎“烏拉尼亞獎”(Urania MondadoriAward)。現從事“未來虛構”多元文化項目的編輯工作,譯有中國科幻小說選集《星云》和《漢字文化圈》等。著有《兩個世界》(FutureFiction)等科幻小說。
《無邊量子號·啟航》
江波著
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2019年12月
本書為知名科幻作家江波的長篇科幻小說。故事發生在月球和火星都建立了人類永久基地的23世紀,而“無邊量子號”正是那時人類建造的全宇宙最先進的航空母艦。李子牧和林強這對好朋友和其他一些少年經過重重挑選,最終成功取得了登上這艘飛船的機會,駛入浩瀚星海,開始了對“第二地球”的探索之旅。本書內容豐富,情節生動有趣,既能讓孩子們了解宇宙,也能激發他們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