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鈺
【摘? 要】在快速發展的21世紀,住房需求是反映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條件的需要,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問題,新就業大學生的住房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而現在的大學生今后將成為社會生產的主力軍,他們文化層次較高,有著較強的知識儲備及經濟能力,所以大學生今后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未來房地產市場消費狀況及消費結構。隨著大學生畢業人數的不斷增加,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住房問題也日益突出。本文章以新疆農業大學部分就業學生為樣本,調查其研究住房現狀及實際需求問題,最后對新就業大學生未來住房的多途徑供給進行了總結,并對相應的政策實施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房地產市場;住房現狀
一、結合調查問卷闡述新就業大學生住房現狀
1.住房方式:調查樣本中大多數(58.42%)學生選擇租房解決住房問題,還有一些(28.71%)學生選擇買房,少量(5.94%)學生公司提供住房。
2.影響因素:新就業大學生在選擇住房的價格區間、區位因素、項目因素、周圍環境,住房戶型條件等均能反映其住房現狀。
3.意見建議:調查樣本中對當前住房現狀滿意的學生占總調查樣本的三分之二,37%的學生認可新就業大學生群體是國家房地產政策的收益群體,大部分學生希望國家就高校畢業生住房問題出臺相關政策。
二、多方面探究新就業大學生住房實際狀況及突出問題
1.學生自身原因:首先,由于剛畢業的大學生剛剛走向社會,初期就業薪酬較低,住房消費觀念偏差,并且面臨著住房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問題,通過問卷調查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有關新就業大學生的基本信息和新就業大學生關于租房和住房的居住方面的現狀分析,新就業大學生租房和購房可行性測算隨之得出解決新就業大學生住房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2.經濟社會原因: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選擇在城市就業,日漸成為城市發展和建設的有生力量。然而,由于房價居高不下,以新疆烏魯木齊市為例,2020年全城平均新房房價為9259元/㎡(新市區9177元/㎡、沙依巴克區9197元/㎡、水磨溝區10107元/㎡、經濟開發區9413元/㎡、米東區7353元/㎡),大多數就業學生收入增幅完全跟不上房價漲幅,房價上漲增加了購房和租房家庭的負擔,特別是對于中低收入群體,住房支出相對收入而言過高。通過觀察房價增速和居民消費增速兩個時間序列的關系,發現二者是微弱的正相關關系房價上漲伴隨著信貸上漲和資產價格上漲,刺激全社會購買力增加。這些周期性的收入效應和財富效應大于房價上漲對部分家庭的消費擠出,因此房價增速與消費增速正相關。然而這并不能作為房價上漲有利于消費的判斷,房價有周期上行階段也必然有周期下行階段,從跨越周期的中長期來看房價上漲未必有利于消費。
3.政策原因:為了解決畢業生的住房問題,國家制定了相關住房補貼政策,達到一定條件的畢業生,可以向政府領取住房補貼,解決自己的住房困難,緩解自己的經濟壓力。但由于國家住房補貼沒有統一的政策,且各個地區具體情況有所不一,大部分畢業生對當地政策不清楚,沒有受益于當地對大學生房屋的優惠補助政策,80%的學生希望國家就高校畢業生住房問題出臺相關政策,各地也需大力宣傳優惠政策,對于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緩解大學生住房壓力、減少城市人才流失具有重要意義。
三、針對各方面原因提出建議
1.政府方面:地方政府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減少城市人才流失應提供積極的保障性住房政策,緩解大學生的住房壓力;同時政府規范管理房屋租賃、買賣中介市場,提高住房租賃企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形成大、中、小住房租賃企業協同發展的格局,滿足不斷增長的住房租賃需求。對于市場上存在沒有合法運營執照的中介機構,發放虛假房屋信息,并收取超額的中介費用,中介機構不符合法律規定現象。政府應該面對中介市場進行嚴厲的整頓。
2.政策方面:經濟發展速度較快,開發商為經濟效益開發過多面積較大單位的房屋,造成一定的資源浪費。開發商也可根據社會實際情況,對新就業大學生或收入較低人群開發提供面積單位小、經濟適用性強的房屋。由于新就業大學生工資較低,銀行也可對符合條件的畢業生形成優惠貸款政策。新就業大學生的住房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以這一群體為主要受眾之一的公租房政策在各地紛紛出臺并被納入保障性住房體系。通過分析這一群體的社會特征及其對住房的實際需求,認為這一群體有著強烈的租房需求,并對低租金,小戶型,交通及配套設施以及政策關注等方面的需求特征明顯,最后對新就業大學生未來住房的多途徑供給進行了總結,并對相應的公租房政策實施提出了相關建議。
3。法律方面:當前我國《基本住房保障條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法律中對住房也有明確的界定。作為公民的大學生具備作為合法勞動者的條件。為保護畢業生住房保障的合法權益,應明確住房保障的法律范疇以及相應的法律關系,在解決相關問題時做到有法可依。同時新就業大學生也應學習相關知識內容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保證自己的權益不受到損害;在未來的住房、租房等問題有清晰的法律知識,同時也應有對應的法條法規來完善目前的住房保障問題。同時應確保保障房的公平分配、合理使用的準入問題,住建部門也應有一套完備的監管機制。
四、結語
1.大學畢業生選擇在大城市就業,日漸成為城市發展和建設的有生力量。由于房價居高不下、初期就業薪酬較低、住房消費觀念偏差、法律政策傾斜度不夠、處于住房保障體制外等原因,新就業大學生買房買不起、租房租不起,面臨著較大的經濟壓力和較差的居住環境。破解城市新就業大學生的住房問題,對于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緩解大學生住房壓力、減少城市人才流失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分析了城市新就業大學生住房的現狀和困境,也希望構建新型住房保障模式、完善租購房市場、倡導新型消費理念、營造良好社會輿論等對策建議,助力解決城市新就業大學生“買房難、租房貴、居住差”的現實難題。
2.希望國家就高校畢業生住房問題出臺相關政策。
參考文獻:
[1]薛理貴.新就業大學生住房保障問題研究[D].福建工程學院.2019(09).
[2]辛琦.城市新就業大學生住房問題的困境與破解路徑[D].宜春學院學報.2019(04).
[3]樊黎.武漢市初次就業大學生住房保障問題與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4]許佳卓.新就業大學生住房支付能力及保障對策研究——以西安市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7.
[5]徐菊芬.胡月.朱杰.新就業大學生的住房供需現狀及特征研究——基于南京市的調研[J].現代城市研究(Modern Urban Research).2014(04).
(作者單位:新疆農業大學)